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伴随着一曲婉转悠扬的《乌苏里船歌》,我们来到黑龙江抚远市,近距离感受赫哲族鱼文化系统。抚远,在赫哲语中意为“金色的鱼滩”。因地处中国陆地最东端,抚远是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之美誉。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于此,丰富的水域资源使这里成为鲟鳇鱼、大马哈鱼的家园,也哺育了以渔猎为生的当地各族群众。  相似文献   

2.
关于赫哲族早期的图腾崇拜物,学术界目前存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如龙、鹰、虎、熊等。这也不足为奇,一个民族是完全可能有若干种图腾崇拜对象的。笔者认为,赫哲族先民曾经也以鱼作为图腾崇拜物。现就这一问题作些粗略的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鱼与赫哲人社会生活的关系 赫哲人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地带。这里河道纵横,江流宽稳。所以赫哲族的社会文化与水有一定的联系。有水必有鱼。该地区盛产各种鱼类,以鳇、鲟和鲑鱼(大马哈鱼)最为著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赫哲人在食物结构上与其他少数民族相差殊异,成为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4.
赫哲族纹饰文化初探姜洪波纹饰文化属精神范畴,并作为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份,曾广泛存在于赫哲人的日常活动中。本文拟就赫哲族纹饰文化的种类形式、及成因特点作一粗浅分析,不当之处,敬请诸多同行不吝赐教。纹饰文化的种类考察赫哲族的生产、生活用品,不难看到,纹...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有史以来以渔猎为主,由此形成了各种别具风味的食鱼习俗和烹调工艺。 1.生鱼片 赫哲语称“拉布特克啊”。做法是:把鱼肉切成薄片,放到盆里上桌,蘸盐末、醋及辣椒油而食。味道十分鲜嫩可口,是下酒的好菜。在赫哲渔村,此菜是招待客人的佳肴。特别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世代以捕鱼为业,食肉衣皮.赫哲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用鱼皮作载体的剪纸是其中的典型之作;鱼皮剪纸材料独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内容表现了赫哲人的审美追求与信仰崇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鱼皮剪纸是赫哲人宝贵的遗存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赫哲族民族文化现状后指出,经过整合与重构的赫哲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现代性、亲合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论赫哲族的渔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赫哲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渔业文化。赫哲族的渔业文化古朴、原始,但它犹如一颗璀灿的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闪烁着奇异的光采。 国内的一些民族研究者,在涉及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时,几乎都简单地而概之为渔猎文化,很少对这些民族的文化进行更深层的探究。这种概括初看起来似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赫哲族现实社会与文化处境入手 ,剖析了制约赫哲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 ,提出了赫哲族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赫哲族文化生态是由赫哲族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所构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如何定位赫哲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一直面临着适应环境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赫哲族在远古时为了适应极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文化类型——渔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类型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试论赫哲族伊玛堪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也是一部带有血和泪的民族史诗或英雄叙事诗,更是一部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在内的多学科的百科全书;通过对其时代特质、层级特质以及学科特质的梯度分析,意在深挖伊玛堪故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赫哲族渔猎造物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哲族的渔猎造物作为古老的文化遗存,其多样的存活态势与表现方式主要源自特定的文化背景;赫哲族造物诠释了渔猎民族的民俗样式与审美特质,无论是适用保暖的居住形式,还是粗犷质朴的鱼皮服饰,以及拙中藏巧的其他渔猎工具,都与渔猎生产、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是人类造物之"用"和"美"的有机融合;赫哲族造物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生态环境与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有效记录形式,其过程也凝结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以街津口赫哲族中心校为代表的赫哲族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为赫哲族文化与技艺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却受到冲击,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新形势下赫哲族文化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风情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全省赫哲族有一千三百九十七人,主要聚居在同江县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和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 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设有文字。赫哲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早年,赫哲族以削木、裂果,插草记事;现在、赫哲族已通晓汉语,以汉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民营经济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破解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症结问题已经成为赫哲地区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和提高发展质量上狠下工夫,民营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济人以财莫若传人以科技。这是15个贫困县的120余位各族与会代表,去年12月18日至20日在杭州召开的科技扶贫试点县工作座谈会上的一致看法。由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去年4月选出的15个科技扶贫试点县,大都在“老、少、边、山、穷”地区,其中1/3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他们在短短几个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世居在黑龙江省的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赫哲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而又罕见的渔猎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使赫哲族享受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其传统文化却受到强烈的冲击并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目前,赫哲族文化传承途径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传承两类.静态传承中的记录态、展览态和商品态传承往往是把文化当作“对象”加以保存和保管,远离了生活;动态传承中的表演态、节日态、旅游态、教育态根植于生活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和创新着传统文化.因此,赫哲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应以动态传承为主.在动态传承途径中,学校教育以其全员性、目的性、系统性、正规性等优势而成为最根本的文化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20.
拉萨市有30多个民族,是藏、汉、伊斯兰、古印度等文化的交汇聚集地.复杂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构成对本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拉萨市多元文化共生具有以和谐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各民族以融入藏族为主;公共场合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以藏语文和汉语文为主;各民族极大地保留了自己的个性等四大特点,并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不免隔阂的状态长期存在,但隔阂将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