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文化背景下当代民族地区婚俗演化及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承至今的婚礼习俗具有十分独特的东方韵味。然而,随着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使西部民族地区的婚俗从表现形式到介质依托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以民俗学为视角,力图对当代民族地区婚俗变迁的特征及成因做全面研究,从而倡导民族地区婚礼婚俗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地区文化万不可脱离文化母体,以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婚俗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婚俗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不断转变。满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婚俗亦十分重视,在满族说部文本中,存在着大量对婚俗的细致描写,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满族说部文本,对其中的婚俗进行梳理分析,从而折射出满族先民文化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婚俗是人类文明繁衍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见证了许多文化在婚礼习俗中融合交汇的一项重要仪式。全国各地乃至于世界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婚礼习俗,而在中国山西昔阳这里,有着许多婚俗中独特的认知文化,反映了很多的中国符号,传递着独特的价值观,使我们有了一些研究与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由于宗教、文化根源、婚姻观念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英婚俗的不同。本文旨在从婚俗程序、语言文化等方面对英国和中国进行对比,阐释了不同婚俗对语言的潜在影响,反映出文化、语言和婚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婚姻观是将要和已经进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两性对配偶的要求和对婚姻生活的期待,维系婚姻的态度等。不同时期的男女两性对婚姻的观念是有差异的,女性作为社会主体之一,其观念的变迁不仅直接影响到女性自身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因其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地位而影响着家庭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本文试图以西双版纳傣族女性婚姻观念的变迁论述其观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形成女性婚姻观念,现代文化影响并改变着女性婚姻观念,两种文化在女性婚姻观念影响与变迁中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会通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7.
李璐  李婷婷 《职业时空》2008,4(6):169-170
彩调是清代北方的柳子戏流传到桂北以后与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地方剧种,因其唱腔中常用“哪嗬咿嗬嗨”为衬词,故民间又称之为“哪嗬嗨”或“咿嗬嗨”。彩调叙述的常常是农村百姓身边的平常事,内容谐趣、形式活泼,因此深受农村观众的喜爱,在广西农村普遍流行,主要流布于以桂林、永福为中心的广西北部地区(桂北),以柳州、宜州为中心的广西中部地区(桂中),以百色为中心,包括崇左市及所辖的宁明、扶绥、龙州等县的桂西南地区(桂西南)。  相似文献   

8.
管荟璇  林昆勇  陈汇璇 《城市》2015,(10):75-79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通过有效整合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形态,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加快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是夯实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支撑广西资源型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塑造广西新形象的现实需要。当前广西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资源融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文化产品粗糙,缺乏创意;文化企业不成规模,实力欠佳等方面。为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应当以品牌取胜,重点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用创意突破,立体展现广西八桂壮乡民俗文化之美;以工艺为匙,打开民族文化产品自主开发和市场经营之门;抓整合资源,培育和形成广西文化发展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文化事象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迁是民俗本身的固有特征。旅游开发虽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古镇的民俗传承,但却不是其民俗变迁的唯一原因。旅游开发引发古镇民俗变迁的主要介质为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贵州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三重叠加区反映了时代发展带来的复杂性,而册亨板万村则是这种复杂性的集中体现。国家力量、市场和文化在这里交织,导致了传统聚落、民居形式和建造模式的变迁。已有的聚落变迁模式无法完全解释贵州少数民族聚落的变迁,本文针对贵州黔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提出"政策—生计模式—文化"解释模式。政策是契机,起发动机作用;生计模式为聚落的变迁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带来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侵入则促使信仰系统和观念的转变。这三点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聚落变迁的重要动力,在板万村的聚落变迁中得到了体现和证明。希望将来在其他贵州少数民族聚落的调查和研究中,能够验证这个解释模型是否适用和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苏丹与中国的婚俗情况作了简要梳理,并且对两种文化形态下的婚俗,从宗教,习俗,气候等方面分析了异同,从而从化文化意义上加深读者对两国的婚俗的理解认识.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青年问题、青年矛盾和社会对青年的认识,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为背景,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都能在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冲突、交融所引起的矛盾中得到适当的说明。事实上,今天的中国青年问题、青年现状,正是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青年不仅作用于,而且也反作用于这种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4.
苗族的婚姻,有其独特形式和习俗,雷山地区苗族婚俗虽然各地略有不同,不过多大同小异,且已被多数熟知雷山风物的文人墨客、学者名人所知。本文希望能尽可能的在普遍的婚俗习惯中找寻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的苗族婚俗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5.
政区建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的重要内容,政区的变迁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显著呈现而反映各时期不同的政治面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政局动荡不安而致使广西政区变迁更迭频繁。探讨相关史实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时期纷繁复杂的形势与环境,而且也对今人探析广西政区地理变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婚俗主要指的是从恋爱、嫁娶、生育到婚后生活等各个阶段中所形成的婚嫁行为方式和婚姻家庭社会关系,反映的是与婚姻相关的形态、观念和礼仪。“律令”与“礼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婚嫁制度的两大要素,而法律与礼仪又是由政府与社会势力来指导和规范的。从俗到礼,从礼到律,从礼到法,是一个教化与法令并存的进程。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经济与文化不平衡的社会伦理观念,从而使现代婚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前代婚俗、贞节观念以及与元朝的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发展变化关系的考察,初步探讨了元代妇女再嫁的问题。文章认为程朱理学并未对宋代妇女的自由改嫁产生实际影响,而一直实行收继婚制的蒙古、色目婚俗则对贞节观念起到了一定的淡化作用;历经战争破坏的前期元朝,出于经济恢复的需要,大力鼓励人口的增殖,因而对妇女的再嫁采取宽松、自由的态度。元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复苏、蒙古贵族汉化程度的加深和理学家在中央政权内影响的扩大,贞节观念得到官方的重视与强调,但终元之世,妇女自由改嫁的风气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家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每种文化都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迁,文化变迁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的区别,但是所有的文化变迁都是内因和外因等各种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西部贫困地区以及西部志愿者的文化各有其自身的特征。身为主流文化载体的西部志愿者进入西部贫困地区的亚文化势必会发生文化传播和文化涵化,他们是当地文化变迁的外部原因。在这个过程之中.西部志愿者面临着诸多困难。西部计划所涉及的各主体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以促进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婚礼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婚俗习惯。本文从婚礼的服饰、氛围、色调和地点等方面对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婚俗,但这种独特性正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商业等诸方面的频繁交往与影响而在发生变化.地处阿拉伯湾的岛国巴林人虽然仍坚持自己的传统婚俗,但在欧洲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他们在观念上已有所改变,其中最明显的是一改昔印旧俗,男女双方婚前必须见面,看清对方的容貌,并以旅游度蜜月的方式来代替繁琐的礼节.一、婚姻程序今日巴林人的婚俗虽已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程序依然繁多.首先是相亲,农村地区的相亲与城市有很大差别.在城市,恋人们一般都是自己认识相爱后,男方才请自己的母亲或女亲戚到女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