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与我国外贸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许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相对于在此以前的贸易理论,这些学说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二是以邓宁(J·H·Dunning)和波特(M·Poter)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新比较优势论。(一)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贸易学…  相似文献   

2.
以“比较成本学说”指导我国的国内贸易,既可以使我国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可以以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效益。“比较成本学说”最早由大卫·李加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是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这一学说的最后完成,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式。这一模式把国际  相似文献   

3.
依据不同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从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发展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二是从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原理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模型发展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国际贸易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可以预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成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有效的法律制度,改进交易效率,才能在国际贸易分工的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俄林定理 瑞典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林,在其代表作《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国际交换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并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因利用了自身相对丰饶的资源而获得比较利益。这一命题,被称为“俄林定理”(由于这一命题与赫克雪尔、萨缪尔森的学说相关联,又被称为“赫克雪尔—俄林定理”或“赫克雪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为简便计,本文通称为(“俄林定理”)。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分工中的优势转移游金华以优势(advantage)原理为基础来说明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ur)的产生、发展和深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重要理论贡献。但是,这一古典的优势分工理论,...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初,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大卫·李加图(David Ricardo)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际分工理论——绝对成本说,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李加图把这理论作为他国际贸易的理论依据。以前,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一般都从该理论曾服务于资产阶级向外扩张的目的出发,来分析、评价比较成本学说,因此对该理论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今天,为了打破我国原有的闭关自守的经济体系,尽快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且根据  相似文献   

7.
一、对外开放理论中的新构想(一)国际大循环理论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并非凭空设想出来的,其理论渊源是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它吸收了这些理论的精华,并对此进行了综合,是结合我国国情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主张。1.它吸收了比较成本说的合理内核。包括两点:①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互利性;②比较利益或比较成本优势原则,即各国应按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各自都只生产在成本上占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用于同其它国家交换,取得国际分工的好处。但是,国际大循环理论(以下简称循环理论)又不是完全照搬比较成本说,而是以其  相似文献   

8.
国际分工中的比较利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古典和新古典"比较利益"原则在现实国际贸易中应用后果的分析,剖析了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世界分工和贸易状况的变迁,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如何辩证地引用"比较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9.
管理理论与思想的世纪回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理自初步形成理论与思想以来,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泰勒(F·W·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Fayol)的职能和过程管理、马克斯·韦伯(M·Weber)的组织管理等古典理论开创了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先河;行为科学理论及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将管理理论与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再造理论及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成为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关于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必要性,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从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出发,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在于地域不同而形成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各个国家专门生产劳动耗费少成本低的商品,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取得本国生产劳动耗费多成本高的商品,会使各国从国际分工中得到节省劳动耗费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与犯罪(上)──(美)M·哈维·布伦南著夏锦文译一、都市化与经济增长在社会科学中,都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可能一直是理论发展的最大的独一无二的来源。从滕尼斯(Tonnics)、迪尔凯姆(Durkheim)、韦伯(Weber)、西欧尔(Simme...  相似文献   

12.
一、缔结关贸总协定的背景 早在1821年,著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就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其结论是:当每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换回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时,则适合需要的每种产品的世界总产量将会增加,所有国家的经济状况都会改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其它国家更强的优势(即成本低),那也应集中资源生产那些最具优势的产品,并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这就是自由贸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李嘉图的论证给重商主义以有力的打击。重商主义学说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一方获得的利益等于另一方受到的损失,贸易不可能使从事贸易的每一方都得到好处。当然,李嘉图是在不变成本假设基础上进行这一论证的,但后来一些经济学者放宽这一假设,在成本递增或递减的情况下,并来推翻比较优势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国际分工理论,强调某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探讨在相对竞争条件下的国际合作生产以及国别贸易利益的实现和互惠双赢机制,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实践会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虽然没有系统论述消费问题,但他在论述分工及资本等问题时专门论述了消费经济问题。他的消费理论的内容是相当丰富而深刻的,可以说,斯密创立了古典消费理论。  相似文献   

15.
从《百年孤独》看拉丁美洲的民族心理·史锦秀·本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知识分子开始了“寻找民族特性”的思想运动,与此同时,出现了阿莱霍·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年)、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1949年)、胡安·鲁尔福的《彼德罗·巴拉莫》(1...  相似文献   

16.
李铁映同志谈学风与文风的创新李铁映(1·1)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重要讲话(5·封二)·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郭华红(1·5)“三个代表”的理论渊源徐维检(1·9)毛泽东反腐倡廉的特点及其启示姜义军(1·13)贯彻“三兼顾,三为主”方针,繁荣山西社会科学事业武步云(2·3)·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指示笔谈·迎接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艾斐(5·3)“三个代表”是根本尺度时新(5·4)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王生钰(5·5)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已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学林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陈琦伟著《国际竞争论》,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共三篇十章十七万字。在概述我国学术界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理论讨论背景的基础上,分“古典比较利益论”、“国际价值论”、“国际竞争论”三篇立论,提出了一种反传统的、新的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竞争型分工论,及其相应战略——国际竞争力导向型战略,从而为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提供了一种有战略意义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一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在论述自由贸易的优越性时,发展了先驱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这种发展是由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的局限性所促成的。斯密把他的分工理论运用于国际贸易时,提出了绝对利益原则,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由于有利的自然条件或其他非自然条件,一国可以在某种产品生产上享有生产成本低廉的好处。按照斯密的解释,这种以绝对利益原则为指导的国际分工与交换,将会促使产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上升。由此说来,每一个国家都应当生产本国生产条件最有利的商品,也就是本国耗费劳动少于其他国家的商品。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9.
发挥比较优势,是青海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发展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区域分工理论,各国、各地具有不尽相同的资源条件。有的在自然资源方面占优势,有的在经济资源(科学技术、生产条件等)方面占优势。不同产品的生产所运用到的资源组合也不尽相同,如果其运用的资源中优势资源占较大比重,则该国该地就会在国际国内分工中占据相对的优势,依据这种优势参与经济活动就能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否则就相反。青海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多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相关条件上,如技术、资金、人才、生产力水平、自然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本刊特稿·1·4《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宋涛胡钧2·4与现代化互动 :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杨建华3·4意识形态 :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郁建兴5·4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化观的历史发展———兼论20世纪与时俱进的中国先进文化凌厚锋6·4思想路线的三个命题潘叔明·专题研讨·16—19世纪的海洋中国———沿海篇特邀主持人 :[美]林珍珠1·19清代东北沿岸在地缘政治概念中的演变[美]林珍珠著林纪焘译1·29从明清东南海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