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珍贵的艺术结晶,是我们一直仰护的传统文化之魂与中华民族之根。针对后疫情时代下敦煌文化艺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问题,本文采用桌面研究的方法,以敦煌壁画为例,将敦煌壁画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商业,从经济角度对敦煌壁画的文创产品反哺敦煌壁画的保护传承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经济效益反哺文化艺术(敦煌壁画)的构思。并探索在不影响艺术纯粹性的前提下如何使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表明,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是互相成就、彼此包容、互惠互利的关系,经济效益是促进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丰富多采,绘画技法精湛。在众多壁画中,有一种以表现乐器演奏为主的人物形象,称之为“敦煌乐伎”。本文概述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乐舞伎乐的主要分类,重点通过乐伎图像分析供养人乐伎的造型,服装的特点,以及供养人乐伎在壁画中的排列,演奏的表现形式,以及供养人乐伎和宗教的关系与影响。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反映出乐伎作为敦煌壁画的艺术宝库,不但代表了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同样是一部中国音乐史的缩影,给后世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刘璟  贺明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70-171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敦煌的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意象性作为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理想的精华,而且展现着西方绘画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中国当代油画风景的意象性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孕育下不断成长。它是一种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语言,在内涵上体现了东方文化精神,也体现了西方绘画的形式表达。本文将从构图、造型、色彩、笔法等四方面探寻意象性油画风景的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土地广袤,地貌独特,民族众多,有着多样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文化资源,这为中国西部油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碰撞,以此对当代中国西部油画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当代中国西部油画家在继承原有地域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借鉴,在当代多元文化互补的艺术格局中,形成了极具西部特色的油画美学形态,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西部油画创作的美学形态形成环境,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油画美学形态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中国西部油画的美学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与讲解,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中国西部油画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6.
丽江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丽江壁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还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和文化内涵。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文旅融合概念,丽江壁画的文创开发成为未来展示丽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丽江壁画文创开发的探索,分析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及如何将丽江壁画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创设计形式相匹配。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壁画文创产品的创意和吸引力,旨在为丽江壁画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壁画研究与推广过程中,除了继续加大对丽江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外,还需发展出更多创新且具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以推动丽江壁画艺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乐器种类繁多,样式丰富,为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的设想提出,不仅使我国乐器种类更加丰富,更是拓宽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范畴。目前来看,敦煌壁画中许多乐器实物已经失传,只能依靠着典籍记载和现存的残片进行复原。郑汝中于1988年正式提出仿制敦煌壁画乐器的设想,这筚路蓝缕之功绩正如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一样。再看今朝,在全球化格局时代“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此篇文章通过分析探讨敦煌壁画乐器仿制项目的缘起、发展及成果,呈现不同时代的“丝路”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心":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心"不仅仅是一个新闻词汇或政治口号,而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内涵上,"中国信心"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中国信心"是成就感与使命感的高度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展示;在功能定位上,"中国信心"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鲜明亮点,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风雨历程中形成了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重要支撑。当前我们身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中,我们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软实力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内涵,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美育的融合,探索两者有机融合后的育人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物质财富日益增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追求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我国的传统文化美学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融合中国传统审美标准、特色文化素养、哲学观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体系,对后期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油画创作。油画的创作对于我国画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油画创作的借鉴和融合。本文针对其未来具体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及建议,确定其方向。希望可以对新时期油画创作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对敦煌壁画临摹、研究、学习的体验,浅谈敦煌研究院80多年以来,几代美术工作者总结出的三种敦煌壁画临摹方法与特色.并以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整理临摹为例,详细解读整理临摹的过程方法及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中 ,最具特色的要数壁画、唐卡、刺绣及各种图案艺术。它们集中反映着西部各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是不同民族精神气质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库存处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画创作的百年发展历史当中,中西方绘画由相互猜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画家在创作的进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将美学元素应用其中,使油画作品在表现西方油画特征的同时,又展现出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如何在油画创作中平衡与应用美学元素,成为中国油画画家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开展讨论,立足于油画创作的基本脉络,以中国传统画美学元素与湘楚意象美学元素二者为切入点,对二者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开展研究,进而对油画创作中美学元素的应用展开思考,目的在于给予中国油画画家创作带来一定的灵感,使其能够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风格相融的当代油画作品,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4.
杨露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33-13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艺术既要扎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丰富多采,绘画技法精湛。在众多壁画中,有一种以表现乐器演奏为主的人物形象,称之为"敦煌乐伎"。本文概述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乐舞伎乐的主要分类,重点通过乐伎图像分析供养人乐伎的造型,服装的特点,以及供养人乐伎在壁画中的排列,演奏的表现形式,以及供养人乐伎和宗教的关系与影响。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反映出乐伎作为敦煌壁画的艺术宝库,不但代表了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同样是一部中国音乐史的缩影,给后世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敦煌,坐落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敦"是地大物博,"煌"是非常之盛的意思。在这座城市有着明珠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洞窟中的壁画、彩塑仿佛令人置身于仙境般的佛国世界。艺术前辈们在20世纪中期前往莫高窟,克服了风餐露宿的种种困难,临摹彩塑,勾勒壁画,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其中,根据莫高窟壁画和彩塑创编的敦煌舞最鲜为人知,它以中原舞蹈文化为主要潮流,吸收了西域文化和凉州文化,既是"中原、地方、西域"的三结合,又能从中看出维族舞、藏族舞、鲜族舞等中国民族舞蹈,这也是敦煌舞民族性、时代性的体现。它以佛教中的人物为表现主体,结合西域和地方特色,表现出了天上神仙和凡间世人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清王朝时期,藏传佛教成为阜新地区蒙、满、汉民众的灵魂主宰与精神归宿.因此,这一时期寺庙众多.壁画作为寺庙殿堂装饰的重要部分,亦承载着教化民众、宣扬佛法的功用.蒙古族藏传佛教寺庙圣经寺壁画融合印、藏、汉等地的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以其丰富的内容、精巧的构图、绚烂的色彩、高超的技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作品既有印藏佛教壁画的端丽、妍美,也有中原画风的潇洒蕴藉和平朴精细,更饱含着蒙古族蓬勃、昂扬、粗犷豪放的民族气韵,充分体现出艺术与教义的完美结合,堪称清代东蒙地区藏传佛教壁画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敦煌的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写实油画逐渐引进,由于对国情的适应性,它很快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基础,它的现实主义精神也逐渐深化为民族精神。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新中国的艺术在世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冲击下,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流派,具象写实绘画已不再是当代油画的唯一语言。然而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因此,中国当代油画具有写实精神以及高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