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向转移——解决农业剩余人口问题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统计资料预测,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除去乡镇企业吸收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所需人口,我国农村将剩余约3.5亿人口。农业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在今后的5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尚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一直是我国社会学界、人口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两种途径,即就地转移和迁移转移,分别对应于两种城市化模式,即就地城市化(又称农村城镇化)和迁移城市化。但在现实中两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在大城市的郊区、小城镇或农村地区,可能同时是人口迁入地又是农村城镇化地区,同时存在迁移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情况,只是可能有主次之分。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应忽视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转移…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农村人口增长得到了较好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某些计划生育工作曾经搞得较好的农村,近若干年来却出现了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减弱、人口增长呈现一定程度失控的现象,特别是在某些不发达地区的乡村中多胎率现象增加。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讲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为此,笔者就此问题作了调查。调查发现,个别地区农村人口增长之所以又发生失控现象,除了众所周知的文化、观念、经济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腐败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渗入和破坏。腐败的渗入直…  相似文献   

4.
<正>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涉及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已接近1亿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2%,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已成为人口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只就老年人口内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有10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是目前农村人口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据预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30-40%,约1亿左右。到2000年我国人口按规划将达到12亿,而耕地按照1957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900万亩计算,将减少到12亿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人多地少将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大。所以,认识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在农村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中国是过去25年中世界上城镇人口增长率提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主要地区,中西部人口大省和人均耕地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迁出地。今后20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阶段,有效促进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城乡间采取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制度安排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利益,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制度性机会成本,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城市化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口是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而又影响全局的一个战略问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在目前的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计划生育问题人口。政策的基本精神就体现在计划生育政策中。(一)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人口政策指国家在调节和干预人口发展过程所采取的态度、手段、措施。它属于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搞得好不好,对于能否在本世纪末把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村计划生育的任务最艰巨,各方面条件又最差。因此,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要有相应的措施。孙淑清同志在《人口与经济》今年第四期“计划生育大家谈”专栏中提出的对我国人口投资的三项建议是有利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措施,我十分赞同。此外,本文再提出四点建议: 一、建议国家给农村增加农村计划生育事业费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建立怎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才能适应我国国情?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一、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所要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不是由国家出资,而是以农民自我筹集积累资金为主要形式。这样,农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将直接关系到这一制度的实施推广,这是由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我们首要的考查因素是一个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涵盖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既然养老保障制度是解决养老负…  相似文献   

10.
去年3月16日,世界的人口之钟指到了45亿。现在,世界人口以每月750万或每年0.9亿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如果我们看一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就会发现这个地区中一些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它许多国家。 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这就是日本。其它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人口增长的高峰。一些地方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虽然值得一提,但就整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人口已接近48亿,而且每年还以1.7%的速度在继续增长,即每年增加7,800万人。其中,90%以上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正如世界银行行长克劳森指出的,“是一个极为重要和相当迫切的问题”。历史上,亚非拉地区所固有的丰富资源,在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掠夺和剥削的条件下,曾成为工业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帝国主义、殖民主  相似文献   

12.
亚洲对世界人口及其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上大多时期,亚洲人口一直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如1900年时,亚洲占世界人口的57%;今天,亚洲有28、29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8.4%。亚洲人的构成非常繁杂,各国的人口和经济特征差异也比较大。由于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因此,本文准备就亚洲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做一些分析,他们是:东北亚——  相似文献   

13.
一、亚太经社会国家人口的国内迁移 亚太经社会(ESCAP)各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他们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如该地区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迁移形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尼泊尔及菲律宾是大不一样的,而南亚和东亚各大国家面临的迁移问题与太平洋地区小国面临的问题又大相径庭。但整个地区又有它的共同之处,即人口迁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且在大多数国家是受到宪法保护的。各国政府也正在考虑应对目前的人口流动采取什么措施,以及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在鼓励或分散移民的同时,尽可能使人口迁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杨智 《西北人口》2014,(1):114-11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的脱贫问题是一个瓶颈问题。以甘肃为例,甘肃民族地区的农村虽经多年发展有了巨大变化,但因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该地区农村待脱贫人口在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思想观念、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特殊矛盾,这些矛盾已经影响到扶贫攻坚政策的效果,亟待深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也是农村人口伴随工业化进程向城镇迁移和集聚的结果。人口向城镇的迁移与集聚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在我国,除工业化进程这一基本因素以外,国家政策对人口的迁移、集聚和城市化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城市化问题,必须研究影响人口迁移与集聚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于人口这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所持的态度、认识、手段和措施,构成一个国家的人口方针和人口政策。可见,人口政策是统治阶级在人口方面的意志的综合反映和集中表现。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和人口状况,因此,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和政府,可以有极不相同的人口政策。 下面,结合我国情况来谈一谈有关人口政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联合国估计,1976年世界人口的总数达到了40亿,其中发展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为2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2%,发达地区(工业国)的人口为11亿。 人口膨胀增长期始于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初期。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民族国家使农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特别是由于同疾病作斗争和改善消费品的供应使死亡率有所下降。在工业化时期,农业,工业和医疗卫生都得到了发展,使欧洲人口在1750—1850这100年内增长了一倍。世界人口增长率为0.5%,到1810年时世界人口约  相似文献   

18.
推动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 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提出:“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险制度。”近30多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群众,主要是广大农民的支持、配合和奉献,才使我们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快速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的历史性转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对此,我们决不能淡忘了人民群众,一定要积极稳妥地解除他们因实行计划生育而产生的后顾之忧,这既涉及到新世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问题,又涉及到要让人民群众满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现在,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已走上轨道,但9亿农村人口特别是其中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广大农民怎么办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和逐步解决的大问题。为此,日前《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在国家计生委领导同志的支持下,与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农村计划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是中国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一定的人口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实际而制定的特殊的人口政策。从我国现行的关于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总的精神和基本原则来看,既实行计划生育,又照顾了少数民族的特点,既充分考虑到国家利益与少数民族利益的结合,又考虑到各少数民族的特殊历史状况,是符合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的。一、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因此中国政府坚持在努力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自60年代开始,人口城市化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了城市地区,在短暂的时间里出现了众多大城市,并且其规模仍在扩大。然而,是什么促使了人口城市化在这些国家如此迅速地发展?人口城市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呢?当今西方有三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这些理论从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第三世界国家人口城市化作了各自不同的解释。本文对这三种理论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