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道德教育存在很多可反思之处,归根结底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脱离,缺失了人文性.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活,根植于生活之中,为了生活的.学校德育应以回归生活为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位英国教育学者曾这样说:"纵观英国历史,品德比知识重要,信仰比信息重要。"可见,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方式的成败。英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尤其是针对未满16岁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更加凸显出渗透式与生活化的特征。所谓渗透式、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设置道德教育的课程、编写道德教育的教材,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和社会教育之中,实行情景化的道德教育,在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3.
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幼儿时期孩子正在学习和摸索的阶段,除了听、读、写、唱、画等基础课程之外,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幼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德育小故事,并把类似情节引入到实际生活中来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本文中就主要针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幼儿渗透道德教育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坤 《经营管理者》2012,(3X):363-363
网络生活对于人格结构尚未成熟,自律能力和分辨能力较差的高职学生而言,其影响非常大。因此,高职院校极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树立网络新风。在本文中,笔者对浙江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深入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是通过生活实践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模式,本文旨在分析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来阐述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模式之于知识化的学校道德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桂飞  陶剑梅 《科学咨询》2005,(12):21-22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策略之一.就中职阶段而言,中职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情感倾向和行为能力,因而在中职阶段实施有效的环境道德教育,对于引导中职生们理解掌握一定的环境道德知识,培养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渗透环境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科学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关心环境保护,在今后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蔡静静 《经营管理者》2014,(22):169-170
在低碳经济视域下,研究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概念界定入手,全面、深入分析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研究了低碳经济背景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和内容,并客观分析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全方位—系统化"新型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是主体性德育思想,就是把人的完整生命价值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关注教师的生命世界。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重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关注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创建师德教育与师德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机制,重视师德教育的发展指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的道德教育也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同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书院作为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把道德教育作自己的教育核心,培养了很多德才兼备之士。本文从对书院的道德教育进行分析,力图管窥书院的一斑,为现代大学的道德教育提供些许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生活化"是这样描述的:"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可见,课程标准对道德教育要直面现实生活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现实生活是道德的生长点,离开了生活的基础,就无从谈道理.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告诫我们:"理念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对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生态科技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的现状,增强对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教育的历史重任两个方面阐述了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把青少年道德教育列为重要内容,以挽救日益严重的青少年道德危机。本文论述了日本在这次教育改革中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有益经验,并对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办公室业务》2012,(21):142-143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非常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并对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创建了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理论。陈独秀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新型道德教育观,即民主、科学、全面发展以及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赵旭  于涛 《经营管理者》2012,(8X):298-298
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道德品质出现"滑坡"现象,表明社会的道德教育乏力。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宣传和说教等方式进行理论的灌输,但这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道德滑坡问题。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已成为大学生基础道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本文对如何从宿舍管理、宿舍服务和宿舍文化三个方面对实现宿舍育人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理论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思维视角。笔者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化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将主体间性理念引入道德教育,并就如何构建基于主体间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化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理论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思维视角。笔者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化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将主体间性理念引入道德教育,并就如何构建基于主体间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化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客观上产生道德教化的功能。西方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信奉宗教的传统,可以说西方社会的发展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道德教育在西方的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宗教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富有成效的,因此,在当前我国道德教育成效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对西方的宗教道德教育方法做一个梳理是具有当代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一、会计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不重视会计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我国会计教育界对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的关系缺乏明晰的认识,对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进行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人认为会计教学只要讲授专业知识就够了,至于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那是德育教师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