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困顿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体会到的负向感受,会伴随职教本科生学习、求职、入职的全过程。职业院校通过学校规训向学生植入职业锚,但学校教学反而使学生丧失胜任职业的信心。朋辈交往过程中,学生会以兴趣爱好或身份“势差”为名主动调整社交网络,扩展自身职业进路,但周围环境易导致学生陷入“浅尝辄止、技能不深”的困局。步入职场,职教本科毕业生会首先渴望觅求本专业领域的岗位,但又由于资质过剩问题,引发其在职业选择上的矛盾。整体上看,机械式的教育方式通过规训、宰制改变了学生对职业的真实理解,为此需要发展福柯的反抗策略,为学生的“斗争”与“归顺”寻求铸造职业锚的中间栖地。具体而言,可通过理性探求与理智突围破除惯性学习与求职思维,凭借内在追寻与外在协调相融的方式让个体的职业价值更具韧性。  相似文献   

2.
职业锚理论为深入改变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观念滞后、规划过晚等不合理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探讨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应用途径。通过推动职业能力测试、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等方式,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和成效。  相似文献   

3.
新职业被称之为“361行”。行行出状元,活跃在“361 行”的“新职族”是如何看待新职业的?他们的从业感受如何?如何才能入职新职业?新职业的职业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新职族”。他们告诉记者,一不小心成了“新职族”,但行行出状元,“361 行”里有精彩,他们喜欢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新职业被称之为“361行”。行行出状元,活跃在“361行”的“新职族”是如何看待新职业的?他们的从业感受如何?如何才能人职新职业?新职业的职业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新职族”。他们告诉记者,一不小心成了“新职族”,但行行出状元,“361行”里有精彩,他们喜欢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5.
律师职业伦理问题的讨论,自这一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律师既要维护正义即利他,同时又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收取一定的报酬即利己。在“利他”与“利己”的伦理选择过程中,律师职业永远成为一个“二律背反”的话题。因此,律师很难离开“利他利己”的矛盾选择。如何在“利他利己”的冲突中进一步协调和平衡,反映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的根本看法。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7,(9)
“《职业》为我点亮职业航程。”“我最喜欢看《职业》杂志的‘职业顾问’和‘劳动关系’栏目,其中的文章都很实用”。“我们特别需要HR的实案例和最新工具”……每天,《职业》编辑部都会收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4,(22):49-49
日前,Career Cast网站推出了“2014年最新职业排行榜”。在2014年的职业排行榜中,数学家登上“美国十大最佳职业榜”榜首。  相似文献   

8.
朱海滔 《职业》2006,(7):46
职业身份是“新贵”适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具有一定专业素质能把脉职场的“职业信息分析师”正成为职场“新贵”。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职业信息分析师是指从事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具体来说,职业信息分析师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涵盖就业  相似文献   

