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虹 《社科纵横》2006,21(6):86-87
《小雅.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诗经》战争诗中的翘楚之作。本文拟从《小雅.采薇》的创作时间、主旨及其独具魅力的末章之美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采薇》诗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2.
韩宏韬 《唐都学刊》2005,21(4):86-89
《诗经》的篇名,无论从其来源看,还是从其词性看,都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化的特点。《诗经》篇名方式的统一性表现为以诗首取字,为正格;正格的发生与时代风气、社会需要、“兴”的表现手法等密不可分;而命题者的主题意识及其对名篇艺术的追求,又决定了名篇方式的多样性。以诗首名篇,是中国古代诗文命题史上的初始阶段,《诗经》篇名由正格到变格的演化,是诗歌的命名从篇首取字向以意立题的过渡的先声。《诗经》以后,变格逐渐为正格。  相似文献   

3.
俄国结构主义理论对莎士比亚名篇《李尔王》的评析 ,重点强调其“纯文学性” ,而“纯文学性”是通过defamiliarization得以实现的。本文重在用defamiliarization从四个方面对《李尔王》进行剖析 ,从而展现莎翁作品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4.
(一)说王维《老将行》“今日垂杨生左肘”唐人王维《老将行》是名篇,自明清以来即屡经选家收入选本。其中有两句写老将今昔沧桑之感云:昔时飞箭(一本作“雀”)无全目,今日垂  相似文献   

5.
“陶《辞》”在北宋最先受到欧阳修、苏轼的推重,苏轼谪海南后作《归去来兮辞》追和陶作,并致函命苏辙和作,因苏辙时当谴谪而未果。苏轼去世后,苏辙为表达对苏轼的纪念,发起了约请“和陶《辞》”的活动,同时参与者有秦观、张耒、晁补之等苏门士人。尽管和陶《辞》之举受到晁说之、王若虚等人的批评,这一行为仍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通过对宋人“和陶《辞》”的系统梳理,可以探究诸人和作的动因,分析和作对原作辞境的点染与开拓,亦可见部分和陶《辞》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苏轼的假话     
一首《水调歌头》,成为千古名篇。叙及创作过程,苏轼说了一句假话:“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假在何处?假在“大醉”二字。  相似文献   

7.
修订本《辞源》二册1149页“想当然”条,书证之二云:宋·苏轼作《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尧臣问出何书,轼答曰:‘想当然耳’。”见宋·龚颐正《芥隐笔记·杀之三宥之三》。按:修订者不仅误施标点,致使语义不可解,且又误标题目致文题不通。原来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举进士及第的论文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其弟苏辙为同科进士,故亦有同题论文,两文皆为名篇。看来《辞源》修订者不明苏文题义,  相似文献   

8.
佚名所著的《平山冷燕》,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名篇。问世后即被译成满文,1860年由法国人裘利恩(一说为法国汉学家斯坦尼拉斯·于连安)译为法文,是较早的被译成外文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燕白颔与山黛、平如衡与冷绛雪两对才子才女以才相慕、由才生情、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虽然其题材内容无创新可言,但思想与艺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在小说发展史上应具一席之地。这部小说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从故事情节来看,可谓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它与《玉娇梨》、《好逑传》毕竟是明末清初风行二百年间才子佳人小说的佼佼者,是从由《金瓶梅》开拓的文人创作长篇小说新路上的一段路基,为《红楼梦》的横  相似文献   

9.
《会饮》是柏拉图关于"爱"的名篇,文中他描述了七位不同的哲人、诗人、医生等对爱若斯的赞美辞章。这七个人都对"爱"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爱"是什么、哪种是"真爱",我们应该追求"爱人",还是"爱我们所爱"?通过对《会饮》当中涉及的"爱"进行梳理,我们知道柏拉图师徒实际关注的是对智慧的追求过程。  相似文献   

10.
徐艳萍  杨跃 《唐都学刊》2006,22(5):16-19
汉武帝刘彻是集政治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毛泽东曾作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来喟叹汉武帝文采的不足。汉武帝是将汉王朝推向极盛的一代英主,他还是一位出手不凡的文学家。“略输文采”对他来说实在有失公允。有事实为证,汉武帝爱好音乐,爱好诗赋,赋写得颇有水平。其代表作被视为佳品,流传至今。他还招揽四方文士建立乐府,大规模收集民歌,为中国文学史作出了贡献,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诗人庞德崇尚他的诗赋,把他看作中国第一流的大诗人。庞德将其悼念李夫人的赋改写为诗《刘彻》。庞德的《刘彻》成为美国诗歌史上的名篇。  相似文献   

11.
鲁迅最早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除开科幻小说等体裁外,要算一九○九年在日本出版的与周作人合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集《域外小说集》两册。其中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谩》、《默》,迦尔洵的《四日》为鲁迅所译。安氏的中篇《赤 记》(通译为《红笑》)当时也在第一册后登出译书预告,但因故没有译完(后来鲁迅亲自校订了梅川的译本《红笑》)。他刚踏上文学翻译之路,首批介绍的文艺作品不是名家名篇,而是安氏和迦氏的小说,由此可见他喜爱的所在和程度。这四篇小说是他充分阅读两位作家许多小说后筛选的结果。四篇小说重点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  相似文献   

