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侬智高的评价与史实,一直是学界和民族学界所关注,研究成果颇丰,然见解纷呈。本文对侬智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侬智高的国籍之争、出生地之争、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的下落、侬智高抗交反宋起义的性质和意义、侬智高的历史地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率众反抗宋王朝的斗争的实质 ,是一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境自守的爱国正义战争 ,反映了侬智高心向华夏 ,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分别是蒙古族和壮族首领的成吉思汗和侬智高,他们在八、九百年前所发起的战争要么威震世界,要么震慑朝廷,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他们发动战争或反宋起义的性质,他族和我族分别给予成吉思汗和侬智高的不同评价,蒙古族和壮族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蒙古人和壮族先民的性格特征影响了两位伟人的战争决策,成吉思汗和侬智高的壮举与个人魅力又是如何影响和铸就了当今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北宋侬智高不屈民族压迫,起兵反宋,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历代封建王朝称侬智高为“蛮 寇”、“蛮贼”、“盗贼”,骂声不断,反映封建统治者歧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 对侬智高的研究空前活跃,并出现肯定和否定两种不同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侬智高的国籍和起兵反宋的性 质上。本文分析了否定侬智高的种种观点,进而阐述要以民族平等的思想对待少数民族的历史,以维护民 族团结。  相似文献   

5.
侬智高在两个王朝之间,尤其是在面临交趾朝的强势扩张之时,曾经想自立建国,但是没有成功.他原来控制的地域势必为两个王朝所瓜分.对于宋、交双方来说,一场战争终究没有解决问题,最终通过“计议”的方式达到目的.于是,一条界线也就因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侬智高传说有着重要的口述史价值,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壮族群众对于侬智高其人其事的认识和态度.侬智高的传说不仅有史观价值,也具有史料价值:侬智高传说中包含着一些信史资料,可以与官方文献互为印证,就侬智高的某些历史问题得出定论;侬智高传说讲到许多官方文献和正史中没有涉及的人和事,这些传说有助于对侬智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相似文献   

7.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八日,侬智高率领的义军在归仁铺(今广西南宁市三塘)被宋廷枢密副使狄青打败以后,匆忙撤离邕州,兵分两路,经由左、右两江转移至特磨道(今云南省广南一带),重整旗鼓,并亲到大理求援,结果为大理段氏国王所杀,传首于邕州。至此,轰动一时、威震岭南的侬智高起兵,宣告结束。侬智高为什么要到大理借兵?大理国王为什么要杀害他?侬智高的大理之行有些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古史今人各有看法。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粗浅见解,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壮族、越南岱侬族的族群叙事将侬智高这一史实人物神圣化为英雄祖先与始祖神.文章选取中越边境的靖西安德乡和那坡念井村为田野点,通过对在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等族群中活态传承的侬智高信仰,分析地方社会如何将侬智高的历史记忆置放在古骆越族“祖先崇拜”的信仰结构中,并经过族群内部的神话叙事、祭祀仪式到公共性的社会展演等文化实践,重塑了独具地方性的历史真实.侬智高信仰成为壮族与岱侬族等中越跨境民族的族群记忆与家园遗产.  相似文献   

9.
侬智高,中国壮族奉之为英雄;越南侬人、老挝侬人、泰国泰人,也都有关于他的传说,称颂他的英雄业绩。侬智高到底是哪国人,长期给人迷惑,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以当时人的记载为依据,论证了侬智高为中国广西靖西县东部人,能自圆其说,不失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0.
侬智高是北宋时期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哪国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论者各持有故, 迄今未有定论。本文从侬智高的籍贯、官地、自我体认以及当时人的识见,驳谬匡正,论述侬智高是中国人 而非越南人。文中引史以当时人的记载为主,据实而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侬智高的际遇及宋朝廷对他的态度与处理办法,论述侬智高为中国宋朝人.  相似文献   

