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风险辨识、国际化路径和国际化阶段“三维”理论框架.从风险辨识角度来看,需要分析国际化风险体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化风险的防范体系.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需选择合适的对策与手段,从而推动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跨国经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与进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日益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由于产业特性、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与制造业企业不完全相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上与制造业也不相同,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企业内在属性的不同,其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深入揭示制度与道德的密切关系人手,指出必须以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为基础和保障,充分发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作用,以激励经济行为主体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分析了目前我国存在的制度缺陷及企业经营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提出了只有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和企业商业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经营道德行为的选择,为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各国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企业也不例外,中国企业要走向 国际化,必须加强企业体制的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自身的组织机构,企业管理者要有 现代经营意识,同时应注重企业国际经营人才的培养和企业CIS系统的国际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央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国际化经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中国32家特大型中央企业统计数据的分析,并在10个重要的国际化测度范围内,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及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运营现状和总体实力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央企业持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晓霞 《学术探索》2001,(Z1):25-26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海外投资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海外投资的战略规划和协调等,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全球化,扩大了企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发了企业的一系列变革,从而大大促进了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跨国公司也因此而获得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各跨国石油公司竞相进行战略调整,力求提高公司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大庆石油管理局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本文试对大庆石油管理局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加入WTO给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了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机遇 1.加入WTO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经济结构调整给予了强大的推动力。石油、石化作为传统的国有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所分析的市场主体,应当是自主经营,以追求市场利润为目标、自负盈亏、产权关系明晰的经济实体和独立的利益承担者.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其地位、决策机制、经营动力都行政化,因而,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建设势在必行,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使自身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是其必然选择。中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既有生产专业化,具有产品特色、经营灵活、决策高效和宏观环境支持等优势,也存在人才缺乏、管理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短缺、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市场信息不畅等诸多不足,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经营战略,最终实现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