12.
数百孩童着藏青色的国服,吟咏《论语》、《老子》等经典名篇,或同样装束之成年男女,在管弦伴奏下,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就是大连图书馆的白云书院和白云吟唱团经常出现的一景。  相似文献   

13.
对茅盾的中、长篇小说创作的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收获,而对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却除了《林家铺子》《春蚕》等少数几个名篇常有提及之外,还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实际上,茅盾开始中、行篇小说创作不久,也就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五十多篇短篇小说,成为他的整个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作品,以生花妙笔揭示了各式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绪,从各个侧面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时代面貌及其发展进程。它们是作家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是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来看,我认为可以把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为据):从1928年2月完成第一个短篇《创造》到1929年2月完成的《昙》——即《茅盾短篇小说集》中的前五篇,属于第一阶段;从1929年11月完成的《陀螺》到1930年10月完成的《大泽乡》——即《茅盾短篇小说集》中的第六篇到第九篇,为第二阶段;从1931年10月发表的《喜剧》到1948年完成的最后一个短篇《春天》,为第三阶段。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作品分别作一些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发愤之作:《夭火在中国燃烧》作者王观泉先生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享受国家津贴的资深。研究员其社会兼职为中国鲁迅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会理事。王先生已出版的著作有:《鲁迅年谱》、《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席卷在最后的黑暗中一一郁达夫传》、《一个人和一个世界一一瞿秋白》、《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及《人,在历史的漩涡中》等。传世名著多为发愤之作。司马迂因自己受宫刑而痛不欲生,然未自弃,发愤作《史记》是也。上世纪2 0年代开新红学先河之《红楼梦考证》乃胡适于上海亚…  相似文献   

15.
夏目漱石的名篇《门》(1910),在文学神髓上是称名日本近代文坛的“爱情三部曲”的第三部。寓意深长的《门》里的主人公野中宗助和阿米以生命铸就的恋爱,被外在伦理意识判为“罪过”,二人因此声名狼藉,遭到现实规范的残酷惩罚。二人被迫息交绝游,远离社会,忍受负“罪”心理的折磨。原本生性明朗蓬勃的宗助,由此对人生失去了理想与自信。  相似文献   

16.
金氏毓黻在《静晤室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清代留意东北地理有三人,一为吴汉槎兆赛,一为胡省三传,一为彝卿廷杰,吴最初来,胡次之,曹居后。后来金先生又补上一人,称之曰魏助青,亦曹彝卿后一人。吴兆骞对东北史地研究的成果主要收录在《秋笳集》一书中,胡传有许多地理历史专著传世,魏声和投师曹廷杰门下,作着亦显。其师曹廷杰有三部划时代的东北历史地理名著,即《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记要》、《东三省舆地图说》。金氏在他的《东北通史·引言》说,“枝江曹廷杰所著三书,皆为间关跋涉,自稽口询之作,其记载之详,考证…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以后,哈尔滨师大中文系教授张志岳同志,以年老多病之身奋力从事著述。不久前,他的新著《诗词论析·续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的欢迎。《诗词论析·续集》共收入探讨中国古典诗词的论文十七篇,绝大部分作于1978、1979两年。这十七篇论文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论”,“论”中有“析”,共占七篇,或则就中国诗歌总的发展趋势来探讨问题,或则就历史上著名作家屈原、鲍照、杜甫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的思想或作品。另一类主要是“析”,“析”中有“论”,侧重对某些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杜甫的《奉先咏怀》、《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王安石的《读史》七律,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等,进行剖析,字句推求较多。可见,有论有析,论析结合,是该书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兴盛同志撰写的《东北流人史》一书,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1万字,除作者《前言》外,共分3编。上编为《明代与明代之前的东北流人》,中编为《有清一代的东北流人》,下编为《东北流人的处境、抗争及历史作用》。书后并有《东北流人大事记》、《东北历代流人著述简表》及《主要引用书目》等6种附录。全书阐述了自西汉至清末二千余年间东北流人的概况与历史作用。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质的流人史,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准与浓郁地方特色的史学开拓之作。多年来,作者一直致力于东北古代史,尤其是东北流人与东北文献之研究,出版有《边塞诗人吴兆骞》、《清实录黑龙江史料摘抄》、《黑龙江历代诗词选》等许多著述。其中,《吴兆骞》一书,曾得到知名学者钱仲联与罗继祖教授的好评。对东北流人及其著述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为撰写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种意义来说,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科研实践的总结。作为一部歼拓性的学术专著,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爱红 《社科纵横》2013,(11):141-144
文学理论教学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处理理论与文本的关系问题。把结构主义文论与鲁迅名篇《祝福》结合起来分析,呈现出的两个叙事序列充分证实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扼杀无辜者的残酷性以及让人无可逃遁的渗透性所带给知识者的迷茫;同时使结构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也得以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20.
独辟蹊途自成体系──评《中国流人史》的学术价值方月最近,我国第一部流人通史专著《中国流人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级专家李兴盛研究员继其《东北流人史》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110万字,32章,207节。后有《中国流人大事记》、《重要流人著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