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始终把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能源开发利用势头强劲,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但不容忽视的是,宁夏仍然面临着高载能产业比重大、能源利用效率低、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的严峻挑战。树立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保护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宁夏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由于宁夏资源和产业的特点,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和能源危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而且要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目前,宁夏面临着权衡发展权与排放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与减少CO2排放的双重压力与挑战。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对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的时代性要求日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力,也倒逼江苏省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做出调整,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文章在系统分析江苏省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价值链横向拓展、纵向跃进及切片外移角度剖析节能减排倒逼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机理。选取江苏省1995-2009年能源利用、污染排放及经济总量的序列数据,运用线型回归模型定量估计江苏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并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江苏经济发展进行模拟,据此提出江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内生性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三次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就业增长缓慢,各产业就业弹性不断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是单纯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也不是单纯的就业结构不合理,而在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扭曲。要促进就业、提高就业弹性,除了要调整产业结构外,更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使其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同时,基于目前青海省产业结构的现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1961—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各产业附加值,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研究了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影响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直接影响关系,而是通过产业结构使两者发生相互影响,表明中国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低排放高增长的发展目标;而从短期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即高增长通常必然伴随高排放,但产业结构调整会使这种影响关系变得不显著,表明短期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同样能够实现低排放高增长的发展目标。总体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在控制碳排放规模的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实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减排承诺目标的关键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经济增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能够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三次产业不协调,二是各次产业科技含量低。因此,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结构层次;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和信息化;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7.
面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源环境形势,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操作层面的重要措施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节能减排现状以及原因分析,应调整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西部地区节能减排指标统计、核算体系,评估监督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的金融、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8.
刘冰  孙华臣  卢华 《东岳论丛》2014,(4):99-106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是必由之路。文章在估算山东省1995至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拟合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同时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能源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动态及长期均衡关系,并基于定量关系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目标预测。研究发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山东省业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快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主动减排是合理的政策选择。由于环境规制政策的时滞性,再加上环境治理的复杂性,要完成"十二五"目标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主动减排的效果在"十三五"期间体现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西北五省的产业结构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层面,而具体到工业内部行业层面则相似性表现并不明显.同时,西北地区的支柱产业雷同现象极为严重,且主要长期依赖传统的资源开发型产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调整,区域分工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关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转变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当前的供求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 ,在GDP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所占比重过高 ,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偏低。针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就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即控制工业部门的扩张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 ;通过体制变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的方式由以行政计划手段为主转向以市场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集约型增长。当前福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过程中,关键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文章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就业人员比例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运用1978-2011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能源消费量、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科研投入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和就业人员比例变动均是GDP的格兰杰原因;(2)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人员比例、能源消费量、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科研投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就业人员比例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是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就业人员比例上升对第二产业的增长的促进效果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第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能源消费量与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影响第二、三产业增长,负向影响第一产业的发展;科研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因此,要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闲置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私人投资投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应对气候变化: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承担的减排压力相当大。国际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有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本文在介绍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外实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不同时期我国应采取不同的减排手段:在短期我国宜先开征碳税,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但长远来看,碳排放权交易措施应成为调控主导。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捷。本文通过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描述,分析"十二五"时期推行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从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禀赋、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面临的多元困境;并结合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财税体制等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以来,是我国宏观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1.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特点1993-199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在“软着陆”的过程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和8.9%。三次产业不同速度的增长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在波动中不断调整、改进、完善的演变历程,产业比例从农业主导转变为工业主导,再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也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追求总量平衡转向结构优化与升级.结合国际发展经验,未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产业结构应向“绿色产业结构”转变,一方面继续加强产业外部结构调整,力求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适度增长、加快升级,第三产业加速增长,由“传统工业主导”转变为“现代服务业主导”;另一方面要注重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转型,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为引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黑龙江省也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就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而言,虽进行了多年的调整改造,但至今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佳、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替代产业停滞不前等诸多问题,调整改造的步伐急需加快。为此,一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要推进国企改制,增强企业活力;三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四要加大内引外联、招商引资的力度;五要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 “七五”计划草案强调指出,“七五”期间要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就是其调整的方向和原则之一。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调整工作,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搞清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及其规律、第三产业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据此确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所应采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结构性失业是社会、经济、产业等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支柱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三次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国有企业释放人员过多是东北地区结构性失业的深层次原因。要解决东北地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政府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企业在就业上有所侧重,职工在素质和心理上适应新的调整。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现有经济体制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则是东北地区实现经济结构和就业人员职业技能结构同步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长波理论表明,每次长波周期对应不同的主导产业群、伴随产业结构的大变迁,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实质上是中观产业结构变动的综合效果。本文从三个不同维度论述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先考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再从两大层面阐明新经济时代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最后论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并就当前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