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号召,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性,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对于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玉云 《社科纵横》2009,24(12):12-14
加强和改进全党的学习是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观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以筑牢思想基础、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经济知识以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学习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以使干部鉴往知来、树立良好的学风以使学习收到真正的实效,是加强党的学习的几个着力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党在打造学习型政党的实践中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3.
《探求》2009,(6):F0003-F0003
2009年11月10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和广州市党建重点研究基地联合举办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研讨会在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举行。来自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等单位有关专家、党校教研人员以及在校进修学员和部分媒体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内涵深刻、参与广泛的时代命题。本文从基于知识管理机制的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技术基础、需求分析、开发实践等方面,对学习型政党专属网站建设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进性的本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理论体系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生命工程,是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维护党崇高的政治威望及实现可持续执政的根本保障。党的先进性本源决定了党的先进性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趋势,决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和方向。本文认为优良的政治品质、旺盛的生命力和高效的功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三大本源。探讨党的先进性的本源问题,既是深化党的先进性理论研究的内在要求,又是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如何从理论上界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理论的科学内涵,需要有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拟从政党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社会与现代公民社会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文章从阐明公民社会的内涵及其理论的基本观点入手,试分析该理论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借鉴之处,提出进一步转变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积极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令人耳目一新,三型执政党建设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党适应时代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着各自独立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建设三型执政党要注意把握它与重视学习、服务和创新的政党以及与西方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政党权力关涉"政党何以成为政党"这一政党科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属于政党问题中的元问题.政党权力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权力目的、权力架构和权力实现等项内容,涉及权力来源、权力领域、权力行使、权力保障和权力监督等诸多方面.政党权力的丰富意蕴可以从其职能定位、内容结构、地位作用等几个角度来理解;其基本特征可以从本质上的部分性与作用对象的社会性、时间上的历时性与结果上的"间接性"、本性上的强制性与实现中的自觉性、活动领域的民族性与建设中的世界性、对组织载体的依附性与组织载体的动态性,以及性质要求上的服务性与运行中的变异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政党权利、政党权威、国家权力以及监督制约与政党权力的内在联系与实践要求,对于促进政党权力正确并有效的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耀宏 《创新》2011,5(6):40-4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来讲就是教育全党要注重马克恩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创新;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党性修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始终保持“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着长期执政、发展市场经济和党内意识形态弱化的新考验,借鉴历史经验,以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价值取向、以培养优良学风为学习教育重点、以建立学习教育考核机制为保障是当下构建学习型政党的科学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赵安民  牛艳娜 《社科纵横》2011,26(6):156-157,178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能够持续发展和不断成长的素养。本文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研活动为例,探究了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建立学习型研究生学习小组的现实价值,在创造性运用体验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对学习型研究生学习小组的学习和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2.
孙岩 《社科纵横》2015,(1):96-99
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党与社会建设天然的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的政党与作为"部分"的政党在推进社会建设方面具有不同的价值,但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作为"整体"的政党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民初,作为"部分"的政党无法有效的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重任。作为"整体"的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社会建设进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国民党实际运作中游离于社会建设之外,造成了政权的流失。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政党与社会高度融合的发展陷阱,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政党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政党社会属性变移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政党由阶级性政治组织向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社会政治组织的转变,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政党组织和政党观念的日益开放.在此背景下,党社关系已经或即将出现如下重要转变:政党由以阶级为基础向以社会为基础转变;政党由强调阶级利益向注重社会整体利益转变;政党由社会控制向社会协调转变.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民主为主轴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呼之欲出.面对这样的社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宜在社会性向度上积极探索,适时进行执政方式的变革,形成以交互性为互信原点的新型党社关系.这对于执政党拓展执政合法性,提升自身权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广州市地税局创建学习型组织一年多的实践,从理论的高度强调认识学习型组织概念的重要性,并结合工作实际,以全新的视野提炼学习型组织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需要积极促进各党派的精诚团结与合作,需要坚持和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需要不断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规范化与经常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的兼容性,需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6.
韦朝烈  黄炳境 《探求》2014,(5):59-67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掀起了幸福社区建设的热潮。然而,在幸福社区建设热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什么是幸福社区?、为什么要建设幸福社区?这样的问题缺乏一个相对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从历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高度,把握幸福社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幸福社区的内涵及幸福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章泽武 《探求》2003,(5):29-32,77
学习力的提升是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的核心所在。提升组织学习力必须以个人学习力的提升为基础,积极创造个人学习力向组织学习力转化的有效途径,实现个人学习力和组织学习力的良性互动。并优先解决培养学习动力的诱导机制和组织学习效果评定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肖龙 《探求》2010,(4):26-28
为响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广东省清远市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清远的思路。建设学习型清远有利于统一全市党员干部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认识,努力当好高速增长排头兵和又好又快发展示范市。在建设学习型清远的活动中,必须建设一支勇于为科学发展担当的领导班子,夯实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不断推进清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介到我国后,一直是理论界研究和争论的重要问题。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见仁见智地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甚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思想碰撞。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研究者中展开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争论,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近几年来,关于“西方  相似文献   

20.
杨新杰 《学术交流》2012,(Z1):19-20
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因此,加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