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给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带来了新的冲击。从积极的方面讲 ,它为南亚各国加强安全环境提供了机遇 ;从消极方面来看 ,南亚地区安全不稳定因素将更加复杂。美国对南亚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在南亚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亦将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两伊战争对伊拉克复兴党政权影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斌 《唐都学刊》2006,22(5):123-127
两伊战争对复兴党政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层面。在政治层面,复兴党政府和军事行动加速专业化;国家的集权统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民主的表面化;国内反对派对复兴党政权威胁加大。在经济层面,两伊战争的经济形态后果是私有化的盛行,其目的却是政治性的;经济重建面临难题;债务问题;油价危机。在意识形态层面,通过伊拉克爱国主义来增加对战争的合法性;争取什叶派的支持;放弃泛阿拉伯主义;对哈希姆君主制王朝的重新认可。在社会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相似文献   

3.
格劳秀斯希望能够限制战争,并通过为战争立法,使人类尽可能免受战争灾难。出于这一考虑,其主权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首次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层面对主权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而且在阐释主权内涵时体现出非常鲜明的限制战争的理念。格劳秀斯意图通过约束发动战争的主体来限制战争,其排斥人民主权的目的也在于限制战争。格劳秀斯从国际法层面立法限制战争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现代国际法中废弃战争和禁止战争思想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4.
吴广义 《日本学刊》2005,(4):108-119
裕仁天皇战后一直为自己开脱战争罪责,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更将其誉为“和平使者”与“慈父”。本文依据天皇宫廷近臣的记录、日记和回忆录等可信资料,吸收日美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裕仁天皇率领日本走上侵略扩张之路,亲自操控全面侵华战争,动用皇族掌控侵华战争,公然违背国际法,“圣断”对美英开战的历史真相,确认其在日本酝酿、发动和实施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过程中,同军部、政府结成三位一体的战争指挥中枢,并在其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一般国际法,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国际法,是根本不同于“古典的”资产阶级国际法的新国际法。如果“古典的”国际法承认一个国家不问战争目的如何有权宣战的话,那么,现代的国际法就是和平的法。现代国际法以国家不管其社会政治制度如何和平共处的原则以及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的原则作为极其重要的基本原则。“古典的”国际法使殖民压迫与各种形式的殖民和半殖民依附关系(殖民地地位、保护关系、领事裁判权制度等)合法化,而现代国际法则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包含大小民族平等和自主的原则,谴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8):117-121
伦理是一种人类意识中的规则体系,对法律有着导向作用,有着久远历史的战争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形态,必然也受到伦理的影响。战争法的发展也受到人类伦理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海牙公约体系和日内瓦公约体系两大制约战争行为的法律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争犯罪的界定及清算,表明了人类对此类犯罪在伦理道德上的谴责与否定。然而,战争犯罪作为一类特殊的国际犯罪,目前国际法上只构建了该类犯罪的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对国家的刑事责任则一直存在争议。从保障人类伦理延续、有效遏制战争犯罪的角度出发,对实施战争犯罪的国家建立刑事责任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英国战争社会学家马丁·肖(Martin Shaw)的新著<新西方式战争:风险转移战争及其在伊拉克的危机>(New Western Way of War:Risk Transfer War and Its Crisis in Iraq,Blackwell Publishers,164页)出版.这是风险社会学领域中第一部将主题锁定于西方战争研究,系统阐述当代战争模式的著作.作者马丁·肖于1993年在英国赫尔大学取得政治和国际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赫尔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现为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教授.他曾发表过多部战争社会学的著述,其中包括<战争与种族灭绝>(专著,2003)、"风险转移军国主义、小规模屠杀和历史上的战争合法性"(论文,2002)、<政治与全球化>(编著,1999)等.  相似文献   

8.
资源、战争与资源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望21世纪,包括石油在内的短缺资源的争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冲突与战争,将是国际军事斗争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依托,资源不仅攸关国家经济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政治、军事安全。正是资源的有限性、垄断性以及资源分布和消费的不均衡性,加上国际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决定了资源安全的不确定性,甚至为争夺资源而引发冲突与战争。所谓资源战争,即主要为争夺重要资源而进行的战争。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大国加紧了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占有,从而使资源战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9.
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表示今后美国将避免发动类似阿富汗和伊拉克这样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侧面承认了美国现时无力把伊拉克变成一个新的民主国家。2010@3月7日,伊拉克人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由选民直接投票的选举,这被视为伊拉克民主重建的真正开始。两年过去了,“民主”究竟怎样改变了伊拉克及伊拉克人,那里的人们如何看待这个新事物甲  相似文献   

10.
网络快讯     
削弱真相 :战争宣传的发展美英对伊拉克的武力打击看起来是当今时代受到最严格审查的战争。主流媒体作出的相关报道受到了空前的控制。美国决心削弱有关以及来自伊拉克的独立报道 ,不惜一切代价使自己的宣传在美国和英国的媒体中占据主导 ,并将来自世界的批评性声音最小化。显然 ,从一系列战争中吸取教训是美国和英国政府的拿手好戏。 1 95 6年的苏伊士运河冲突和越南战争使美英政府相信 ,宣传和媒体控制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所在。参加苏伊士运河冲突的一位将军在 1 95 7年的内部政府报告中总结道 :“当今世界舆论是战争的绝对原则”。许多人更…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1,(18):50-51
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连绵战火和恶化的安全形势使普通伊拉克民众生活艰难。提拉卡村的多数村民已放弃农耕,前住城市谋生,留在村庄的只有少数生活窘困的妇女和儿童。  相似文献   

