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拉斯韦尔是现代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之一。他于1937年撰写的《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轰动一时,成为政治行为主义的代表作品。在该书中,作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四大学派的内化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 《广西社会科学》2003,(11):177-179
内化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四大学派对人的素质形成的先天倾向、内化方式、内化过程的理解不一 ,对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阐释也就各不相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重视外显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强调人格成长 ,认知心理学学派突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还有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 ,都对素质形成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司马迁的立场和学派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他的立场是反动的,完全是为封建地主制度服务的;有的说他是超阶级的;有的说他是反抗统治阶级的,是人民的歌手.有的说他的学派是道家;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他的中心思想是渊源于其师董仲舒;有的说他是儒、道、法兼容并蓄,等等.我则认为,司马迁实际上是倾向墨家任侠的,是比较进步的,既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和法家.  相似文献   

4.
<正> 在美国,摩尔根(L.H.Morgan,1818—1881)的学说和民族学进化学派理论,曾被全面否定四、五十年。本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界有了一个较大转机,公开给摩尔根恢复名誉,承认他对民族学的贡献,并开始肯定进化理论。紧接着,一个新学派形成起来了,这就是“新进化学派”(The Neoevolutiongary School),它是一个比较进步的学派和思潮,1978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会议,曾以《新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为题进行专题讨论,会议认为,“总的来说,新进化学派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
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言本世纪30年代,当学习的行为主义联结理论控制着美国学习心理学领域时,语言的认知研究随之兴起。有的语言学家对结构主义学派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定义提出质疑,并且对后来以乔姆斯基(Ch~力为代表的形式语言学派所提出的语言自主观,即把自然语言看作是独立于人类其他认识系统之外的任意的、天赋的、自主的形式系统,语言形式与它所代表的外在事物的形式毫无联系,提出了挑战。这些心理语言学家被称为认知语言学派。其代表人物是L叫绅士er,tol‘oll,Tnylor,Jackendoff,Hairnan,Talmy,Crot和G…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晓洲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7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研究更加繁荣,受到来自精神分析学派、文化人类学派和认知学派的普遍重视,甚至一向否认自我之研究价值的行为主义者,也开始有人使用自...  相似文献   

7.
帕斯卡—莱奥内的认知发展机制理论述评顾蓓晔,李其维在新皮亚杰学派诸位代表人物当中,加拿大、北约克、约克大学的帕斯卡一莱奥内(JuanPascual-Leone)不仅成名最早,而且在新皮亚杰学派创生过程中也处于同样的领先位置。众所周知,皮亚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人的心理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种种文艺心理的形成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之中找到其终极原因。但是事情远非到此为止。如果将文艺心理与其由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之间的根本性联系仅仅理解为一一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那么将忽视人本身的各种主观条件在文艺心理的发生发展中的中介作用,最终势必重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复辙。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扭转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将刺激与反应理解为线性因果关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致力于寻求和剖析那些介乎刺激与反应之间并影响着最终结果的中介因素,从托尔曼的  相似文献   

9.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七个主要的代表学派。从对各学派的科学观及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来看,大体上把他们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以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为依托的体系,例如行为主义学派等。还有一种是以人文主义为主要依托的体系,如人本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等。多年来,尽管前者一直在心理学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但其科学观的局限性给心理学发展带来的困惑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因此,如何汲取两大体系所长,充分认识和运用科学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燃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06-112+159
新辩证法学派提出“体系辩证法”,不仅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纯粹形式逻辑对《资本论》做出切合性的互文解读,而且以其严密的纯粹逻辑探寻了《资本论》中各种经济学范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资本逻辑是一种具有自我规范的社会力量,提出这种独特的社会力量能够发挥更好的协调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它与任何社会制度无关,以此拒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但实质上,新辩证法学派与马克思使用辩证法产生了认识论断裂,新辩证法学派以本体论看待资本逻辑,背离了马克思把资本逻辑纳入辩证法的方法论中进行认知的初衷,鉴于新辩证法学派对辩证法的误读,需要澄清马克思辩证法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11.
文化科学现代化——兼评卡西尔的文化哲学张国祺张越川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通常,都把他视为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重要代表,认为他继承并发展了H·柯亨所开创的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同时还认为他的...  相似文献   

