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年9月中旬,3,000个法学家在华盛顿开国际法学家会议,旨在把通过国际法来制造国际和平这个梦想变为现实。其中有来自110个国家的1,000名代表参加。会议系前美国律师公会主席里芮(CharlesS.Rhyne)创制。他曾在1963年发起过来自105个国家有1,000名法律家参加的“法学家对法学家运动”(Lawyer-to-lawyer Movement)的雅典会议,里芮在华盛顿设立了一个“用法律来建立世界和平”的中  相似文献   

2.
"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27-28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自2004年创办的高层次、开放性、连续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国内外资深经济学家、法学家(如美国、加拿大司法部反托拉斯首席经济学家等)。"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山东大  相似文献   

3.
美国历史协会第77届年会于1962年12月28日至30日在芝加哥举行。大会议程委員会以“变革和历史”为題作为中心来进行会议组织工作。委員会主席是魏斯貝格尔。有4个会议討論了比較广泛的历史问题。开幕那天上午,芝加哥大学富斯勒(H.H.Fussler)主持討論了“历史学家和变革中的研究技术”,图书资料委員会克拉普(V.Clapp)宣讀了一篇論文,論述在  相似文献   

4.
国际社会防卫协会(SociétéInternationalede prophylaxic Sociale),从1959年9月27—30 日,在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防止犯罪会议,为采用最新的科学来替代預防犯罪与精神病犯的旧观念。这个会议的討論主題是:“技术文明与防止犯罪,技术进步对犯罪的影响”。在研究文明、技术进步与犯罪等概念的定义后,参加会议者討論:一、技术进步在社会各阶层的结构上引起的变  相似文献   

5.
周鲠生在民国时期以西方国际法学为范本形塑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站在民族立场研究"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法律问题,在实践中运用国际法原理维护国家主权,周鲠生的学术追求是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家群体学术追求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法理”是什么——一种均衡论的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不仅包括法律科学,而且包括法理哲学。法学家不仅是以法理为据的学术人,而且是与政治家比肩齐立的治国精英。法学家法理与政治家法理的统一构成了精英法理的理性循环,为法理世界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之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12年年会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实施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2日至23日在辽宁大连隆重召开。会议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外交部、法院、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澳门特区、台湾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120余篇。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的阶级性是国际法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它是由于苏联国际法学家套用国内法的阶级性理论而引起的,争论的焦点在于国际法是否有阶级性,但对阶级性的表现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它是“各国意志”;有的认为它是“协调意志”,有的认为,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法的理论,国内法的阶级性不适用于国际法,等等。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国际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法是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则,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有关各国所公认,对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它反映了国际阶级力量对比和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它不同于国际道德和国际礼让。西方有的法学家如英国的奥斯丁否  相似文献   

9.
一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法学家与法律家、法理与法律在观念上似乎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如美国著名法学家艾伦·沃森如此认识 :“法学家负有同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们相似的使命 ,即漠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而关注对科学真理、终极价值与基本问题的探求 ;……他们不是工程师 ,而是纯粹的科学家。”[1]言下之意是 ,执法者或曰法律家则是工程师了。这种说法只是意在说明法学家与法律家之间在任务上的根本区别 ,并未回答二者有无联系。对于艾伦·沃森并未回答的问题 ,我国有学者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即 :“在法学家眼中没有法律只有法理 ,在执法者手中没…  相似文献   

10.
英国国际与比較法研究所(The Brit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成立于1958年11月7日。它是由英国的两大主要国际法律机构——格罗雪斯协会(Gratius Society,成立于1915年)和比較法与国际法协会(The Societyof Comparative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成立于1894午)联合组成。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学术中心,研究下列有关当前问題的具体运用:a.国际公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五四”科学討論会是我校第三届“五四”科学討論会。鉴于过去兩届討論会对于檢閱我校科学研究成绩以及推动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等等方面虽都起了一定积極作用,但也存在着許多缺点和問題,例如指导思想不很明确、准备时間較倉卒、攤子張罗得太大而真正解决学术上的問題不多,等,故对本届討論会的开法,校务委員会曾作了認真研究,并作如下的原則决定:科学研究已有成熟結果者可在系科或教研室召开專業性的討論会,也可邀請北京地区校外同專業的單位或个人参加;为了保証讨論会的質量,要求各有关系科事先作好組織准备工作,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法律思想史家的学术贡献。认为张国华、饶鑫贤是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法律史研究的组织者、学术活动家和著名法学家;在总结与继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骨干、开展学术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3.
法学家的任何法律参与行为在为法治贡献正推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反推。专家法律意见书进入法庭,法不禁止,但并不合理。分析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催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当事人寻求专业支撑但也在制造关系;法学家秉持公义精神但也受私利驱动;法官则或有惰怠与推卸责任之意。专家法律意见书可能会扭曲学术品格,异化诉讼程序,扩大裁判法源。  相似文献   

14.
菲利普·卡里尔·杰塞普(1897—)是本世纪影响最大的国际法学家之一。曾任国际法教授,和海牙国际法庭的法官。1924年,杰塞普在耶鲁大学法学院获得学位以后,就在查尔斯·切恩内·海德(Hyde)主持的国务院中担任法律事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月二十七日,是上海解放十周年纪念日,又是本校五十四周年校庆节,全校师生員工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举行全校性的第五届科学报告討論会,以豐富的学术活动,來庆譛飧鼋谌铡?这次科学报告討論会,檢閱了我校一年来科学研究和学术討論的成績。一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各系(中文、外文、新聞、歷史、經济、哲学六个系)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和貫彻党的教育方針的基础上,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討論上取得很大的成績,出現了嶄新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貭量的提高。特  相似文献   

16.
国际高等教育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是探讨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大学管理方面问题的一个组织。它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校长、管理人员、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对此感兴趣的一些组织机构(如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和基金会的代表。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它不依附于任何国家或国际性组织,而是一个交流高等教育及高教管理方面意见、经验、观点及新趋势的论坛。1998年8月23日至25日,ICHE的第12届年会在我国  相似文献   

17.
美国經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于1957年11月28日至30曰在宾夕法尼亚州费拉特尔费亚召开了第七十次年会。会议参加者在年会上共宣讀了45篇论文,其题目、作者及参加討論者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保卫学会(La Sociétéinternationale dedéfense sociale)于1958年8月25—3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五次会议,討論与青年犯罪作斗爭的问題。参加会议的有31个国家(包括苏联)的代表。与会的有法律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生理学家和其他一些专家。国际社会保卫学会是在1945年成立的。創议人是現任的会长Φ·格拉马齐卡。本部设在热那亚。它的任务是研究犯罪问題,以便制訂合理措施来防  相似文献   

19.
由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泰国工程协会(EIT)和日本混凝土学会(JCI)主办、国际混凝土联合会(FIB)协办的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学术研讨会(IABSE Colloquium)于1999年3月17~19日在泰国的Phuket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研讨亚洲混  相似文献   

20.
这本法学家和哲学家的討論集,提供了十五篇关于法律哲学史上的主要人物和新近各項运动的論文;选擇內容虽然有些杂乱,但不是沒有意义。它企图超过一种評論的純历史类型,把个人的解釋放在当代的意义上来看。作結論的工作目前在事实上虽留給了讀者,但該书提出了許多令人鼓舞的意見,对于这方面进一步的著作是会发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