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杜诗用字的妥贴、确切,过去在许多文评、诗话中曾流传有不少佳话。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 “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  相似文献   

2.
随着作文的改革与深化,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了不少的精美诗文、名言警句,在构思中考作文前,不妨对经典名言来一番筛选,挑选出真正震撼过你的内心,真正触及过你的灵魂,对你人生成长起作用的名言,也可以是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如此,才能写得生动,写得深刻。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相似文献   

3.
戏剧家在处理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守密”,即剧作家始终不把人物纠葛的真相和结局透露给观众,让观众和剧中人一起坠入五里雾中摸索,如波瓦洛所说:“要纠结得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然后再说明真象,把秘密突然揭破,使一切顿改旧观,一切都出人意表,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惊奇叫好。”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语义学"是冯天瑜先生提出的一种学术研究思路。其义是通过考察关键术语、核心概念的古今演变、中西对接的演绎过程,透见其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文学"概念为例,可窥见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中“互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互文”是古人写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后来成了训诂学上的专门名词,因而是古诗文注释中经常碰到的术语。过去训诂学家遇到前人诗文中疑难词句,觉得只从一句话本身去索解而显得窒碍难通或文义不周备时,常改从上下文或相对的两句话来考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把彼此结合起来,参互见义,而获得圆满的解决。如《荀子·王霸》中“国危则无乐君,国安是无忧民”二句,如果囿于文词直译直解,从文义看似乎是不完备的。试想国家危亡,固无乐君,何尝有乐民?国家安定,固无忧民,何尝有忧君?可见原意应是:国危则无乐君乐民,国安则无忧民忧君。这就是互文。  相似文献   

6.
在纺织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存在着许多蝴蝶效应,一方面纺织技术的某些微小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文化、社会需要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变迁也会深刻地影响纺织技术的发展。基于古今中外的一些实例,文章试图勾勒出一幅纺织技术社会史的图景。  相似文献   

7.
宋人范温评杜诗时举了四个“全虚而意味无穷”的例子,虚,即虚字.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显然无法分析其所谓“虚字”.论文结合大量古人论杜诗中“虚字”和“实字”的例子,分析归纳,发现古人诗论中所说的“虚字”和“实字”与今天语法的界定不同.论文认为不能用今天的语法去分析、界定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并指出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8.
宋代以后的杜诗校勘中出现了以意改字的现象,这是迥异于摹写、翻刻、避讳等因素导致的杜诗异文。校勘者或有对杜诗众多异文归于一是者,或有通过更改难释之字句以求诗意通畅者,甚或有径改文本以蒙骗世俗、炫耀才华者,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杜诗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又体现了宋代特殊的文化背景,并对其后杜诗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体各脏腑经络若能通畅无阻 ,营卫气血周流不息 ,气机升降有序 ,人则健康无病 ,即如《金匮要略》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如发生壅滞不通 ,就形成疾病。对“不通”之证 ,临床多用行气、活血、攻下、利水等通利诸法 ,但这并非是治疗壅滞病证的唯一方法。正如《素问直解》所说 :“但通之之法 ,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 ,调血以和气 ,通也 ;下逆者 ,使之上升 ,中结者 ,使之旁达 ,亦通也 ;虚者助之使通 ,寒者温之使通 ,无非通之之法也。”“塞因塞用”是指通过补益以达到疏通脏腑气血壅滞的目的 ,主要用于脏腑衰弱 ,气血不足所致滞塞不…  相似文献   

10.
11.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但它也存在些许错误,或是疏失所致,或与编年体史书的编纂体例有关,有关突厥的记载失误即可说明。同时,《资治通鉴考异》也存在错误。  相似文献   

12.
杜甫在广德元年(763)春于梓州有《喜雨》一诗,末二句说:“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历来评论者都把这两句诗解释成让雷公降下滂沱大雨净洗吴越之地的盗贼,即净洗农民起义军,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是如此看法。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更是明确地认定这是杜甫痛恨农民起义的铁证,是他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对人民的恶毒诅咒。于是乎,这两句诗便成了杜甫一生中的最大污点了。  相似文献   

13.
诗歌的语言是自成体系的,自有其独特的语言逻辑与结构意义。杜甫的律诗,其语言本身便是一个自足的本体,可以通过遵循诗歌语言规律的阅读使诗歌的结构意义达到自明的显现。对杜甫为代表的格律体古典诗歌来说,其与日常语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非惯常性的规整、非逻辑意义的整齐与和谐,由此可领略到独特的伟大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
阅读导引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是新课标人教版(2007年4月第2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一篇文章。此篇文章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冯至《杜甫传》中的节选部分。原传记约3万字,共13节,教材只选取了“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等三节。  相似文献   

15.
黄佐临先生在他的《漫谈戏剧观》一文中,将我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戏剧的艺术原则作了比较研究,认为相对于西方的“写实”戏剧传统而言,中国传统戏剧的实质是“写意”。他借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艺术特征,说明“写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艺术家注重的是客观对象的精神气质,而不是对象的模拟。具体地说,“写意”戏剧反映生活时应择取那些最能表现客观对象精神气质的部分,运用语言、动作、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给观众以特定的美的感受。“写意”戏剧艺术应远比客观对象(生活的原型)具有更大的审美作用、黄佐临先生所说的“写意”戏剧,如果用来  相似文献   

16.
运用出土简帛文献校证《说文》字义7例。有的是校证今本《说文》讹误者,有的是证明后代学者以为《说文》误而实际不误者。此外,运用出土简帛文献印证《说文》收字不误者15例。《说文》中有些字传世文献没有用例或用例晚出,无法证实这些字是汉代及汉以前的用字还是后人妄加。新出简帛文献可以提供用例证明《说文》收字释义不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典诗歌被誉为诗史者,惟独杜诗。杜诗系诗史之说,从唐代的孟棨到解放后的文学研究者,都曾有人提过。这个论断,可惜至今还没有人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有的古人,誉杜诗为诗史,旨在要证明杜甫对君王有着推见至诚,毕见忠信之殷。其言诠落入儒家窠臼,名似肯定,实则揶揄。基于上述原因,探索并论证这个论题,阐发诗史之真谛,尚属必要。既是诗史,顾名思义,当然首先还是诗,然后才又有史的某些特点。诗者,缘事而发,时代的风云,战争的烽火,生活的磨难,激盪于胸中,而形之于笔端;史者,忠实记载耳闻目见的事件、人物,具有连贯性,并赋以诗人的评价。诗史是设譬而言。据此,可以把一部杜诗作为唐代盛衰史、唐代人民血泪史、“安史之乱”战争史来读。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本,阐述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句的积极意义,从而否定了对此句的传统解释。  相似文献   

19.
杜甫在诗中深刻关注"夜"这一时空形式."夜"触发了他多层次的生命体验--襟抱难伸的落寞失意,贫老漂泊的乱离偃蹇,思亲怀友的牵肠挂肚,忧国忧民的稷契胸怀.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但是,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积累着大量的词汇,可在自己的习作中却总是沉睡着的。以致于不少家长困惑,我的孩子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起作文来还是干巴巴?面对家长的质疑,我们不少老师也在反思:课文读了、背了,课外读书笔记也经常写,为什么学生的习作涛声依旧?积累的语言没有被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