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总量和结构的两种矛盾,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革,这两种矛盾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女大学生身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别问题,而且是累积性的社会性别问题。  相似文献   

2.
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济学对就业问题的分类,从三个角度分析当前影响女研究生就业的一般性原因,根据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分析女研究生就业问题中的特性原因。并提出促进女研究生就业的对策: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问题入手,整体解决女研究生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实现平等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用人单位后顾之忧;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对女研究生的针对性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效率的提高,有机构成逐渐提高,导致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相对过剩人口增多。目前我国研究生不断扩招,学校提供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引发了研究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生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爆发。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从社会、培养单住以及个人等多方面去努力来缓解就业压力,在创造更多的社会需求的同时更要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高校女研究生的“成长”过程,发现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她们健康“成长”的因素,因此,很有必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校女研究生健康“成长”的对策建议。营造良好社会性别文化氛围,提高女研究生的“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构建具有女性色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性别敏感教育,加强对女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婚恋指导、交往指导和健康指导,强化家庭对女研究生的关心支持,合理搭建女研究生就业平台等,均有利于促进高校女研究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资源型城市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结合阜新市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等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不匹配的普适性障碍,分析了由自身性别原因带来的个性障碍,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心理预期、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指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带薪实习机制、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剖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其深层次原因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用人单位和研究生个人的因素。要提高研究生就业率,需要学校、研究生个人和社会三管齐下:社会应加强人才市场配置,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学校应加大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力度,提升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研究生个人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全方位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就业竞争力,影响就业因素等方面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届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所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学习能力高于男生,但活动能力较弱,性别特征减少了女生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其就业质量。并就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和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倾向同时存在 ,这种现象不仅使女性劳动力苦不堪言 ,同时使市场与社会的效率和福利水平大受影响。国内外不乏关于就业性别歧视或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取向的研究 ,但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多见。由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相互逆向激励所带来的危害可知 ,女性长期被排斥在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都将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9.
当前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医类研究生初次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只有加强研究生的初次就业心理调适,改善就业心态,才能提高初次就业竞争力。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和面谈法对全校190例医学类毕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类研究生初次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出就业心理压力大、心理落差感、盲目感与自卑感、不良就业择业心态等。就目前情况看,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医学类研究生自身四个方面对研究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试,对研究生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引导,从而提高其初次就业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素质劳动力应当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优化的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劳动力价值。英国《性别歧视法》中有关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在借鉴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模式及立法状况对立法理念、立法体系及国家公权力等作一个全面的审视,以社会性别主流化为视角,对我国的法律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权,实现我国法律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已明显处于劣势,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它表现在性别职业及部分女性职业下沉,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困难,男女两性收入和社会保障差距的扩大。造成此局势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制度存在缺陷,男女雇佣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差异,女性主体意识低下和就业动机的不足。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改变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就必须促进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意识社会决策主流化,完善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比转轨前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女性就业结构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对转轨期前苏联东欧女性就业变迁进行分析,指出了转轨期这一地区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及两性不平等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3.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的价值判断,对职业生活起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直接决定择业行为,而且决定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作为高层次的研究生,他们仍受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职业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笔者以医学院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职业价值观,从女性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可行性路径促进女研究生就业和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一些复杂的就业现象为切入点,以中国改革的逻辑为主线,对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就业研究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梳理,涉及"转型初期失业原因和就业体制转换问题""劳动力流动问题""农村劳动力问题""女性劳动者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等五个层面的问题,这种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维度,再提升到宏观层面的研究反映出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最后,文章指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机理,而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遵循改革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寻求平等就业机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当前女大学生求职难的现象,人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和统计性歧视理论认为女大学生求职难源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因此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人文、地理、体制的特殊性形成了特殊的劳动力市场。该文主要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相关数据来分析新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认为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行业、兵团地方的区域分割导致就业的不公平与工作转换成本提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对完善新疆劳动力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无就业之忧的问题已经不可能了,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通过市场配置就意味着选择。在高校实行扩招后,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已形成了尖锐矛盾,给本来已十分严峻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和难度。为此,高校毕业生唯有更新就业观念,找准在市场中的位置,在不可把握的客观世界中,通过主观努力来达到择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根据经济学对就业问题的分类,从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等三个角度,分析当前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原因,并提出促进研究生就业的对策:鼓励研究生创业;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建立高效的人才市场和信息渠道;建立就业形势预报机制;完善研究生就业机制;加强研究生的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