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出现,实质上说明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已经不能容纳现代生产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跳出农业、农村、农民的范围,必须从根本上转换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整个社会经济应从农村向城市化转换,走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具有不同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价值取向从"物本"到"人本"的重大转换.  相似文献   

3.
"经济决定伦理"理论范式的合理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决定伦理"是20世纪关于经济伦理关系的三大理论范式之一,具体表现为三个命题或三个理念.其合理性限度表现在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诸方面.在本体论方面,它将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和社会有机体的理论由解读引向泛读和误读.在价值论方面,它在揭示伦理的形上基础的同时,以本体论僭越价值论,以真理取代意义,思辨理性混同实践理性.在实践论方面,在由传统向现代的文明转换,和由"意识形态中心"向"经济建设中心"的战略转变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内在四大实践虚妄:奴婢伦理;孤离的经济;道德责任的消解;价值霸权."经济决定伦理"的合理性,是决定论的合理性;这种决定论并没有绝对的合理性,是本体论的合理性;一旦僭越价值论和实践论,这种本体论的合理性就很有可能蜕变为非合理性;即使在本体论范围内,其合理性也有其理论和实践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和文化脉络中,"道"既指自然万物生成本原、运动规律,也标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伦理秩序的本体规定以及道德实践的总体原则;"德"既表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也涵指人们基于天道、人道基础上的自然本性之德和个体心性之德."道"、"德"分别指称和对应于客观世界特别是伦理世界中的形上本原实体和人文价值理念.思想家们对二者意义的相互贯通及其辩证关系的寻究,孕育"道德"范畴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涵蕴,使其兼含伦理与德性、事实与价值的意义,奠基中国道德理性主义精神和文化的发展.作为本然性形上本体与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及其理念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体系的思想精粹与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不仅与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学"的意义所指迥然不同,而且与传统文论中"文"的概念亦有许多差异.从"文"到"文学"观念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正是这种观念转换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发展理路,从而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乡村政治”良性对接的实践难题和基本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辩证统一基础上的"乡政村治"是由非良性对接向良性对接的转换,在某种意义上,是从"人治"向"法治"的转换,它必然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强党的领导,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村,发挥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所谓零形回指,就是在上下文语境中,动词的论元缺省了,尽管这个论元没有以语音的形式出现,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上下文"找回"这个所指对象。讨论零形回指问题的意义在于,从语言学理论上可以解释人是如何理解自然语言的,也可以为机器理解自然语言的回指问题奠定基础。影响零形回指的结构因素很多,由于直接引语结构和叙述语结构中的指称问题很不一样,因此其影响零形回指的特点也很不一样。事件结构无论在直接引语的零形回指中,还是在叙述语的零形回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事件结构都是语言世界的一个小模型,事件结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压模"而成。事件结构不是孤立的,是和语用相关的,但没有语用的范围那么大,它聚焦于某一个情景、某一些特定的人物和某一个具体的活动,因此,用事件结构理论比用语用原则来解释零形回指会更合适一些。  相似文献   

8.
<纯粹理性批判>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是要否定形而上学本身,相反,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工作倒是要为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扫清道路,它通过对理性本身的分析-批判来澄清形而上学的真正课题以及解决这一课题的正确方式.在这个意义上,<纯粹理性批判>的工作实际上也是为形而上学奠定基础的工作.对"先验综合知识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是为一切科学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为形而上学这门特殊科学奠定基础.但是,"先验综合知识"并非只是我们的一种知识,它首先是我们不得不置身其中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切现象事物被给予我们的方式,因而也是它们向我们存在的存在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先验综合知识如何可能"这一问题首先不是一个知识论问题,而是事关一切现实事物如何存在的存在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失语症"于1995年被提出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和重建一直是众多学者颇为关心的问题,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事实上,中国历史中有若干次的中外文化"融汇"与文化"转换"和文化"重建".历史发展到今天,究竟怎样"转换",怎样"重建",怎样"融汇中西"?我们需要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来.这条路径,不应当是闭门空想出来的,这个方法,不应当是人为地设计出来的,而应当是在总结人类文化的总体规律,总结各国文化交流规律,总结各国文学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得出来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中国文化战略,从过去近百年的西方化,转换到今后若干年的"化西方",运用文化与文论"他国化"这条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以我为主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真正实现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从根本上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在即定约束条件下工业化模式偏差所带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制度等结构性矛盾多年来在农村积聚的结果.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民和工业化的关系由传统上被动地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等多种贡献为主,向农民的全面参与和全面发展为主转换,"三农"问题的核心也就转换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全方位变革.只有通过涉及城乡之间根本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变革,转换工业化模式,实现农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才能使"三农"问题在发展之中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1.
<药>与<作粗活的人知不作粗活的人>歌颂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揭示了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和革命者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在艺术方面,两首散文诗具有精湛的艺术构思,并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和双线结构方式.<作粗活的人和不作粗活的人>和<绳子>又有血缘关系.可见,世界各国文学是互相影响、血脉相连的.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作一次总的效度检验与评估。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总效果量为0.0586,95%置信区间为(-0.309~0.427),经过齐性检验,各项研究g值差异不显著。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中,辩诉交易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大大提高了刑事诉讼的效率。然而辩诉交易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文化的支撑,中国要行入辩诉交易尚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但是就其提高诉讼效率而言,中国刑事政策中的坦白从宽,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只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则,"坦白者"是否"真正从宽"完全取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这使得坦白从宽这一制度远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若能借鉴辩诉交易的相关精神,对坦白从宽制度稍加完善,注入一些刚性因素,从而使其得到真正落实,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中国刑事诉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中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即人格力量的影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智慧和品格交融的非权力因素即人格力量的影响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特征分析入手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力量的产生和人格力量的作用作一简单的论述 ,以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坦白从宽”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 ,近年来受到一些质疑和挑战 ,针对各种疑虑和现象 ,作者进行了探析。提出了该政策的合理性、价值性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工作是国家现行的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开辟的一条使具有研 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位的渠道,为保证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工作的质量,提高此项工作的管理水 平,必须建立学位授予单位内部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工作是国家现行的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开辟的一条使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位的渠道,为保证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工作的质量,提高此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学位授予单位内部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底层写作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上的热门话题,贾平凹以他长篇小说《高兴》对这一题材创作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不仅要写出底层社会人物的生存状态、历史命运,而且要从中探求他们的生命本质及其建构。在这篇对话中,作家坦诚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这对理解作品与当下文学创作,应当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20.
罗伯特·海顿(1913—1980)是20世纪美国黑人诗歌史上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1962年罗伯特·海顿在《记忆的歌谣》里发表了《冬日的星期天》这首诗。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开了对儿时一幅生活场景的描述,却激起了读者对于爱与责任的深层次的体验与思考,诗中更是蕴含着一种因无法得到认同的痛苦和哀伤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