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颂杰 《文史哲》2001,3(5):19-25
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奠定的西方哲学的人性和神性的特征 ,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深厚的传统。现当代西方哲学家赋予人性以新的含义 ,批判并力图清除哲学的神性 ,成为西方哲学的新的形态和发展趋势 ,但迄今西方哲学未能彻底清除哲学的神性。马克思批判改造了哲学的人性 ,彻底清除了哲学的神性 ,成为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化哲学研究是20世纪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20世纪文化哲学思潮肇端于新康德主义。对文化哲学体系的系统阐发是由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完成的。他的文化哲学思考面向了人类的全部文化形式,在他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形而上的人性本质思考与形而下的对具体文化形式的阐释被有机地统一起来。卡西尔之后,当代西方文化哲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态势。文化哲学在当代的兴起,客观上带来了哲学中心问题的转换、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以及哲学精神追求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格尔哲学解体之后 ,许多哲学家一再宣告哲学的终结。经过一百多年的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和清理 ,哲学终结的真实意义逐渐清晰起来 :哲学是对人性的反思和自觉 ,传统哲学是对人性固有的思维和理性能力的自觉 ,是用思想把握世界的方式 ,它把世界和存在思想化、逻辑化 ,并把思想的、理性的生活方式绝对化为惟一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传统哲学的生活理想是建立在社会分工、阶级对立基础上的精神贵族的理想。在工业化、世俗化、群众组织化的时代 ,个人的感性幸福成为现实的追求 ,人性的丰富性、全面性成为文化的自觉意识 ,作为惟一符合人性的哲学独断终结了。但思维和理性却是人性最重要的机能 ,哲学仍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作为重要的生活维度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哲学的双重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一 哲学的品性,简单地讲就是哲学的本性、特征、品格等等。哲学的品性是丰富多样的。最主要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哲学具有艺术的灵性;二是哲学还具有科学的理性。艺术灵性与科学理性的统一,笔者谓之为哲学的双重品性。 哲学的品性,实际上反映的是哲学家对哲学的理想、要求和主张等等,表现为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但是,对于哲学的定义,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然而,哲学家们  相似文献   

5.
《论证与解释——政治哲学导论》一书尝试性地阐发和运用了一种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这种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拓展和泛化为一种一般哲学史的研究方式。而对罗格.斯克劳顿所阐发的"哲学史"概念及其研究方法的讨论,对冯友兰所实际运用和阐述的"哲学家的"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呈现和辨析,也有助于推进对"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的理解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典命题,不同政治哲学的人性规定决定其独特的理论品格。认为人性善的思想家通过道德召唤来完善个人的政治生活;认为人性恶的思想家以法治与规则保障政治生活的有序展开。出于对人性善恶之社会功能的权衡,西方政治哲学家通过建构政治制度来“抑恶扬善”,其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达到相当高的抽象水平,却脱离“现实的个人”与现实政治状况,马克思政治哲学以此为重要思想资源并以“改变世界”的“现实的运动”完成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现实超越。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法哲学家和我国近年来从事法哲学研究的学者们,都从某一特定角度对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作出了各自的分析,但这些分析都没有能较全面地揭示出法哲学应有的研究对象.法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们的自由生活.要把法哲学与其它法学理论学科区分开来不能仅仅靠各自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各自不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严肃的哲学对话何以可能?因何可能?哲学家的研究成果如何得到哲学家群体和整个学术共同体以至整个社会的认肯?古今中外,普通民众寄希望于哲学和哲学自身向民众所提供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哲学家不被理解、哲学成果不被重视、哲学本身被轻视甚或放逐,就成了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为着健康的哲学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为着哲学共同体内优良的学术理性的确立以及某种责任和道义的担当,我们需要以思想史的逻辑和观念史的立场,吁求一种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哲学评论学的出场。凭借严肃的哲学评论实践,促使进入哲学评论领域内的诸多研究成果显露其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从而帮助其从理论的深度、广度两方面,更清楚、更灵活、更多层次地廓清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相似文献   

9.
西方科学哲学家苏珀关于科学论文结构的哲学分析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相关争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自然化和微观化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对国内科学哲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初始状态做了新颖的理论建设后,初始状态理论一直是政治哲学探讨的热门话题。学界围绕着罗尔斯初始状态理论的争议不断,进而追溯到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初始状态理论的考察与争鸣。本文先分析政治初始状态与人性的概念,再逐个考察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等近代哲学家的人性预设,并探讨由此推演出不同政治制度的可能性,最后阐述马克思革命性的人性论思想,即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辩证的人性观。文章在综述近代西方政治、历史哲学的政治初始状态理论时紧紧围绕人性这个话题展开,并对各家观点进行了尝试性比较。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前 ,由一场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大解放使哲学处于理论研究的前沿 ,随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伴随着教条式思维的不断被突破而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理论成果。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的明显深化 ,一批有分量、有影响力的观点引人注目。这无疑对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境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深远。一、究竟该怎样定义哲学关于什么是哲学、该怎样定义哲学、尤其是如何将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别开来等问题 ,一直是哲学家和哲学研究中必然碰到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2.
(一)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一场以“语言的转向”为标志的哲学革命在西方兴起,影响之广、风头之劲,大有取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而代之的趋势。在这场以语言的转向为标志的哲学革命中,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努力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当代西方分析哲学家们执着地坚持,传统的西方哲学体系是一种未经经验事实加以验证的先人为主的形而上的东西,它不是用缜密的、实证的科学分析,而是用简单的、独断的哲学思辨构造的一种体系。由此出发,分析哲学家们提出,当代哲学的任务不是重蹈传统的哲学家的复辙去为业已建立的一座座巍峨的形而上学大厦添…  相似文献   

