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于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解释,一般认为“韦编”就是“熟牛皮绳”。考证“经”“纬”二字作为纺织布匹时纵线和横线的本义,结合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典籍称“经”的现象,以及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可知以“韦编”为熟牛皮绳的说法是不当的。经纬本是纺织用词,用在简牍文书上,就是其形似类比的引申义。简册上纵向的竹简就如同织机上的经线,而横向编联的丝绳就像织机的纬线。“巠”“韦”分别是“经”“纬”初字,“韦编”(即“纬编”)指简册上横向的编纶。  相似文献   

2.
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蓉 《文史哲》2003,(5):14-19
因为对《穆天子传》成书年代及真伪的不同看法 ,该书的史料价值从明清以来便颇有争议。近代学者中 ,顾实以历法立论 ,认为《穆天子传》用周正 ,自当为周书 ;顾颉刚以战国形势和中西交通立论 ,认为该书成于战国。以北方气候的实际情况而言 ,顾实持论极为坚实。顾颉刚对战国中西交通的推论则与事实不符。借助传统文献与金文研究成果 ,可知战国说者对《穆天子传》为西周文献的几处主要质疑均不能成立。历法之外 ,《穆天子传》中“毛班”见于铭文 ;“穆满”为美称亦有金文可确证 ;《穆天子传》中称穆王为“天子”,更与《诗经》《逸周书》及众多彝器铭文相合。因此 ,《穆天子传》为西周文献 ,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是无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3.
周书灿 《学术界》2024,(2):192-199
1938年,杨宽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古史传说出于神话演变分化之说”,对于《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故事演变的分析,颇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参考价值。1996年,杨宽先生写作《〈穆天子传〉真实来历的探讨》一文时,并没有放弃“古史传说出于神话演变分化之说”,但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在学理上呈现出诸多矛盾。杨氏关于《穆天子传》的“真实来历”,“周穆王西征史迹的真实性”,“《穆天子传》所述及周初历史的正确性”的信古倾向,反映出其学术思想呈现一定的倒退之势。  相似文献   

4.
《穆天子传》与所记古代地名和部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穆天子传》的发見编校和成书时代(一)西晋汲冢出书的年代今本《穆天子传》六卷,是西晋司馬炎太康年間在汲郡古冢里发見的。关于发見的时間,在唐修《晋書》里?媪巳植煌恼f法: 《律曆志》(上)說的太康元年(公元二八○年);《束皙传》說的太康二年(公元二八一年);《武帝紀》又說的是咸宁五年(公元二七  相似文献   

5.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刊清人浦起龙《史通通释》(王煦华校点)上册第一百页,有“元氏膜拜稽首”句,云: 膜拜,《穆天子传》:膜拜而受。 注:长跪拜也。又注:胡人礼佛,交手 称南谟者,即此。 这个注解殊失惬当。膜拜与南谟无关。  相似文献   

6.
<正> 战国秦汉时期,曾把遥远的北方看作是“飞鸟之所解其羽”、“群鸟之所解羽”的地方,见于《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书,《淮南子》也有类似的记载。为什么鸟类要到这种苦寒的荒野来“解羽”,以至“积羽千里”,使得某些旷原、流沙、大泽、高山以此命名?这既找不到自然科学方面的根据,也找不到文献记载、神话传说方面的说明,应该说是一个待解之谜。关于这个地点,文献记载也说得很恍惚。《竹书纪年》说周“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穆天子传》郭璞注引),指的是沙漠地带;(《穆天子传》中,确有这个地点,说在“西王母之邦”的北面,“千有九百里”是片“旷(郭璞注引作广)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乃于此  相似文献   

7.
《典论·论文》有云:“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语出《东观汉纪·光武帝纪》)此语现在通常解释为“自己家里的破扫帚,也会把它当成价值千金来享用。”(如十三所院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林俊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等)我认为这样解释很别扭。观《文选》李善注:“杜预左氏传注曰:亨,通也。亨或为享。”胡克家《考异》卷九云:“享当作亨。善引左传注:‘亨,通也。’而云‘亨或为享’,正文是亨字甚明。后来以亨改享,各本皆然,与注不相应,非也。”胡言是。善注言“亨或为享”  相似文献   

8.
赤兔马小考     
《三国演义》吕布、关羽所骑曰赤免马。案《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斐注引《曹瞒传》:“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后汉书·吕布传》:“布常御良马,号曰赤兔,能驰城飞堑。”俱不及于关羽。(唐)李贺《马诗》之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又《吕将军》诗云:“吕将军,骑赤兔。”并用此也。外国学者或以其色“赤”而谓是马即大宛之汗血马(汗腺流异质色微红,或云毛细管渗血系病态),证据不足。日本人有猜测其系马超自西羌携入者,虽无稽;然其为西戎名马之血裔,可能却颇大。(清)王琦《李贺诗集注》引《杜子美集·画马赞·注》云《穆天子传》有飞兔。案穆王八骏无此  相似文献   