12.
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之再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二战后崛起于美国的主流政治学派,它以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相标榜,倡导了政治学的方法论革命,推动了政治科学的迅速发展.但它反价值、反目的的倾向,也遭到了其他流派的猛烈批判,并最终被扬弃,走向后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迅速崛起与衰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的方法论,并牵涉了科学主义与意识形态、目的与方法等等带有哲学意义的问题,揭示出方法论的革命对政治学创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浩生,江苏徐州市人,1955年8月出生。1984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后分别获心理学史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及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心理学史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由于叶治生在心理学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94年被中国心理学会聘为理论心理学暨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外国心理学史学术组组长,同年获南京师范大学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林号。叶治生是一位勤奋而博学的青年学者。他对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介绍与评价、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研究.对于心理学流派的分类方法以及在心理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墨经》中有关原始诡辩学说的一个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学派,近来大家都称为“诡辩学派”。但“诡辩”两字同样适用于纵横家,例如《史记》称张仪“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贾生列传》)。《汉书艺文志》把惠施、公孙龙列入“名家”,但列入“名家”的也还有不务诡辩的《尹文子》。可见“名家”和“诡辩学派”两个名词用来称呼惠施、公孙龙这一学派都有范围过宽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始终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坚持通过语言分析解决哲学问题.他后期的语言观直接导致了日常语言学派的产生.日常语言学派从人们的行为对语言的影响的角度研究语言,把语言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言语行为,在言语行为中寻求语言的意义.维氏后期的某些哲学思想成为当代一些新兴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卡西尔是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把康德的见解应用到自然科学的理解上,强调每一种必然知识的先验的性质。卡西尔的《人论》不研究旨在发现“实在”的本体论,他象康德那样,不是研究客体,而是研究我们认识客体的方式。他进一步扩大康德“批判方法”的应用范围,把康德的“静态的”理性批判改造成“动态的”文化批判,把康  相似文献   

17.
在解决自我认知和他心知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对心灵的理解也发生了三次范式转换。笛卡尔主义坚持心灵的私有学说,较合理地解释了第一人称权威性,但却无法确证有他心存在,更无法了解他心内容。行为主义坚持认为认知心灵就是认知行为倾向,这样做,虽然使他心不再神秘,但又无法解释自我认知的种种难题。公开理论,虽然坚持了心灵的公开性,较好地解释了第一人称权威性,但是无法说明如何认识无语言表现的心灵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对三次范式转换的考察及心灵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了要在自然主义框架内拓展心灵认知研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徐玉臣 《理论界》2009,(10):144-145
本文用认知图式概念来解释话语的连贯性,认为连贯性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读者对文本中描述的事物、事件、概念、过程、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结果.在解读文本信息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运用大脑中已存在的三个层次的认知图式:脚本式图式、计划图式和主题图式.当他成功地把接收到的新信息匹配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体系中并建立起信息槽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整个文本上建立起一个宏观主题图式时,他就完成了对文本的连贯的解读.为达到这一目标,有时读者需要对原有的认知图式进行修订.如果读者大脑中没有新信息可以嵌入的认知图式,读者便需要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9.
对语用意义研究的反思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是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人类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意义是怎样产生的?概念(或意义)能够脱离客观现实和人类认知而产生吗?对此,形式语言学派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赋的,人的语言机制就像跳出水面的鱼被迫回到水里一样,是物理规律作用的结果,从而专注于语言的形式研究.功能语言学派将语言解释为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系统,为语言的意义研究争得一席之地.科学的发展总是从薄弱环节突破的,对语言学来说也是一样.语言的认知学派既不满于形式学派对意义研究的忽视,也不满于功能学派意义研究的主客观分离倾向,立志"要纠正两千年来关于人类心智的错误观点"[1].这一种语言研究带来了意义研究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境下的动态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英国伦敦学派的弗思以及英国功能学派语言学家韩礼德等等,都对语境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认知语用学理论框架下,语境被赋予了不同性质的解释。Sperber&Wilson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认为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这一概念能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