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能减排对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的时代性要求日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力,也倒逼江苏省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做出调整,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文章在系统分析江苏省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价值链横向拓展、纵向跃进及切片外移角度剖析节能减排倒逼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机理。选取江苏省1995-2009年能源利用、污染排放及经济总量的序列数据,运用线型回归模型定量估计江苏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并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江苏经济发展进行模拟,据此提出江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内生性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矫正扭曲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价格,实现价格形成机制的科学化;第二,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从环境、资源的立法层面上上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第三,要实行“绿色”财政、金融制度,政府通过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等方式,引导各个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打破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分立,形成具有大量服务性特征的新型产业部门。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构建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和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联系网络,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促进节能与减排税收政策的设计理念是存在差异的,前者反映能源的使用成本,应开征能源税;而后者反映环境外部成本,应开征环境税.由于能源税与环境税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加之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应选择按能源使用量征收能源税.但在能源税税制设计和开征时机上,应做进一步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的背景,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现有研究,从"企业节能减排机制相关文献"、"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性文件"、"企业调研"三方面提取评价企业节能减排机制的指标,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法采用"ECRS"原则筛选与完善,最终建立比较科学与完善的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评价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来桂 《东岳论丛》2012,33(12):154-157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支柱产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重大工程以及国防工业建设提供现代化制造装备的重要任务.因此,制造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既是行业内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需要,也是通过提供节能产品,发展节能、节水、节材、智能化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考核制造业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是有效控制节能减排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介绍了天然气应用对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实现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天然气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根据相应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给出了作者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现有的节能减排保障机制从深度和广度而言都需要深化和革新.从短期看,高效的行政手段能够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但从长远看,健全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长效的行政管理机制、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激发企业节能减排动力的激励机制等才是内蒙古成功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节能减排立法应遵循的生态伦理为基础,阐述了节能减排立法在理念上应坚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人生观和科学文明的发展观,并进一步论述了节能减排立法体系的创新,即节能减排法律主体的生态化、节能减排法律内容的生态化和节能减排法律客体的生态化,并在此基础上,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律责任的分担机制和法律责任的诉讼机制三方面阐释了节能减排立法责任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产业自愿节能减排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国经验表明,产业自愿节能减排项目的成功开展有赖于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产业自愿节能减排项目需要民间、企业、产业组织、中介组织和政府共同参与,多主体沟通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问题.信息披露主要通过信息公开和沟通机制、真实信息揭示机制来促进自愿项目的有效开展.产业自愿节能减排信息披露制度设计不可忽略一些关键举措,如确保第三方的参与,确保承诺、自我实现、公开公正和平等协商,确保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产业节能减排指标设定等.  相似文献   

10.
陶伦康 《兰州学刊》2010,(9):119-123
节能减排所具有的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属性决定了节能减排立法必然以实现环境公平与环境安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经济自由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手段和途径;以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和谐持续发展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目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促进大庆油田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大庆油田节能减排的现状和问题,发现储采比例失衡、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破坏严重是大庆油田节能减排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绿色税收体系、流转税制度和税收优惠措施等方面分析现行税收制度无法促进大庆油田节能减排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稳增长,二是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在通过推进节能减排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并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现实与不平衡性,还存在着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一刀切"、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这就意味着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严格的政策制约,也就很难改变"守着聚宝盆挨饿"的现状。因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型地区在清洁能源输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妥善处理资源型地区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节能减排指标分配与各地区发展阶段相匹配、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同时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快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国家能源统一市场,推动资源型地区在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共性问题,加快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要求的力度更大、标准更高。而工业作为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应发挥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在设计工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Topsis法来分析全国各省(市)工业节能减排的绩效水平。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和山东的工业节能减排绩效处于全国前列;各省(市)间工业节能减排绩效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差距,推进全国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明确节能减排在我国经济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科学设计节能减排指标的前提。从我国经济的质量、结构、特征与影响程度等方面正确厘定我国节能减排的进程,制定科学的节能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独特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面对世界各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己是迫在眉睫。党中央提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解决资源,能源、环境三者的问题所在,我们通过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破解这一难题,此时节能减排就作为一项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摆在了突出位置。在东北地区尽管拥有丰富的储量和产量,但是在能源消耗方面的胃口也大得惊人,并且东北是一个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它的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对改善东北地区的环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晓春 《南方论刊》2008,(11):48-50
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其法律保障体系在广东不容乐观,立法质量不高也不健全,法律实施也不到位。为此,要尽快健全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完善与加强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并将行政控制性规定与经济激励性规定相结合、节能减排立法与节能减排执法相结合,完善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制度措施,以建构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消耗大、浪费严重、生态恶化、经济发展呈粗放型增长,因此,节能文化的构建就成为培养社会节能意识,确保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构建节能文化的途径有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帮助家庭积极节能、鼓励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河北省作为一个资源产出与能源消耗大省,受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搞好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结合河北省情,就目前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河北省作为一个资源产出与能源消耗大省,受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搞好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结合河北省情,就目前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增强,中国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可持续地节能减排是降低环境代价、矫正比较利益扭曲的必然要求。相比于传统的行政手段,此类产业在清洁发展机制下与发达国家开展排污权交易,可增强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但目前该机制并不能确保企业将相关资金投入到清洁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中,因而,难以确保企业节能减排能力的提升,而这恰恰是该产业可持续节能减排的关键。倘若清洁发展机制相关资金与清洁生产技术之间的转换渠道不畅,甚至可能导致相关主体单纯追逐收益的新的市场失灵。此类产业在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过程中,与节能减排专业化主体开展分工合作,则可疏通转换渠道,提升此类产业节能减排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入行业协会或企业联盟以及发挥政府引导的独特作用,有利于降低相关交易成本,从而构建以多重激励相容为特征的新型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此类产业节能减排的效率提升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