12.
姚玮洁 《东西南北》2014,(18):68-69
2014年6月末,陈宪忠回国了。这个当过15年兵、在伊拉克生活了整整30年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这个国家从未间断的枪炮声,"就当放鞭炮。"对于他在当地的坚持,新华社2007年曾报道说:"陈宪忠目睹过哄抢、枪袭、爆炸、绑架,但是他希望在伊拉克有所作为的志向似乎一直没变。"不过,在2014年伊拉克的新一轮动荡中,陈宪忠最终决定离开。自从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在伊拉克的中国人随着接连不断的战乱,像候鸟一样在亚洲的两端往来。20多年过去了,参与这种迁徙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目前,  相似文献   

13.
尽管 2 0 0 3年的前景并非一片暗淡 ,但我们所能寄予的最美好的希望就是理性与克制的力量能够战胜世界诸多地区面临的挑战。其中来自军事领域的挑战最为明显。如果伊拉克不能通过联合国的武器核查 ,美国势必提出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要求。除此之外 ,国际社会还不得不对朝鲜的核武计划顾虑重重。人体免疫缺损病毒 (HIV)的传播是除战争之外世界面临的另一灾难。同海湾战争相比 ,它很可能会招致更多的死亡。在这方面 ,2 0 0 2年带给我们的并不全是坏消息。尽管在对抗HIV方面的科学进展相对缓慢 ,但人们正在从保守思想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4.
幕府末期,日本与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有过早期接触,但未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明治维新后,日本出于吞并琉球的需要,促使其搜寻近代国际法中有关先占原则的知识,并以台湾"番地"无主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通过该役,日本掌握了以近代国际法的先占原则侵略他国的精髓,并将其成功运用到窃占我国钓鱼岛列岛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英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代中国国际法学的话语体系,一方面,必须准确、系统、全面表达和传递国际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本质特征以及国际法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基本概念、关键术语、主流的理论或学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等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应充分、及时体现中国对国际法、国际法学和国际法学话语体系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当代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应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指导理念,应全面顾及国际法治和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实践的国内、多边、区域和双边等四个基本层面,应遵行、符合或顺应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全球化与多边主义、区域一体化与区域主义、国际共同体义务(或权利)和中国和平发展需要等原则、规律或趋势,应将其基本功能定位为:推动当代国际法的不断发展和广泛适用,促进当代国际法的教学、研究和传播,推进中国的法治进步,维护中国利益、尤其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并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组织自成立以来 ,既受到极力恭维 ,又因其未竟之事或没有预防危机的发生而遭到批评指责。在 2 0 0 3年 3月联合国未通过允许英美干涉伊拉克的第二次决议之后 ,许多评论者指责联合国缺乏现代性 ,成员国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安理会的代表性不足 ,联合国作用不大 ,适应力不强。伊拉克危机引起了关于联合国的未来的讨论。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做法和联合国体系的死气沉沉甚至威胁到了联合国的基础、其合法性和权威性。但是对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大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以及维和行动进行改革的时机似乎还未到来。联合国的基础再度…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历史上,总有一些政治领袖以国家的命运为名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接受战争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例如,在越南战争年代,我们民族的良心受到了把爱国主义与公民责任等同于盲目地参加与支持那场战争的质问.紧接着越南战争所带来的不适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苏醒,政策制定者们将军事选择视为一种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外交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刊》2021,(4):35-61
日本将巨量核污水排入海洋的计划可能危及全人类整体利益、相关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从而同时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上责任救济的相关规定。保障跨界损害的"国际和国内救济"是国际法委员会有关责任条款草案中的原则要求,也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诸多条约的相关内容所确认。统筹国际法和国内法上的责任救济路径来分析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有助于更全面地解读相关法律问题并考量应对方案。从国际责任救济的角度看,日本承担的国际义务来自诸多条约和习惯国际法规定,而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并不能证明日本履行了所有国际义务。从国内责任救济的角度看,日本行为存在触犯各国的国内法律规定并面临各国政府和国民进行国内追诉的可能性。不管是通过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寻求司法救济,均有其局限性,有必要结合法律、外交和舆情手段做好综合法治战略预案。  相似文献   

19.
该文是英国现代社会政策大师与社会福利理论奠基人蒂特马斯的一篇经典文献.该文以英国战争与社会政策互动影响历史为案例,首次论述了战争与社会政策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战争对社会政策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政策对战争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该文首次划分现代战争关注点由男人数量、符合服役标准到全民健康福利,尤其是儿童健康与福祉的历史演变阶段,论述战争产生社会不平等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战争与国家、战争与男性、战争与医疗健康服务、战争与社会分层,战争与人类基本需要、战争与家庭、战争与全民性福利制度,军地融合、军事参与率、战争与社会平等等关系,这对于当代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军地融合发展政策,优抚安置和军人福利",健康中国"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战争责任问题长期搁置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1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教科书审定机关通过了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中学“公民”、“历史”教科书。这两册教科书完全按照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观点 ,把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描写成“亚洲解放战争”、“自卫战争”,把日本对殖民地的统治说成是“合乎国际法”、“合理”等等 ,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震惊。然而 ,面对中国、韩国等当年曾经深受其害的亚洲国家的反对和抗议 ,日本政府竟以“不便干预”、“审定自主”等为借口 ,拒绝对无视历史事实、美化“大东亚战争”的教科书进行实质性修改。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