12.
广东明清时期黎、瑶、壮、畲等民族起义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广东黎、瑶、壮、畲等民族举行了近 13 0次规模大小不同的起义。这些起义大致可分为明初洪武时期、明中后叶至清初时期和清中叶至末年时期 ,引发起义的原因是封建统治者沉重的赋役、汉族地主奸商的巧取豪夺、民族上层分子的鱼肉和官吏的勒索等。规模大、斗争目标明确和各民族互相联合等是这一时期起义的特点 ,沉重地打击了明清王朝在广东的统治势力 ,迫使统治阶级惩治一些贪官污吏 ,或者调整其统治的政策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侬智高,北宋广源州人氏。庆历元年(1041年),侬智高在党犹州建"大历国",与交趾李朝相抗衡。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内附,以求获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遭拒,遂在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年号景瑞。其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有关的史志记载、碑刻及民间口碑资料 ,论证广南侬土司是侬智高的后裔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自五代以来 ,广源州及其所属的州洞先后属南汉和宋朝 ,不属交趾。虽然天圣九年 ( 1 0 31年 )广西转运使章频罢遣侬存福 ,不要广源州 ,可直至宝元二年 ( 1 0 39年 )交趾始能袭虏侬存福 ,迫使侬智高臣服。而侬智高不为所屈 ,一而再起兵反对交趾的占领。熙宁九年 ( 1 0 76年 ) ,宋神宗出兵收回广源州 ,并改称顺州 ,行使自己的主权。元丰二年 ( 1 0 79年 )十月十三日 ,宋放弃顺州 ,从此时起 ,广源州始不为宋朝领土。然而 ,由于侬智会、侬宗旦、侬盛德等坚决捍卫家园 ,古勿 (今广西那坡县 )、雷、火 (原温州 ,今广西靖西县中南部和大新县下雷 )等原广源州所属州洞 ,仍为宋朝领土  相似文献   

16.
土司制度在壮族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它是宋王朝镇压侬智高起兵之后在唐代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经元、明、清三朝,民国初年才彻底消亡,前后历近千年历史,对壮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往今来,论之者大都是持着否定的观点,这似乎不太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纵然存在者并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政治制度作为人类文化构成的一个层次,它在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难道能否认其在历史上存在的合理因素?本文从这个观点出发,探讨壮族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僮族的历史上如何评价侬智高起兵的性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5月6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梁华新主任主持召开了关于侬智高起兵性质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以调查组为主,区党委统战部派人参加指导,并邀请了十七个单位的有关同志参加,共计八十八人。经过三天准备,三天讨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林克武秘书长到会作了指示,先后在大会上发言的有二十六人次,写出了大字报十九篇,讨论结果,绝大多数同志肯定或基本上肯定了侬智高起兵的正义性;少数同志否定它的正义性。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古代岭南,地域上大致相当于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自秦汉开始,岭南地区基本上是处于历代封建中央王朝的直接统辖之下。唐初,设立了岭南道,下分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和安南五管,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唐代岭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民族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封建社会,民族矛盾总是不同程度的长期存在,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唐代岭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汉、壮民族在文化关系上有巨大变化的时期,其中又以平定侬智高作为分界点,平定侬智高后,广西地区壮族的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此,壮族开始大量地吸收汉文化,最终导致了壮族一些特点逐渐消失。到了近代,壮族除了民族语言、一些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家庭结构还保留着一定的特点外,其余大都与汉族相同了。壮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在与汉族交往中,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更好地吸收汉文化,壮族的一些文人学士,根据汉字形状结构和音读,依据壮语的特点,创造出大量的土俗字(又称古壮字、方块字)。其形状  相似文献   

20.
拙作《也谈广源州和侬智高》(以下简称《也谈》),对周维衍同志的《广源州和依智高》(以下简称《广》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周同志又发了《再谈广源州和侬智高》(下简称《再谈》)一文,对广源州和侬智高的隶属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索隐钩沈,纠正了我的许多谬误,读后受益匪浅。周同志对学术问题推原求真的精神,对同志直言教诲的态度,使我深为感动。但聆教之余,对周同志论述的一些问题尚难苟同,本着学习的目的将之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