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之一。回顾历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并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聚焦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紧紧扭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最终目标。展望未来,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正确道路、文明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福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格局性意义与世界性影响的复杂系统工程。历史依据论、理论依据论、实践依据论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依据体系,揭示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从基础上回答了其从何而来、如何演化、怎样推进,有助于看清楚过去何以成功以及未来以何进一步成功。就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运行框架而言,战略目标子系统侧重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问题,民心根基子系统侧重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担当”问题,主体架构子系统侧重解决“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问题,动力依托子系统侧重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问题,协同保障子系统侧重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条件”问题。藉此,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时代进路,要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学科体系建构、实践策略谋划等方面推进发力。  相似文献   

3.
系统谋划、整体统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开拓创新,是着力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图景、高质量发展、现代性道路和新形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内涵指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谋划此内涵指向实现开拓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逻辑路径。在系统论视域中,这一逻辑路径体现在:以整体思维全面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图景,以结构思维协调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以涌现思维多样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道路,以共享思维多元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态文明。科学、精准地运用以上系统思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开新进行有效的系统谋划,既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开拓创新、行稳致远,又有助于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助于引擎世界现代化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道路选择凝聚着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艰难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现代化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逻辑推动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解决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难题提供了科学的中国智慧、合理的中国方案和强大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再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的重要判断,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陈文胜教授所著的《中国乡村何以兴》一书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远景。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时代民族工作亟须思考如何推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新时代民族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可以从特征关联、原则遵循、路径选择三个角度予以阐释。从特征关联来看,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融入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从原则遵循来看,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作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基础保证;从路径选择来看,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问题,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特色文科学科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文科建设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前期恢复学科发展基础,世纪之交打造国家支持体系,新时代自主性、本土化重构的历史演变,探索出一条国家主导、群体参与的中国式建设发展之路。新文科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文科发展新方向,彰显了国家实力和文化自信,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历史发展逻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文科建设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旨归,创建中国理论以阐释中国问题,生成中国话语以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自身特色的质的特性。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于本国国情探索发展道路、坚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光明的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原则,尤其从生态角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拔尖创新的人才,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高校工作职责所在。北京科技大学聚焦立德树人,聚焦绿色发展,“五力共举”扎实推进绿色学校建设,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提供北科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基石、以人民为中心、“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展现了以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文明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以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文明内涵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以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文明特征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等世界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绿色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也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条现代化之路体现出历史选择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探索性及世界引领性。现代化路径体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及主要矛盾,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是中国人结合国情自觉主动选择的结果,更是无数中国人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走自己的路”的重大选择,体现出中国人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面前的坚韧和执着,也体现出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付出的艰辛探索,最终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出新形态,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对百年奋斗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得出的重大论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内涵、实现路径等认识的深化中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始终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在“两个结合”中塑造中国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进路径、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在历史与现实、本土与世界的贯通中来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对于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质上是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是“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结果。独立自主作为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底色与经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坚持独立自主中实现“理论-历史-实践”的内涵升级和深化拓展。在独立自主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探索精神的历史逻辑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在独立自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中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