9.
文献的断代定性是历史研究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穆天子传》在近百年研究中,虽留下数量可观的参考文献,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并未解决,那就是它的成书时代和文献性质。本文从《穆天子传》的本文记载出发,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最新考古成果,提出了18个比较有力的证据,从各个方面论证了《穆天子传》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方术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秦简《归藏》与汲冢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韦弦 《齐鲁学刊》2003,(6):121-123
历史上确曾存在殷易《归藏》,汲冢书面世之前汉晋学者已见到过《归藏》。亲身参加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于《中经新簿》中另著录《归藏》13卷,可见当时确已另有与汲冢书之《易繇阴阳卦》不是一种书的《归藏》存在。时人郭璞注《穆天子传》诸书所称引的《归藏》,当即晋中经所藏之《归藏》。以为王家台秦简《归藏》即《易繇阴阳卦》或以为秦简《归藏》内容本事多出《穆天子传》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卷一七《徐晃传》曰 :“李、郭汜之乱长安也 ,晃说 (杨 )奉 ,令与天子还洛阳 ,奉从其计。天子渡河至安邑 ,封晃都亭侯。”同传又曰 :“与曹洪击氵隐强贼祝臂 ,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于故市 ,功最多 ,封都亭侯。”两封都亭侯 ,疑有误。卷三六《马超传》云 :“后 (马 )腾与韩遂不和 ,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 ,以超为偏将军 ,封都亭侯 ,领腾部曲。”同传又云 :“(刘备 )以超为平西将军 ,督临沮 ,因为前都亭侯。”马超前为都亭侯 ,乃是曹操所封。马超先叛曹操 ,后依张鲁 ,又降刘备 ,几易其主 ,刘备恢复其都亭侯爵位 ,概属抚慰之…  相似文献   

12.
王弼籍贯考     
1979年出版的《辞海》“王弼”条说他是“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实误。阅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八《王弼传》注说:“《世说(新语)》注引《弼别传》云:‘弼山阳高平人’。又同书卷六《刘表传》注说:“高平见《武纪》建安十八年,又互见《王粲传》,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府邹县西南。”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64—65图,山  相似文献   

13.
《穆天子传》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地理著作。关于《穆传》的研究,已有不少论著,但对于该书所涉及的地名和地域范围的阐释,存在着极大的悬殊。对于《穆传》涉及的地域范围,或过于夸大,或过于偏小。前一种情况如丁谦和顾实等,认为《穆传》中的“奏(chong)山”为帕米尔高原,认为“穆天子”所到达的最西面的“西王母之邦”在帕米尔高原以西很远。丁谦认为“西王母之邦”在亚述帝国①;而顾实则认为“西王母之邦”为伊朗德黑兰西北面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斯峰,认为《穆传》中的“瑶池”在德黑兰之南,认为“穆…  相似文献   

14.
“苍黄”辨     
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唐诗选和杜诗选本,对杜甫《新婚别》中“苍黄”(“誓欲随君往,形势反苍黄”)一词的解释,颇为纷纭。如浦江清等人编的《杜甫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可青可黄,形容形势翻覆多变。”(179页)程云青的《杜甫诗选讲》注云:“苍黄:反覆。苍黄本是两种颜色,这里比喻反覆多变。”(132页)马茂元的《唐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苍黄’,指青黄相间的一种杂乱颜色。”因此他将“苍黄”引申为“思想混乱”(上册342页) 以上诸注均认为“苍黄”的本义是青黄两种颜  相似文献   

15.
《宋书》考疑(十四)丁福林《卷八十八·薛安都传》转太子左卫率。(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218页)按:点校本《校勘记》云:“‘左卫率,,《南史》作‘右卫率’。”今考本书《申恬传》云:“大明元年,虏寇兖州,世祖遣太子左卫率薛安都、新除东阳...  相似文献   

16.
汉代量的单位有大石、小石之分,二者通用。《居延汉简甲编·释文》简858云:“凡出谷小石十五石为大石九石”。简1495云:“小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杂考(二十三)胡可先卷六九四褚载《云》,注:“一作杜牧诗。”按此诗又见《全唐诗》卷五二二杜牧诗卷,题同,注:“一作褚载诗。”考《樊川文集》卷四亦收入。此集为杜牧外甥裴延翰手编,宜可信从。作褚载诗非是。卷七○三《翁承赞小传》:“乾宁二年,登进...  相似文献   

18.
近因查核东汉刘协谥号追称的始末,读《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其中云:“明帝不从使称皇,乃迫谥曰汉孝献皇帝。” 《王肃传》末曰:“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董遇是怎样一位人士?“三余”之说,同他有何干系?一查裴松之的注所引《魏略》,它向我们介绍了董遇其人。《魏略》称:“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郡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黄初中,出为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小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编’。‘言读书百编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相似文献   

19.
《天子游猎赋》是西汉司马相如的天才之作,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天子游猎赋》几乎不为文学史研究者所知,取而代之的是《子虚赋》和《上林赋》。一般认为,是《昭明文选》把游猎赋分成《子虚》《上林》二赋,其实这个错误从魏晋之际就开始了。如潘岳《关中记》所载:“泾渭灞浐丰镐涝潏,上林赋所谓‘八川分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引)左思的《三都赋序》说:“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庐橘夏熟’。”晋灼于“庐橘夏熟”一段注云:“此虽赋上林,博引异方珍奇。”郭璞注也割裂为二篇。萧统《文选》沿其误,题为《子虚赋》、《上林赋》,分属二卷。李善于《子虚赋》题下引《汉书》本传,也未明言这是误分之篇,非相如前作的《子虚赋》。此后,这一错误似乎成了定论,无人怀疑。《贞观政要》记载唐玄宗对房玄  相似文献   

20.
修订本《辞源》一册427页“南面百城”条释义云:“南面指地位的崇高,百城指土地的广大,旧时用来比喻统治者的尊荣富有。《魏书·李谧传》:“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按:此注宽泛,且意有未明.“南面”一词,只可施于天子、王侯公卿、六部大巨,而州官县吏不与焉。“古者坐北朝南为尊位。君侯公卿大臣见僚属,则南面而居,晋谒者即北面而拜之.因以‘南面’借代君侯公卿大臣地位之崇高。皆为上层统治者”。“百”,此处非确数,谓其多也.“百城”意为“土地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