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四分之一世纪之前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积淀,“知青情结”是有着相同经历的整整一代人共有的一种社会心态。这种心态具体表现为对土地的眷恋、对人民的热恋、对青春的追恋和对精神的苦恋四大社会特征。然而,透过这一情结豪迈而悲壮的外部色彩,又折射出被“左”的错误耽误和伤害的一代人的历史悲剧和遗憾:畸形的知识结构,局限的社会视野,沉重的精神包袱。这种二重性特征正是“知青情结”的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2.
由于创作主体身份的不同 ,对知青上山下乡这一段历史的解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知青出身的作家 ,往往感情代替理智 ,解说历史时不由自主地用虚构的历史或历史真实的某些方面代替全部遭遇的历史真实 ;而非知青出身的作家 ,虽然以旁观者的身份撰写历史 ,但难免以偏概全。所以未来知青小说的走向 ,就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 ,启开尘埃遮蔽的历史 ,还它以本真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民族长篇小说力作如《心灵史》、《尘埃落定》、《穆斯林的葬礼》等都呈现出独特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异域风情,这些民族史诗强烈的民族性彰显出民族作家在汉语境包围下对本族文化的坚守,行文中流露出作家们浓烈的"本土"情结。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未必没有永恒,存在的,未必永远留世。回忆,可能留下点点余晖,但黑土地上的热血、青春,将是——超世纪的话题。——《<北大荒风云录>封首语》  相似文献   

5.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笔者应香港蓝宝城有限公司董事长蓝瑞明先生的邀请,前往他位於香港大埔倚龙山庄的寓所里作客,见到了蓝先生、他美丽的太太和可爱的小儿子,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访问聚会。热情主人带我们参观了他豪华、宽敞、典雅的寓所,让我们有机会欣赏了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马来西亚忆万富翁引岁的书法家萧蜿香拿督和台湾著名书法家王轶猛的真迹,笔力进劲,宛如游龙,矫若惊凤。蓝光生告诉我们,整个别墅的设计布局是他一手策划的。我们从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中,看到了主人的美学修养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舒适静谧的家庭电影房,…  相似文献   

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面积展开并形成一种运动,是在1968年.毛泽东同志点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贫下中农是否教育了知识青年,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我们不在这里进行探讨.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文化上,是知识青年改造了农村.这种改造是知识青年对农村的非主观改造,是无意识的对农村的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代表进步文化的都市文化,对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的改造.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乡村,大数量地集中地且长期地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生活在农村,这在我国历史上不曾有过.人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知识青年以其自身的知识、存在和行为方式表现着都市文化,影响和改造着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十几年间,社会的传播媒介还仅局限于有线广播和报刊书籍.农村人对都市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仅限于个别人偶尔走马观花后的描绘和传媒的间接介绍.这些,远不及都市里来的文化群体更能直接表现都市文化.在农村,接受都市文化较早的是生长在乡村的青年人,尤其是乡村中的文化青年.一方面是青年人少保守,愿意并易于接受来自于“城市”的东西;另一方面,青年人与青年人的较多的接触机遇,也造成了他们首先接纳进步文化的良好  相似文献   

7.
王维博 《今日南国》2009,(14):52-53
由政府推动的一揽子计划正掀起新一轮知识青年“下乡”热潮。  相似文献   

8.
在晚清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背景下,陈兰彬以其难以释怀的乡土情结,在近代留美学生教育、出使美国以及保护海外华侨、华工权益、关注家乡民生和教育事业等方面贡献颇多,不仅反映出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也成为他们行止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但凡奢华享乐的玩意儿,学起来就特别快,这对有些人来说好像是个规律。譬如说,国人接触到“五星级”概念,最多不过20来年,可如今却早已深入人心,热闹异常,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弥漫着浓郁的“五星级”情结。显贵娇客们以住过五星级酒店而炫耀,大小城市则以有“五星级”酒店为荣,影响所至,甚至还派生出了不少“五星级”豪华厕所,“五星级”游轮,“五星级”超豪华办公楼。就连地处苏北革命老区的某市近日也宣布,将在市区升级、新建5座五星级酒店。须知,美国的五星级酒店也总共才有44座,而我国目前竟有175座五星级酒店,是美国的4倍,而且…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有浓厚的“差一点”情结,平时我们总会听到如此这般言谈:某作家差一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某数学家差一点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某国足队员在世界杯赛上差一点踢进两球(两次皆打中门柱),某科研项目差一点在国际上领先……什么是“差一点”?有人说,就是只有那么一  相似文献   

