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讲坛哲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为我国哲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哲学自身,特别是其两大阵地之一的"讲坛哲学"却存在很多背离哲学本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整个哲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必须对"讲坛哲学"进行改革.要想使改革切实有效,必须抓住两点:一是立足于哲学自身的特点,二是充分理解哲学的价值,然后再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内核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学科的发展。不管是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改革开放30年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来看,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内核。从中外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和争鸣更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表现和较高的发展环节。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必须要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当然,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意识在本质上就是人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坚持“双百”方针,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面向经济主战场,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必须倡导科学和民主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学术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4.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哲学必须为改革的现实服务。哲学要为改革服务,自身也必须进行改革。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对哲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哲学改革是一项严肃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前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坚持“双百”方针,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面向经济主战场,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必须倡导科学和民主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学术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有责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增强育人能力;推进跨学科研究,着力发展特色学科;推进协同创新,着力增强服务能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着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术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7.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一元指导”——马克思主义;必须注重“两个立足”——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必须深化“三个认识”——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及肩负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问题即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它涉及到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这两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两大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了生存和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关系,并试图在总体图景上来说明人类这两大主题与人类自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与自然科学构成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深层要求 ,实现“三个代表”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高等学校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历了以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并取得巨大成效之后,在新时期进入了以社会建构和文化体制改革为主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时代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社会指导思想的基础,在新时期为适应理论、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其中国化的进程中日益凸显出文化诉求。以多种途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诉求,有助于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东营作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区,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孙子文化等在这里汇聚融合,其文化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是,东营在文化行政管理、文化人才建设、文化投融资管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等体制机制上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为此,东营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完善文化人才管理机制,拓展文化投融资渠道,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健全区域一体化文化发展交流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适应形势任务需要提出反映时代发展特点的指导理念,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建设及发展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不同历史阶段,分别提出了以斗争哲学、建设哲学和和谐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指导理念,有力推动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强国之梦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高校推进学分制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学年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尖锐的冲突。推行学分制改革,重在发挥学分制在制度理念、制度机制和制度功能上的优势以及制度改革的效应。在分析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必须性和对比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基础上,论述学分制的基本内容,以及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取得了很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的理念认知尚不明晰、学科与专业发展定位不够准确和内容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等。文章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高师音乐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内容体系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影响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阐释了高师音乐教育理念应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并列数了构建高师音乐教育内容体系的几个主要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教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曲折期、中断期、恢复期、蓄锐期、繁荣挑战期五个阶段。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师教育、素质教育是备受关注的四个核心主题。此外,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另两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核心主题。70年来,四川省不断探索与发展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师资引进与培养,持续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培养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经过70年的发展,四川教育学科逐渐形成了跨区域跨文化的研究格局和兼容并蓄的学科发展视野。但是,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四个明显的不足:支撑学科特色和突显规模效应的学术研究成果缺乏;高级别的研究成果偏少且人员分布极为不平衡;与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缺乏;中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且高端人才偏少。因此,展望四川教育学科的未来,需要在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重点研究领域梯级学术团队、促进高校与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为中青年教育学科人才的快速成长搭建良好平台三个方面进行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19.
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林区兴旺,必然会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发展,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迟滞,也必然会大大滞缓我国林业向现代林业迈进的步伐。国有林区久有沉疴,问题错综复杂,之所以如此,主因是其改革进程落后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步调,这不仅严重影响国有林区的发展,还会拖我国林业整体发展的后腿。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国有林区改革,文章在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国有林区的地位及现存问题,系统总结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在探索改革方面取得的经验、有效路径,提出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由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在人类社会急剧变动的今天,中国的“和平崛起”又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正视挑战,中国必将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