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国有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企业家能力、企业家努力水平的激励动力等维度来展开分析,找出国有企业低绩效原因在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并结合时代特征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界定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其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是解决国有企业低绩效根本.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面临的几乎全是难点问题。党的十五大在理论上的一系列突破,又奏响了一场改革的攻坚战,国有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利益主体的培育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大难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决定国有企业的命运,更决定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一、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上取得突破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我国国有经济占用着大约70%的社会经济资源,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资产效益低下、经营亏损等问题。这不仅源于国有企业产权界定模糊和政企职能不分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机制僵化,还源…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企业家是一种最稀缺的资源,我们不可能坐等优秀企业家的诞生,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在制度创新的同时,设法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投入一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就在于注重制度创新和环境改善的同时,忽视了人的问题。因此,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使国有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4.
企业绩效与产权制度——对重庆钢铁集团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重庆钢铁集团的案例研究,揭示企业绩效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解释为什么一些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竞争性国有企业能够成功,而很多产权明晰的私有企业为什么会失败。本文揭示,企业家激励、企业家能力,以及正确的决策是企业取得良好绩效的充分条件。产权明晰的私有企业具有内在的企业家激励机制和企业家生成机制,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失败,而国有企业由于不具备这些机制产生的制度保证,其失败更可能同时来自于企业家缺乏激励、企业家能力不足以及决策失败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自我道德激励和模仿私有企业的产权激励来建立起企业家激励机制,但这些机制具有偶然性和不可持续性,而明晰的产权制度则能为这些机制提供具有自我执行(self-enforcing)功能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决策导刊》2005,(6):5-5
国务院国资委主动任李荣融最近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要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盘考虑和安排国有经济的“进”与“退”,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使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主动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决不能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凋整理解为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  相似文献   

6.
国企产权改革中的人力资本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有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状,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指标体系和内在价值的组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实现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法人意志明确的、能够贯彻企业战略意图的、进行科学计划和合理控制的现代公司。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产权明晰化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产权明晰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国企改革核心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而产权明晰是建立有效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几个问题国家体改委常务副主任张皓若一.建立新体制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国有企业的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在于国有经济的结构不够合理,面临着战略性调整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  相似文献   

9.
李德伟、阎长乐在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说,试行股份制的目的,在于通过股份制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具有资产增殖和长远发展动机的市场利益主体;但要达到这一目的,不改革传统国有制产权关系.单纯移植西方股份制形式是不可能的、月之份制与产权制度改工不是一回事:产权改革的目的是明确产权关系.只要明确了产权关系,非股份制企业同样具有强队的产权约束机制.并由此产生资产增殖冲动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意识。相反.七。果不明确产权关系,即使采用了股份公司的形式,也不可能培育出产权约束机制。事实证明,未…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建立在产权现实基础上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必须要注意联系产权改革再造的实际,借鉴有益经验,围绕降低委托──代理关系成本,精心营造,少走弯路,追求成功和效果。而激励机制要对企业家形成“洼地效应”。所谓“洼地效应”实质是指形成对企业家人才流向的引导、吸纳蓄积能力以及企业家个人自愿为此项事业而奋斗的积极追求。企业家激励机制是利益激励、晋升激励、荣誉激励相辅相成的一种整体效能,但它们各自特定的作用又不能相互替代。在这里,首先谈谈对企业家利益激励的认识和建议。利益激励的效果是否到…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他股份制改造,是促进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重要途径。这项改革成功与否,是关系到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否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能否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大问题。本文侧重说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着眼点,应放在企业机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h面L来u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首要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明晰企业产权,确《个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原因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应当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各要R标。然而,从目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2.
付镪 《经营管理者》2015,(7):134-136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关键点,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对解决中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失、内部人控制等管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资本市场作为资本运作融通的信息和中介平台,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资本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推动力作用,提出了政策性推动力和市场性推动力的概念,并结合鄂武商股权争夺事件作为案例,分析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市场性推动力作用,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管理应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形势,深化产权体制改革。本文从产权制度理论出发,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有经济布局分散,涉足的行业过多、领域过宽,国有资本涉及的企业数量过多、产权结构单一的矛盾依然突出。10月17日,黑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在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地方国企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针对目前国企改革与经济全面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建议将国企改革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面发展整体兼顾起来,在一户一户地抓好国有企业微观改革的同时,从宏观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下决心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国有资产跨行业,跨地区,跨中央、省、市层级的战略性重组。  相似文献   

15.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根本性措施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它对于改善政府管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增强企业活力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牵动全局 ,有极大的难度。1993年中央就提出了“产权清晰”的任务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几经探索 ,但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系统地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后 ,才把这项改革推进到了可实施阶段。(一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  相似文献   

16.
钱锋 《经理人》2005,(3):68-69
2005年1月15日,首届中国脑库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办,本次年会是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首次以“中国脑库年会”冠名,在北京举行的重要经济社会问题研讨活动年会。主题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企业家贡献”。年会汇集了中国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 它发出的声音,对如何促进国企产权改革及如何看待企业家贡献均有重要参考价值。谁去跟外资利益集团作战? ——中国中期集团董事长田源我做了12年企业,就是天天解决麻烦,企业的事九  相似文献   

17.
<正>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这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也迎来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转换机制,创新制度,摆脱了困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有经济克服国际国内不利因素而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加快。到目前,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各地选择的试点企业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革;1/4以上的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相当一部分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近几年来,全省各地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全面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从试点入手,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重点和难点,推进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并结合多种企业改制形式,结合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使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企业的改制工作还只是阶段性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怎样深化和完善,企业制度创新怎样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管理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根本性好转,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浅议国有大型企业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及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多数国有大型企业已基本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的企业集团,集团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基本形成了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产权多元是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其实质是形成多种所有制成分相互制衡的产权结构.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对于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吸引优质资源,尽快使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