11.
"五四"以来,神话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周作人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态度中,神话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情结的文学形式。本文通过周氏所建立的关于神话的科学认识、所培育的浓厚兴趣以及利用神话来达到启蒙目的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在神话这一古典形式下周作人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读梁凤仪的小说,每每觉得在那财经故事与女性主角的背后,永远有一种爱国气氛的光环在闪耀。作者自以为记录了世纪末港人的心声,为“九七”回归前的香港写下了一段“稗史”。但我认为,那不过是一层促销意识下的糖衣而已,真正沉淀在作者心底的是一种世纪末的无奈。这种无奈是属于香港这个特殊地域的,或许只有香港人才真正懂得。  相似文献   

13.
杨敏 《今日南国》2006,(12):13-15
一项政策正在催生新一波中国知识分子下乡热潮。2006年7月,乡镇一级将迎来2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这项由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联手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扶贫),预计在今后5年时间为中国乡村输送10万知识分子。这一次政策之手的挥动,使得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零星的知识分子下乡热骤然升温,新一轮“知青下乡”终于从胎动状态走向有声有形。当“三支一扶”队伍还处于预备状态之时,北京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与湖北“资教计划”已经先行将平静的大学校园搅动起来,“上山下乡”无疑让2006年成为一个“大热”年份。  相似文献   

14.
《源流》2011,(23):82-85
四十多年前,成千上万的青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指引下,满怀豪情地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年那些青春年少的青年已双鬓斑白。这些珍贵的照片,记载了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记录着他们抛洒热血和美好年华的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知青小说”主题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对中国新时期的“知青小说”,从主题的演变上进行梳理,以此勾勒出它的发展与嬗变轨迹。知青小说主题的演变经过了伤痕、反思、跨越三个阶段,一次比一次向纵深拓展,它显示了一代作家追踪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消涨起伏,运用时代所给予的最新眼光,在对这段生活不断咀嚼、品味、解读中,推动知青小说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朝鲜族的爱国主义情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朝鲜族的中华爱国主义情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经历了由双重到单一、由模糊到明确的发展过程。新中国建立后 ,朝鲜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更加趋于成熟 ;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 ,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机遇,对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历史机遇,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他在不同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强调要抓住机遇,争取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并认为90年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好时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更是把能否抓住机遇,提到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的高度来认识。我们认真学习党的两代领导人关于历史机遇问题的思想,就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汉语拼音方案”是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大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解决了语文教学、辞书编排、档案存放、电脑输入、名称拼写等许多问题。拼音方案成了中国人民生活、教育、交际、科研等必不可少的东西。通过50多年的实践应用,我们肯定这个工具是科学的,实用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觉得拼音方案个别地方,还需要加以调整和更改。  相似文献   

19.
略论“慎独”王小陵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道德遗产。“慎独”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拟就人们在道德修养的实践中,如何继承祖国这份优秀道德遗产的问题,谈点个人的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0.
楚族原属华夏集团的一支,其早期居地本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逐渐南徙,并最终建国于江汉流域一带。关于“楚”这个国号兼族名的涵义,据说是因为他们曾经居住于林莽之中,并在自己部族周围植以荆楚,作为城寨之类的防御设施,因而得名。楚人大约在祝融之世即已掌握了筑城技术,史称“祝融作市”,市与城的建筑往往相因,所谓“作市”,或因“作城”而来。楚祖祝融被后世奉为城墉之神,大都小邑,无不设城隍庙以祀之。“祝融之原始神格,为水庸,为城隍,而后世习以为火神者,或以都邑遇了火灾,必祈禳于城墉之故”。楚族先民既会植荆楚之寨,亦能筑夯土之城,当他们从中原地区迁徙到江汉流域以后,就同当地土著居民结合一起,在我国的南方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城邑。“楚王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在楚地所建筑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