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呈现规模不断扩大趋势,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在对目前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特点及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结合部产业升级、健全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和载体、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拆除违章建筑的城市改造办法以压缩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口规模,遏制公共安全隐患,是各地城市政府治理“城中村”的通常措施,北京也不例外,但多年实践证明成效甚微。本文从北京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流动人口聚居区对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积极作用、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有利条件,指出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时提出了标本兼治、拆建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攀博  ;秦桂平 《探求》2014,(6):14-20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新的改革视域下,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以治理为契机进行机制创新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经过实证调查总结分析了广州的"番禺经验",解析了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若干机制创新,剖析了流动人口管理与经济协调机制、法律配套机制、部门协调机制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经济发展联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经验推广机制创新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当前中国超大城市中具有不同人口结构特征的北京、重庆、成都为例,试图通过比较三个城市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实施效果,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思路,以推进全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近,北京市城市问题专家完成了一项题为《北京市户籍制度改革与人口规模调控研究》的研究,其核心观点除了对北京外来人口发展形势作出理性的判断外,更指出了未来北京外来人口治理韵方向,即由“控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转变,让常住社区的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各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是北京市近年来控制流动人口膨胀发展的措施之一。通过研究北京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发现:北京市重点疏解的产业领域是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比较强烈的行业。从事批发零售业、文教卫生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的流动人口更愿意定居北京,客观的政策实施与主观的定居意愿之间的冲突可能会阻碍产业疏解措施的实施效果。决定流动人口定居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公共服务,因此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缩小城市间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黎明泽 《探求》2011,(4):43-48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联动机制是“广佛肇一体化”情境下的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对于“广佛肇一体化”的稳定发展、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巩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复杂敏感性以及三市联动管理服务的体制障碍等问题,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动管理服务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法规,建立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资源共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8.
姚迈新 《探求》2012,(4):50-56
流动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给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组织化手段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服务的主体中来即为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现象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杨家农民工会、浙江慈溪市和谐促进会两个案例进行了剖析,提出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融合性社会组织,能够克服准社会组织的脆弱、妥协性等特征,并突破由流入地新型"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局,对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北京市的半城镇化人口数量和人口半城镇化率整体上呈逐渐增长态势.造成北京市人口半城镇化程度逐渐加重的直接原因,是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快而流动人口转化为城镇户籍人口的比例低;具体来说,是由北京市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其他地区在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上与首都存在的较大差距形成的推力,严格控制城镇户籍人口的政策和不断上涨的房产价格造成的迁移阻力,空间承载力对人口容量构成的现实约束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抑制和缓解北京市人口半城镇化状况,需要采取分流拉力、 化解推力、 减小阻力和提升承载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一直并将继续扩大;并由城区、近郊区向远郊区县扩散;来京流动人口表现出较强烈的留京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统计方法和在京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在京流动人口需求的调查,着重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难题,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促进在京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1.
王大庆 《求是学刊》2002,29(6):120-124
虽然存在着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但随着史料的重新发掘整理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古代社会的人口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力图从原始资料出发 ,并吸取国内外学者较新的研究成果 ,对古希腊的人口和人口思想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古希腊人的婚育观 ;(2 )城邦人口政策 ;(3)雅典的公民人口数量 ;(4)雅典公民的年龄构成和家庭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北京市东城区低保人口的严格抽样调查数据 ,对低保未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培训及求职情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应在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前提下 ,针对低保未就业人员的不同情况 ,采取市场手段与非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就业扶持措施 ,并加强社会救助与就业政策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未来50年户籍人口变动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 ,结合“北京市个人生育意愿调查”的研究结果 ,对北京市未来 5 0年户籍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 :北京市户籍人口在未来若干年会保持上升趋势 ,2 0 35年左右达到高峰 ;北京市户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适当调整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对于改善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居住证,从表象来看是中国管理流动人口的一种主要方式,从本质来看凸显出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构性问题。居住证与暂住证制度、收容遣返制度等制度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博弈论的视角透视居住证制度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博弈关系,并通过这些利益博弈关系的分析,结合其他学者研究的成果,对居住证制度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虽然居住证制度在一定时期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制度,但是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消亡。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是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对人口状况的一种描述,即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社会总抚养系数较低的状况。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已引起众多学者的讨论。论文在阐述人口红利的概念与经济增长的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overty is represented not only by objective well‐being indicators which includ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s, but also by subjective indicators which reflect what a person feels. It is estimat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he incid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poverty (SWP) among the Chinese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in 2006 was 9.7 per cent, about 4.2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the country's total rural population in the same year, which was 2.3 per cent. Over 16 per cent of the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and 11.5 per cent of the urban elderly population rated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as poor or very poor. In terms of SWP, senior citizens, especially those who live in rural areas or who are women or very aged, have become a special group among the poor in China.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China's social policies for the new stage take into account the issue of absolute poverty and also that of SWP. A multi‐dimensional strategy system targeting the issue of poverty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and a policy system to address poverty reduction as well as old age security and care should be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壁垒的作用,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和户籍人口相同的待遇。尤其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涉及到经济体制、社会保障立法、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关系等诸多方面。因此,了解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情况的现状,探讨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因素,对于寻找解决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有效可行的政策方案,妥善处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工作生活中"被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获得较低、有拖欠工资等经历的流动人口更易感到"被歧视";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劳动过程中难以保障的流动人口反而容易感到"被歧视";城市生活年限越长,流动人口越容易感受到"被歧视",与本地人交往增多并不会对"被歧视"弱化产生显著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流动人口不易感到"被歧视".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特大城市北京,脱离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品质的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保障社会报酬非差别性获得的制度完善依然重要;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非表层"的社会交往关系、使用大众传媒等方式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在制度完善之外解决歧视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迫切要求为养老寻求一种新的途径。因此,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应当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是我国养老模式转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