9.
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关于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主要研究主题和理论辩论的一个述评。文章从职业的概念入手,对关于职业化的研究、职业自主性与职业地位、职业—国家关系等研究主题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职业社会学发展史上界定“职业”、“职业化”等基本概念的各种努力及其批判;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职业自主性”与“职业地位”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核心概念及其意涵,并试图将现有理论对这些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各个维度上进行比较;第三部分由英美职业社会学的主流研究对国家干预的忽视入手,论述两个关于职业—国家关系问题的主要理论视角,并提出一个关于职业之间竞争与国家对这些竞争的规范的生态性理论。文章的结语部分讨论职业社会学研究对于整个社会学发展的普遍性意涵,并试图揭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杨金梅 《职业》2001,(3):18
任何职业岗位都包含着两类不同的工作性质,即“生产性”和“创造性”。职业岗位的“生产性”工作是指依规定的程序、方法完成岗位的职责任务;职业岗位的“创造性”工作是指通过个体的努力去发现和开发新的有效的方法去工作,使工作在“量”或“质”上有很大的提高,或产生飞跃。在计划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一般只是进行“生产性”的工作就能够适应岗位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岗位要求人们不断“创造性”地工作以适应其所面临的深刻的社会职业变化。 创新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性”工作所必备之工具。“工欲善其事,…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1)
“《职业》为我点亮职业航程。”“我最喜欢看《职业》杂志的‘职业顾问’和‘劳资关系’栏目,其中的文章都很实用”。“我们特别需要HR的实战案例和最新工具”……每天,《职业》编辑部都会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读者调查反馈。读者在来信中对本刊的特色内容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对杂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7,(8)
“《职业》给了我很多工作、教学上的参考。”“我最喜欢看《职业》杂志的‘教学研究’和‘职教论坛’栏目,其中的文章很实用也很有见地”。“我们特别需要了解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蔡静 《职业》2020,(1):79-81
中职学校的高一德育课内容广泛,但是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有针对性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德育课教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融合电商专业“客服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介绍了通过“前中后三段法”的策略,即课前谋“合”、课中优“教”、课后励“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的实践做法,以期满足学生专业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紧紧围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经营理念构建职业指导新模式——MESE模式,即做到“专业高效”和“市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旭日阳刚     
《中国社会导刊》2010,(33):F0003-F0003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一段酒后赤膊翻唱的《春天里》视频偶然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近千万网友疯狂转载。他们是目前迅速走红的“旭日阳刚”组合(年轻男子叫刘刚,年龄大一些的叫王旭).连大明星也成了他们的“钢锚”。  相似文献   

16.
包华 《职业时空》2008,4(11):168-168
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首先来自于“不一致的信息”。信息的个体内部冲突与“犹豫不决”是导致职业决策困难的直接原因。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存在的“信息焦虑”使大学生延缓进入决策、决策质量下降或做出错误决策.信息焦虑造成的注意力贫乏强化了依赖等待和消极完美主义等负性情绪。文章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澄清职业价值观、减少对信息的依赖、增强专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毋庸讳言,团干部队伍的“不稳定”性,是共青团工作中的一个现实。对于这一现实的存在,已有的分析与结论似乎多落在外在的社会因素上,强调“思想认识问题”、“社会地位问题”、“经济价值问题”,等等。我决不否认对些问题探讨的必要性。但我认为,仅仅立足于此来寻求一种“稳定”团干部队伍的办法,其中心措施必然只会停留在忙于外在表现形式上,而不能深入到这一现象的本质探讨方面来。职业心理学与职业社会学知识告诉我们,正确的职业指导必须是以正确的职业分析为前提的。有鉴于此,我认为,对共青团干部的职业心理作系统的考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从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特性这两个方面来对“共青团干部”这一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稳定”团干部队伍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职业搜索     
《现代交际》2006,(12):58-59
新新职业游戏管理员“我的职业是‘巫师’。”25岁的女孩刘月带着微笑说。在虚拟世界中,她是权力至高无上的执法者,作为一个“巫师”,她每天穿行于国内的各个游戏服务器中,在玩家眼中,她是全能的“上帝”。在游戏中她要接受玩家的投诉,帮玩家找回被盗的“青龙刀”或者  相似文献   

19.
佳作选登     
胡静怡 《老年人》2006,(9):43-43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传诵千古,深入人心。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与崇高,谁也不能否认。然而,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遗毒殊深“,师”虽表面上堂而皇之地高登于神龛之上,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赢得过社会普遍的尊重。从古时“九儒十丐”的排位,到“文革”中“臭老九”的鄙称,无不反映了人们对教书这一职业的蔑视。即使是教书人自身,也并未把自己从事的职业放在[里,往往自嘲为“渡口艄公”:“竹篙一杆赋平生,渡尽南来北往人。衣锦荣归多少客,有谁怜我白头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20.
试析职业高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都在遭遇“职业高原”的困惑,并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关注和研究“积业高原”现象,寻求突破口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职业高原产生原因职业高原是职业发展上的相对停滞期。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在职业发展阶段上处于一个职业变动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