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主体从素养到能力的建构需要机制转化,即主要是学习过程的转化和写作过程的转化;写作主体能力系统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为是思维支配着写作主体由理论回到实践,并且指挥着写作活动的整个过程;写作主体建构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广泛收集各种有效信息,恰当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努力开拓个体思维空间,经常使用多种思维方法,还要不断地寻找自我、发现自我。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创作思维与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而母语迁移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对英语写作学习与教学具有正负迁移两种影响效应。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分析英汉文化与认知心理上的异同,促进正迁移转化,规避负迁移影响,建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4.
例文教学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例文在写作教学中能够起到对理论知识的对照和印证、并从正反两方面发挥示范和借鉴等作用,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纽带。必须恰当地选取例文,正确地运用例文。  相似文献   

5.
应用文写作是学生所应具有的一种能力和素质。而当前应用文写作的状况不容乐观。要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师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示例和训练,促进知能转化。  相似文献   

6.
在写作教学中,我深感启发式的重要。 写作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我们便面临着两个很具体的问题:一、要怎样才能使学生爱听我们的理论,进而坚信我们的理论呢?二、要怎样才能使学生善于运用我们所教的理论,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写作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学生将口语转化具有文学效果的文字,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身的交流能力和写作还不是很高,所以在写作中是很困难的。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应用写作也是写作主体借助语言符号制作精神产品的复杂劳动。在未来的信息化世纪里,应用文将是社会和公务活动极为重要的工具。为适应这一需要,应用写作教学必须改变旧有模式,逐渐向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9.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转化”说,“知识迁移为能力”的“迁移”说,并存于同一的写作学科,可从这耐人寻味的现象入手,界定它们的所指,阐释它们的能指,从而论证高校写作教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记承天寺夜游》是古代文体跨界写作的范本,体现了日记向小品文的迁移转化。以该文为研究个案,可以探讨从日记向小品文迁移转化的路径和规律,分析俗与雅、实用与审美等写作形态的界限,及其对当代文体跨界写作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写作理论构建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写作理论在写作实践中频频出现尴尬和困顿学了写作学后反而不会写作.这一困顿的出现,与当前写作理论中工具理性主义盛行有很大关系.前人的写作经验固然重要,但由于它的物的指向性,使其对于物、意、文的多向转化只起手段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写作学人文关怀和民族精神追问的缺失,导致了科学主义在写作层面上的蔓延,使写作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物而让人倍受折磨.写作是富于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它需要人类特有的精神力量介入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写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思维。但是,它们具备有共同的生理基础,本质是同一性的。它们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可以互为转化,互相渗透,在相互作用下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应当在写作活动中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合进行很好的把握,既要顾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抓住它们融合性特点,使得这两种写作思维能力都能在写作者身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多层次复杂的心理与文化的认知产物,语言迁移影响着英语写作教学。具体而言,汉语与英语语言结构和文化认知差异所形成的母语负迁移,制约着学生的英语写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英语语内负迁移、语用失误和语篇顺应意识等认知能力,受汉语思维与文化的制约影响尤为明显。为认知与防范写作中出现的语言负迁移,写作教学必须在写前计划、写作、修改三个子过程之中建构一种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隐性语言认知和英语语篇模式认知的能力,以完善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成人高教中对学生实施写作教学,应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首先要处理好与中学作文训练的衔接;其次是发挥成人学生的优长,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领会;第三是抓好写作技能转化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写作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它同客观事物呈螺旋形发展形态一样,是一种多重转化与飞跃的过程,至少要经历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五个重要心理阶段。写作过程的多重转化理论,能比较准确地概括和揭示写作的本质与规律,反映精神产品生产的具体性与复杂性。用这种理论作指导,可以完善教材的编写,提高写作教学与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从应用写作的"术"科性质和我国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状况出发,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悬而未解的问题———知识转化为技能,进行了批判与思考:摒弃以讲授为核心的旧教学体系,建立以训练为核心的新教学体系;摒弃以阐述原理为主的旧教材,编制以培训能力为核心的新教材;摒弃以讲为主的旧课堂教学模式,构筑以指导学生训练为主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同时也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的思维结果,是"事意"转化为"人意",再由"人意"转化为"文章"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写作是在一定思维理念的指导下,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性认知和对事实材料进行理解性的认同之后的写作,使得对同一事实的报道呈现出不尽相同和因人(作者)而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写作课难办,但非办不可写作不同于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任务应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与作者的思想水平,心态状况关系甚大;能力是心智发展和操作程度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内蕴的东西,需要长期学习吸收,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进展缓慢,不易觉察出来。写作是学生的写作,提高是学生的提高,知识是一种外部条件,只有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才可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教师在学生的写作面前常常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教师所能做的只有因势利导,掌握火候,进行指导,才可能起点作用;引导不  相似文献   

19.
在写作行为涉及到的多方面因素中,写作主体的基本建构,包括观察感知、生活体验、学识水平、思想品位和审美修养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写作产品成败得失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在这些基本素养建构的过程中,又都有各自的规律和方法需要写作主体认识和把握.此外,写作主体还要将这些基本素养整合、转化为较强的写作行为能力,并在写作成功多种可能的机缘和得力点中正确地寻找和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20.
写作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写作课教师应该把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作为提高写作教学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写作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