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殷朝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4-6
科学理论的评价是对科学理论的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作出评定和判断。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对同一科学理论,不同的人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本文探讨了评价社会科学理论的科学性的依据,并提出了评价社会科学的四条标准逻辑自洽性、说明能力、预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红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316-319
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是理论通向实践的必经桥梁,是合理的社会决策和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这要求应多视角、全方位地探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其内容上的真(真理标准)、功用上的善(价值标准)和形式上的美(审美标准)及其三者的统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要旨. 相似文献
3.
胡红生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1,14(4):316-319
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是理论向实践的必经桥梁,是合理的社会决策和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这要求应多视角,全方位地探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其内容上的真(真理标准)、功用上的善(价值标准)和形式上的美(审美标准)及其三者的统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要旨。 相似文献
4.
科学性与合理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致力的目标 ,但由于自然事物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差别 ,研究者主体与自然事物和社会存在之间关系的差别 ,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的方式的差别 ,决定了人们不能用类似于要求自然科学的方式来要求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应以科学性为己任 ,而社会科学则必须以社会合理性为目的 ,这也应该成为社会科学的致思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评价标准与建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15-17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正确反映社会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知识,它是由基本原理、经验知识和逻辑方法构成的整体系统,其基本评价标准包括客观实证、逻辑自洽、构造简单和理论预见四个方面。建立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直接目的,为此所运用的最一般的建构方法主要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原型移植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椿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52-57
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问题纷繁复杂,理论上尚不成熟,实践中问题较多.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以多种形相存在,如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评价的评价"等等,其评价规范之间存在着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等多种冲突.在评价实践过程中,也大量存在评价主体问题与评价程序问题等诸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建立与完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吴淑元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2):90-92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掌握学科特点、熟悉评价规律、知晓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分类、慎选评审专家五个方面着手,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考评,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现有社会科学成果常用的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社科成果进行评价,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论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太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4-20
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然而,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影响因素的复杂结构使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陷入三重困境之中,即多元评价标准难以调适引发的评价困境、多元评价主体角色失范引发的评价困境和外部因素干扰引发的评价困境。为此,应避免囿于评价标准的质与量、政治性与学术性、独立性与社会性、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非此即彼的纠结,给予不同学者选择不同研究视角的时间与空间,清晰界定与规范行政权力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的角色与行为,充分发挥学术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王志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005-014
中国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最重要的力量,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功利主义利益驱动和成果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不紧,移植性、诠释性、解释性居多,创新成果不足,研究潜力、实力和效力发挥不够。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成果评价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刻不容缓的、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顾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现状并对美国、英国、芬兰等国研究评价案例进行剖析后可以得出结论: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导向原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差别化评价、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做法,可以更好地拓展新的思路,提升研究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创造发明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样重要 ,彼此依存 ,不可分离。中外历史上有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谐统一以创造历史辉煌的先例。当今必须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克服轻视社会科学的思想 ,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理论创新社会价值可以从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其历史价值表现在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能够引发思想或观念上的变革,在量上丰富了人类的理论宝库,在质上使人类的理论水平实现跃迁三个方面。其现实价值表现在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全面创新的基础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政府规模适度化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博逸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2):17-19
政府规模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迄今尚无定论。政府规模是否适度,需要依据科学的标准去衡量。
为此,需要从多学科视野进行立体透视,分析影响政府规模的主要因素,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并提出衡量政府规模是否适度的标准,从而为评价政府规模适度化提供科学依据,使政府规模适度化成为可
能。 相似文献
14.
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缺乏沟通 ,是造成中国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东西方有关这个问题观念上的比较分析 ,对如何处理好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邱玉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3):148-149
法学期刊之所以能在社会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具有价值上的合理性,具有社会功能作用。其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一)在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功能;(二)舆论导向功能;(三)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情报文献的功能;(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清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更是高等院校改革的焦点所在。为此,必须进行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三个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加快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建立人文教育体系、促进文理渗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理工科院校近几年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置、培养计划、教学要求、课程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1-50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无疑是近二十多年来西方思想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指的是把西方现代社会历史以“现代性”为中心概念加以主题化的反思批判。所谓哲学探究,对现代性而言,即是“自我理解”、“自我确证”的问题,为现代性确立既不同于古典也不同于神学的规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规范根基的建设性重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
田鹏颖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科学是社会技术的理论基础,社会技术是社会科学发生作用的中介。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现。社会科学向社会技术的转化是科学理论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客观必然性向主观目的性的转化、相对真理性向社会功利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