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是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最终结果。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的根本目的,是保障政协依法履行职能。那些认为政治协商制度不能法治化的观点,实际上是对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不当造成的。近年来在有关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以软法理论来解决和实现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的观点。这种观点的立论的基础是对的,但由于研究路径的错误,无法回答和解决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的实质问题。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的核心,在于依法规范政治协商制度运作,包括依法规定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依法明确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依法规范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程序、依法保障委员的权利与义务等。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政治协商制度要不要法治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政治协商制度法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形式的政治协商制度,其实践效果直接反应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历程与发展方向.广东省颁布的致力于政治协商制度化的两个文件,开了全国之先河,亦为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前景做了方向性的探索.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渊源、梳理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政治协商制度化努力进行探析与反思:这一制度化努力固然促进了民主化进程,但如何将其转换为一种持续性的制度革新,如何保证其在政治实践中的有效性,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将其升格一种国家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人民政协政治协商面临协商制度不健全、协商意识不强、协商过程不够民主等多种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协商制度、增强主动协商、推动民主协商等路径,促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构基础和建国形式,是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不够合理、政协委员产生机制存在弊端以及协商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致使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未能充分显现和发挥出来。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仍是今后改善政治协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树立 《南方论刊》2008,5(1):8-9,7
毛泽东提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政治协商是其基本职能,也是基本工作作风,邓小平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与地位作了新的理论概括。江泽民对政治协商理论在长期实践中坚持、继承和创新,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要件。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11-2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推动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然而,在现实层面,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协商的内容还是协商的效果,都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的期望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分析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有效途径:扩大政治协商参与范围,增强协商主体的主动性;规范政治协商议题范围,保证协商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完善政协委员产生方式,保障协商提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规范政治协商决策程序,增强协商成果的有效性与普遍性;明确政治协商的基本方式,推进政治协商"三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温玲 《南方论刊》2011,(5):I0008-I0010
近年来,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在市政协的正确指导和中共南山区委的坚强领导、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全区政协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采用"协商民主"的理念,并进一步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形式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外在制度体现的又一次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及其制度实践,必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的、覆盖全部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具有源远流长的政治协商传统,其历史实践具体表现为政权体制内的咨询、朝议和谏议以及体制外的清议和乡议。与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较能够突显出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基本特征,其精华可归纳为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义为上、以情为基、以德为重。面对现代民主的要求,我们还应该在批判地继承和创造地转化中使其与时偕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掘其历久而弥新的伟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韩国国会交涉团体作为韩国国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活动中也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与韩国国会交涉团体协商之间的比较,分析各自具有的特点,并探讨二者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5):31-37
我国古典民主政治经历了萌芽、转承、确定和衰落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我国仁、和而不同、民本思想、宗教文化、法制观念等古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典民主体制的特点,从古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得失,而且,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根植于中国古典民主思想的文化土壤,古典民主政治思想精华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建设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非制度性参与.通过强化有序的政治制度建设来容纳、消化无序的政治参与现象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之路.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能够充分反映各阶层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在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解读:三种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作普适性的理论阐释。比较多党合作制政党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解释,可以发现多党合作制实乃中国的宪政结构,在现实的情景变化中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拓展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价值,特别是一些协商形式与协商民主有相似之处,但是政协组织自身的局限性和协商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与协商民主的主旨大异其趣。法团主义则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协商制度,把它视作一种职业、行业团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更符合中国现实的利益结构分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协商民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典型形态是以人民政协为组织形式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本文主要探讨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探索和创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将为这项政治制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它的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黄海  李娟  王立京 《江汉论坛》2007,(12):13-15
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参与政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政治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方面,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相关.不断提高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期政治协商的重要任务.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必须充分认识政治协商与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政治协商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结合点、共振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政治协商的特点和优势,努力为加强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的构图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式日益被人们所关注,而有意味的形式在表达情感绘画形式中的直观性和重要性,这些形式因素对中国画构图的变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画坛,形式——绘画语言的问题成为中国画走向现代的聚焦点。就绘画而言,三度空间的削弱使得形式不断地崛起,既然模仿形象、自然不再是绘画的最高追求,那么绘画的平面化、符号化处理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绘画的构成、画面的解构和“空白”关系问题就更显得“顺理成章”。当艺术家开始运用平面、解构、分割、叠加、交错、或不和谐因素时,绘画它就并非仅仅指模仿自然、传统绘画与自然的对立和紧张与现代绘画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派并非背叛传统,只不过是一种有战略的转移——强调意味形式。理性的形式往往意味着某种观念,感性的形式则充溢着情感,不管是运用传统的笔墨,还是现代水墨,既能保持着民族的文化精神,又能最好地突出形式的意味,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和内容在意义上的充分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要流利地掌握运用外语只能靠习得”的观点,分析了我国人民学习外语的现状及社会对外语的需求,指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家庭、学校、社会不能向他们提供我外语习得的条件,而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的条件和语言习得的规律又能满足社会对大多数人的外语水平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略谈“英雄”歇后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歇后语负载着大量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本文从英雄歇后语的构成方式、语义倾向两方面作了分析 ,指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