13.
荀子哲学思想具有整全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有必要将荀子作为一位系统哲学家来探究。为将荀子理解为系统哲学家,首先必须将其视为一位分析哲学家。这一点得益于已故哲学家柯雄文的相关研究。而整合荀子的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以使我们对于荀子比以往有更加充分而深入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揭示荀子体现在其人性、语言、知识、道德和政治治理五位一体主张中的自然与社会有机统一的宏阔视域,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及当前学界一个颇具启示意义的研究理路。这一研究理路,对于全面、完整、公允地认识和评价传统儒家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派观念和中国科学哲学“语境论学派”的学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地看,学派就是共襄旨趣的文人学者群体,这种最能彰显德治的共同体方式也许是拯救学术的最佳选择。在科学哲学面临世界性学科建制萎缩、理论失效和跟踪西方随波逐流窘境的三重危机之际,中国科学哲学家基于对关于科学的各种哲学问题和科学哲学发展问题的梳理,对各种研究范式的反思,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整体论思想与语境论思想的衔接和整体论哲学的重新构造,凝结形成了自己的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展示了具有中国气派的主动应对困局和勇于创新的胆识。  相似文献   

15.
苗伟 《兰州学刊》2010,(1):20-23
哲学具有怀疑性和批判性,哲学的本性要求哲学的慧目关注于哲学及哲学家本身。哲学是哲学家的存在,哲学家是从事哲学活动的存在者,哲学有赖于哲学家的发明和创造,哲学家只有通过哲学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沉思哲学与哲学家的内涵实质与一般关系,追问何谓哲学及哲学家何为,阐明哲学和哲学家得以存在的内在依据,是进入哲学门庭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通往休谟的逻辑阶梯论《逻辑哲学论》之渊源张铁声“哲学家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早年专攻工程和数学,搞哲学只是半路出家。他在他的著作中“除掉闪铄其辞地或者随随便便地提一下之外”,“从来就不提及任何哲学前辈;连他谈到弗雷格和罗素的那些话有时候也含糊其辞”①。...  相似文献   

17.
周昌乐 《中国社会科学》2012,(10):30-46,205
哲学实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哲学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试图厘清哲学基本问题研究中错综复杂的局面,迫使哲学家改造传统的哲学理论以及概念思辨的方式,因而对传统哲学研究方法构成了一种挑战。尽管哲学实验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由于结合了科学实验手段来重新审视传统哲学问题,从而拓宽了传统哲学研究的疆域,提供了开展哲学问题研究的新机遇,推动了当代哲学研究的发展。如何适应并掌握这种哲学研究方法,使之与传统研究方法相互补充,从而更好地顺应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值得国内哲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李荣海 《东岳论丛》2004,25(4):44-4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给予物 ,它有待于理论上的再读 ,更有赖于当代人的塑造和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塑造 ,是一种多维途径的综合过程 ,是立足于现实的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与实践互动与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对话的统一过程。哲学的当代性有赖于哲学家的当代性 ,哲学家的当代性即哲学家在对哲学的综合理解以及对哲学的运思方式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革命的带动下,诸多近代哲学家对人的本性、自然世界的运动机制、受造物与上帝的因果关系等规划上多倚重动力关系,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被吸纳入动力因之中。我们可以把这样一种新的人性、世界与上帝的规划称为近代动力世界。对于这一近代动力世界产生的根源,除了常见的数学与物理学革命的思路之外,还必须注意到自然科学革命背后的神学与哲学根源,其中与此最为相关的就是上帝的超越性问题。按此思路,这一革命性的发展过程可以简略地分为四个步骤:首先,阿奎那建立起受造物与上帝的形式相似性;其次,司各脱将形式因吸纳入动力因;再次,奥卡姆进一步在自然世界中排除了目的论;最后,笛卡尔与霍布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近代动力世界。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发展以及对上帝的超越性的持续捍卫为近代哲学家们最终完成近代动力世界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贫困在于不能立足于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力指导。哲学的贫困严重妨碍哲学的发展甚至威胁其生存。生活世界始终丰富多彩,哲学的贫困源于哲学家的贫困。哲学家惟有立足实践,以合理的间距反映生活,以严肃执著、淡泊名利的态度致力于学术研究,才能使哲学由贫困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