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纽带。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有些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严峻挑战。对此,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各种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将详细阐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刍议。  相似文献   

2.
在素质教育教学中,音乐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进行传承、发扬我国茶文化中富含有的优秀元素,可有效促进茶文化和音乐之间的有机衔接,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身心更好进行健康发展。但近几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已逐渐普及了起来,在音乐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消费趋势特点,即流量化、快节奏和新潮化等特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所以,本文就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承以茶作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针对当前存在的相关误区提出了在发展迅速的新媒体影响背景下,于音乐教育过程中进行有效传承相关茶文化的良好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文化热潮与互联网的兴起形成巨大的文化市场需求,而优秀传统文化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文化产业分布高度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都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市场发展愈发艰难。本文结合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而轻文化的现象,让人们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珍重我们自身民族的璀璨文化,坚持传承与弘扬富有社会正能量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学的地位明显提升,并且成为培育幼儿审美素养、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幼儿道德品质的关键教学活动之一.在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生活的大环境下,于幼儿园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彰显育人价值、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幼...  相似文献   

5.
晚清以后,西学思潮也随之兴起,并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发芽。在梁启超的提倡下,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新文学的风潮。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后,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传统在受到西方文化和内部变革的双重影响下,发生了近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1,(9):18-23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六大运动会之一(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赛项目由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组成。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设竞赛项目16项,表演项目188项。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艺术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对接,既能够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也能更好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文章具体结合了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互动现状,分析高校艺术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指出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夯实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拓展延伸高校艺术教育空间,使艺术教育更好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育视角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既是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必要之举,又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落实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教师文化素养,形成队伍合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践行能力;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创新实践方法;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家校社”协同发展这几大方面共同发力,以期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客体的被动性、介体的单一性、环体的闭塞性等困境,继而提高思政教育实际效果,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乐器精工坊以此为行动指南,以美育为追求,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己任。在美育改革的重要背景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成为了我们莘莘学子身上的历史重担。本文将立足国内高校中首家乐器精工坊成立的背景视角,展望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力求将民族音乐传承与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0.
11.
刘金林  卞之峣  董佳婧 《民族学刊》2023,(10):20-26+14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延续至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励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在深入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强化学校教育,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本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论述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讨论了民族优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总结了现有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困境,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深化。中华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核心在于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于教育的环境,而艺术教育更要扎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安全视域下探讨网络文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传承作用和共情特征,明确网络文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三种体现方式分别为直接继承、合理扬弃和融合创新,必须符合文学艺术审美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到如今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在流传。在文中分析了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必要性,探讨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承传统文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个地区政府需对农村公共文化提高重视,紧抓农村振兴战略开展过程中下发的各种政策待遇,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健全农村公共文化相关服务建设体系,而且对于推进农村大众获得多元化公共服务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村人群日常生活文化的丰富性。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实际建设中,不但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要支持,而且为我国农村振兴战略的明确落实带来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有我国从古至今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些具有代表性、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非常活跃,将其应用在海报设计中能够给海报设计带来更多丰富的、不一样的中国元素,让海报设计更具有文化性和传播性特点。为此,本文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对博物馆海报设计融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现代社会文明法治基石之一,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精神面貌,在高等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环节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选择合适方法提炼传统优秀文化为思政教育所用,是有效促进高等人才成人成才的途径之一。要首先认识文化内涵及可开发思政教育资源,立足这一角度总结既往利用度不足、融入缺乏有效契机的问题,之后通过融入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氛围、纳入校园文化等措施,让传统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国家,不但孕育了璀璨的文明,还具有历史人文的文化传承。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经济建设,所有行业建设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本文通过浅谈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分析,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方法:坚持文化自信的建设原则,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及糟粕,协调传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传统文化更具现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方式不尽相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也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是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现代化之间关系的几点认识,以及相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