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选择外商投资企业立法模式,是解决我国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法诸多弊端的关键问题之一。世界上对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规制的模式有三种:一是不作专门规定,而适用本国相关法律;二是没有特别的企业法规定,只是在外商投资法中作相应规定;三是制定专门的外商投资法。根据我国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历史成因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应采用第二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和组织形式以及立法现状进行考察以后,提出了若干完善外商投资立法的建议,主张在法律上确认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进而制定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国民待遇原则的内容入手,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与完善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我国在涉外经济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即建立统一的外商投资法,实现内外资企业经济法律的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当今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对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存在的诸多不协调、不严谨的规定加以及时的完善,构造一个有明确的外商投资导向、较高素质的外商投资主体、完善的验资程序、资产抵押规定、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平等的劳资关系、与内资企业处于平等法律地位的法律体系以及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相配套的科学的法律体系,才能使外商放心大胆地投资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尤其是不符合国际惯例和WTO规则的相关条款进行了重要的修改,但这次修改不够彻底,与WTO规则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分析WTO的相关规则入手,指出我国外资法仍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明确立法权限、增加法律透明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及制定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几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WTO对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性影响及其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多边贸易体制内的成员不仅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受到WTO各项规则的约束,在其他国内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方面也受到WIO制度的影响.就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而言,WTO将从证券市场自由化和证券市场管理定位两方面施加制度性影响,使得我国证券市场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并有助于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完成管理职能的转型.本文在界定WTO制度性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WTO对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性影响,并就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在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正 ,而对此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政府政策主导型转向国际规则约束型、从据点型转向区域型再转向全国型、对外开放战略等转型;它具有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断学习与实践、正确处理开放、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和不平衡性等特点;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强大的学习能力、我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模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对外开放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一系列新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模式转型是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哈尔滨市农村工作实际的研究,首先指出哈尔滨市乡村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其次分析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解决哈尔滨市乡村治理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进行乡村治理模式转型,并提出"乡政村治"向"乡政自治"转变和"乡政自治"向"乡村自治"转变的两步走战略,以及法律与政策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关于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和《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有许多重要区别。对此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公司的设立、公司的出资和注册资本、公司的组织机构等三个重要方面作了比较分析,并就如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法律协调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永杰 《南都学坛》2007,27(3):90-94
两税合并使我国内外资企业能在一个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但这种法律的不连续性必然损害基于信赖我国法律而来我国投资的外企纳税人的信赖利益。尽管我国目前两税合并新法规定了相关的过渡措施,但在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中,仅仅是一些条款间接地表达了保障纳税人的权利的意思,对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于税收法律体系中的适用及其地位的规定仍然很少,这对于所有纳税人的权利救济都是不完善的。因此,两税合并中对外企信赖利益的保护应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在保护的方式上,首先要做到程序性的保护,即在法律立、改、度时,应当给予具有正当信赖利益的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通知或者听证等程序保障来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其次是存续性保护,即行政机关维持其现有法律状态,维持其信赖基础不变更。二是在保护途径上,首先要做到对外企信赖利益的立法保护,其次作为外企应对其信赖利益注重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日本法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模式与已有日本法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之规范模式,辩证地分析了日本法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之优劣,综合归纳出日本法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之规范特点,并为完善中国相关法律制度指明方向:中国公司法中,应置入一般性规定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在未来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模式应考量借鉴日本法,即以自律规则作为规范主轴,加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循环经济法草案已经起草完毕,并很快就会成为法律。但政府、企业与公民个人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并不尽然。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探寻日本的循环经济法治之道,以启迪中国正在进行的循环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使用一个混合寡头数量竞争框架,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会使民营企业具有成本劣势,此成本劣势可能成为民营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阻止民营企业的进入;同时,将导致市场价格的提高、消费者剩余的下降和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并且将阻碍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会计执法与执法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立法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己步入社会主义法制化的新时期。而每一部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都会遇到各种障碍,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法制意识,逐步完善法制体系,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的兴凯地裂运动始于晋宁运动后(800 Ma B. P.),强烈活动于新元古代中期的苏雄—开建桥组火山岩喷发期(700 Ma B. P.),结束于中奥陶世的郁南运动(458 Ma B. P.)。演化历程大体相当于Rodinia(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时,应为Rodinia 超大陆裂解期的组成部分。兴凯地裂运动在新元古代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对中上扬子区后期构造变形有重要的影响,为后兴凯期(加里东运动)形成大型古隆起和大形拗陷提供了基础;产生的基底断裂对四川盆地后期构造活动有控制作用;形成的稳定大陆边缘为下组合烃源岩发育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审视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用主义色彩,即对外的扩大适用和对本国出口行为的豁免。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我国一方面应当参考美国经验,尽快制定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缔结双边协定和参与国际统一规则的制定,减少国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三鹿破产程序裁定的终结导致结石患儿面临零赔偿。当赔偿不能时,刑法规制变得迫切而必要。这是因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失灵问题,而经济处罚不能有效遏制农产品生产者的“道德风险”,所以刑法规制成为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最有力的措施。但是,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刑法规制在立法和司法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降低立法成本,遏制犯罪发生;加大执法力度,促进法律实施;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协调机制将成为实现刑法规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已对法律的变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同样基于对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环境法也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法律移植是我国环境法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分析环境法律移植的客观基础和外在动力入手,在环境法学和环境法律两个层面上阐述法律移植对我国环境法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对今后环境法律移植的趋势作出分析和预测,并对全球化背景下环境法的发展作出方向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数量众多的行业标准是中国行业治理过程中的软法, 卫生行业标准便在其中。卫生行业标准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法的形式特征, 其约束力也与严格意义上法的约束力存在本质差别。卫生行业标准是卫生技术操作的规则依据, 是卫生行政执法者进行卫生执法的重要依据, 是司法者裁判相关卫生操作行为合法性与否的重要参考。卫生行业标准之所以能够在卫生行业治理中发挥类似于法的作用, 其原因在于作为一种软法的卫生行业标准能够弥补硬法之不足, 能够顺应卫生行业公共治理的内在需要, 且能够利用其与硬法之间的关系使自身得以推行。就目前来看, 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在行业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矫正。卫生行业标准是行业标准的一种, 对这类标准的分析可以映射所有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