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唯物史观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发 《江汉论坛》2003,7(6):10-12
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阐明了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不同民族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它包括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两大时期。当代全球化即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虽然当代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但其未来趋势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即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开放的有机大系统;各个民族和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世界历史的演变发展,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总的导向,巳经不能摆脱世界历史的演变发展的制约,而获得了“世界历史”性的规定.同样,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要以“世界历史”的视野,把当代中国的矛眉和问题置于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时空中加以考察,将中国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把握,在世界历史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邓小平正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视野,把当代中国的矛盾和问题置于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时空中加以考察,将中国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把握,在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大坐标系上找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在当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则尤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世界历史”性的规定。因此,也只有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的“世界历史”性特点以及它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发展中的理论.资本积累论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更加具体、更加科学的说明,它成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起点.罗莎·卢森堡通过批评,列宁通过继承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论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第一次拓展.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着全球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解读全球化问题的理论基石.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普遍问题,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比较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深刻认识全球化的实质和两者间的关系,从而对世界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渐进,从历史到现实,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世界文明意义。无论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还是按照人类文明推演的足迹,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宝贵的明珠。在古代史中,中华文明就体现出了其先进性和创新性;经历了近代创造性转化之后,其智慧性和革新性进一步得到体现;面对世界大发展和大变革,中华文明又再一次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论域,但始终紧紧围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鲜活的中国实践的根本原则.突出表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的两个重大转变,并在中华民族复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世界历史三个方面呈现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唯一的。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一个范畴,凡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因素和力量,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动力”不是唯一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性。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诸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样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  相似文献   

9.
“历史哲学为的是寻究普遍的人类发展道路.但共同的人类是由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域的人民组成的.历史哲学不可避免要通过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说明人类发展的特殊性和多途径.……历史哲学对历史的进程的辩证关系解释越深刻,越切合国别史、民族史的实际和世界的关系,就越能使人类正确地认识自身、正确地处理自己和社会同世界的关系.因此,历史哲学和国情研究存在内在联系.它离不开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社  相似文献   

10.
苏东剧变后,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视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20年后,面对中国的崛起,福山发表题为《历史的未来》的文章,称"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世界需要在多元基础上实现新的融合。弗朗西斯.福山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主要包括资本来到世间开启了现代文明、资本人格化、现代日常生活戴着神秘的纱幕、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和现代性历史使命等方面,它开启了历史方位意识.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凸显出来的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及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制造出现代性的非历史幻觉,遮蔽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的逻辑线索和历史方位意识,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今天,确立教育的历史方位意识,要站在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历史高度进行历史定位和时代规划、将资本批判引入生活世界研究、通过总体性视域洞察现代性历史使命、建构和培植自为主体性、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气魄和特色的当代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
将哲学理解为"世界哲学",首先与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这一更广的背景相联系.就哲学本身而言,走向世界哲学,意味着回归哲学作为智慧之思的本原形态.世界哲学在植根于世界历史这一背景的同时,也表现为从人类普遍价值的维度考察世界对于人的意义.世界视域下的普遍视域,同时与哲学自身的发展相联系.从后一方面看,世界哲学进一步涉及哲学衍化的多重资源与多元智慧问题.与之相联系,不能简单地将世界哲学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哲学形态.哲学按其本义表现为对智慧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沉思,在世界哲学的概念下,哲学的这种品格并没有改变,世界性与多样性、开放性、过程性将在世界哲学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达到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维柯关于人是历史世界创造者和黑格尔关于历史主体是一个能动的实体的思想,并提出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是人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实际矛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内在决定论,它在肯定历史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历史决定论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批评     
社会批评,又称社会学批评、社会派文学批评或社会——历史批评.它是人类文学批评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几乎遍及全世界的最大的批评流派.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社会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而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系统化的批评方法体系.所以,西方学者把它称为世界文学批评的五大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赵士发 《江汉论坛》2005,2(4):63-66
世界历史概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范畴,它是在对史学的世界历史概念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厘定的.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史前史与人类史的比较揭示了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不可分割的含义,即历史的整体性与人的全面性.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逻辑规定表明这一范畴具有历史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行为理性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念建构的理性形式,它以观念形态显现人的行为目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方式,是理性把握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最高形态.它在更高层次上整合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使理性成为一个整体.认知理性追求的是"真"、价值理性追求的是"善"、行为理性追求的是"美".真、善、美的统一是合理性的最高境界.公共政策是行为理性创造出来,对人与客观世界未来关系观念建构的主要形式.从行为理性的视角审视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它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规范性的统一.三者统一的承载体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同人类社会发展沉淀的社会规范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要实现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必须无差别地赋予人民群众中不同阶层和群体公共政策的初始话语权,使他们在公共政策议程建立、公共政策方案设计与选择和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中,真正发挥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从历史发展外在空间的特定视角阐明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 ,它为分析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动力、机制和最终的方向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虽然马克思所预想的世界历史与当代全球化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 ,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作为全球化的理论根据 ,它的许多基本观点仍然有效。因此 ,如何找出二者的异同 ,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来分析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新机制 ,为人类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出光明的坦途 ,成为理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主观抉择与客观条件的内在统一所规定,具有特定的世界历史场景、国际关系背景、国际共运背景和中国历史背景,因此这条道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不可动摇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但要知道这一道路抉择的原点背景,而且要研究之后和当前新背景即条件的变化,才能看到发展,深刻理解和平发展的要义.也才能明了这一道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丰子义 《学术研究》2005,46(8):36-43
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同唯物史观的创立交织在一起的,而从19世纪50年代起,则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兴起和发展的动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际矛盾、对外贸易政策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极限等;另一方面又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即对世界历史关联程度,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巨大作用.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从一开始走上世界,就肩负着世界历史的双重历史任务并形成了他的双重问题域:"阶级性问题域"与"人类性问题域",现实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迫使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构建"阶级性问题域"的一整套理论,马克思也以阶级性面貌为世人所知。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阶级性问题域"的背后,还深藏着一个未加发扬的"人类性问题域",正是这一点,使它具有当代世界历史的价值,成为能够与当代中国改革和世界历史发展相结合的人类学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