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玮莉 《中国民族博览》2022,(11):107-109+128
调查研究可知,“一带一路”这一举措的出现,为实现世界共赢带来了可能性和科学的方案。要真正确保“一带一路”这一大倡议受到别国的推崇,就必须从凝聚民心、实现文化交流、获取共享利益以及强化政治互信的角度上进行探究。在加强国际文化信息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往往是推崇“一带一路”共建的基础和根本。但是,在我国当前的跨文化国际传播和交流合作当中,还存有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尚待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相关交流与合作机制来解决,且要求我们强化设计和推进,促进文化传播;实现横向对应以及同类对比,为国际文化传播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国际文化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19日,“一带一路”国家统计发展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一带一路”意图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其目的将推动不同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实际上,这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它借鉴了古代强大文明互利共赢的伟大历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探索和新机遇。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因为在这个道路上曾经运输了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这条道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象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给予了中国美术发展一个极好的契机和图景。本文在结合考察中国文明的特性基础以及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美术发展上,意图探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术界在这个方向上所可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俭平  瞿萍  许蔓 《民族学刊》2023,14(4):79-85, 143
“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启动的同时,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具有针对性地策划了“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成立,试图依托自身的生物霸权与技术优势以对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拓展。伴随着“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持续扩张,各类生物组织与病毒实验室林立于我国西部周边,不仅加剧了边疆地区面临的生化安全风险,同时也会在政治渗透中日益毒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互信基础。然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安全研究过于内向聚焦,缺乏“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安全意识,即使是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没有认识到沿线国家对于生物安全治理需求的迫切性。对此,本文着眼于美国“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组织建设进程,研析其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渗透与扩张能力,由此透析我国西部边疆以及“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与政治冲击,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4.
王万平 《民族学刊》2019,10(4):17-26, 102-105
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民族流动的通道,而且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作为许多古老民族生活和迁徙的通道,沿线不同民族在移动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和加强,形成了虽然各具特色但又多民族共享的节庆文化。本文主要介绍南方丝绸之路上民族的流动和文化的互动、交融的历史,以及由此所生成的文化共享,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一直延续至今。每个阶段,国人都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传播对象的客观需求在传播内容、传播路径与方式、传播主体上进行调整与完善,力争让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播得更深远、普惠世界。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比拼日渐为大众所关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体自觉性、自信力也显著提升,随着“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出现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切实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内陆地区首个也是唯一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应积极借助地域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在发展中遇到诸多问题,应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科学规划中宁枸杞产业布局,明确重点任务,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张妤 《中国民族博览》2020,(2):75-76,13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我国各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贵州台江县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台江县苗族文化传播概况,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台江苗族文化传播战略定位以及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这不仅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而且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和平台。特别是内陆边境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立足我国本土“自塑”国家文化形象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邻国人民“他塑”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增置了认知窗口。面对当前内陆边境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面临的困境,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以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符号为表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品质特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播彰显当代中华文化的自信,从而达到对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宏观建构。  相似文献   

9.
秦永红  付乐 《民族学刊》2020,11(3):13-20, 125-126
自古以来,“边疆”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关口,具有不可取代的战略意义。古时,在“一点四方”统治观念下,“边疆”具有区别于王朝国家核心区的文化地理内涵,通过“边疆”走向欧洲、非洲的丝绸、瓷器、茶叶开启了西方人对东方国度乌托邦式的想象。近代,随着王朝国家的衰落和西方启蒙运动自我批判的觉醒,“边疆”又成为“东方地狱”中一抹神秘的色彩,一块未经发掘的处女地。20世纪90年代,自中国将“和平崛起“作为对外交流的叙述话语以来,“边疆”又被西方冠以落后、分裂、暴力的形象,意图通过充满意识形态的“人权”倡导和模糊的民族国家概念来肢解中华民族。中国边疆何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性格迥异”的面孔?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边疆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场域和资本。而边疆形象的合理建构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布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中国形象的正确定位、与邻国的政治经济交往以及边疆地区自身的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藏传佛教文化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藏传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特色文化,在古代丝绸之路中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的文化地位,可以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纽带、文化载体和特色内容。同时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要抓住机遇,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作为"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打造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符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要求,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乘势而上,进一步推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又要发挥纽带作用、亲和作用和文化展示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进入了数字媒体新时代,信息革命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地球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倡议的提出对我国各高校来说,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模式的创新发展机遇。同时,结合我国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高校平台实行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也能够使我国的文化艺术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纵观当前形势,我国高校对文化艺术的传播模式还处于传统的保守状态,因此,本文主要从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全球格局的变化研究高校的文化艺术传播的新模式,从而提升我国高校文化艺术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战略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是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成效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道路选择的重要节点,如何促进两岸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考验两岸智慧的重要课题.2015年11月19日至21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桂林联合举办“一带一路与两岸”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义守大学、台北大学、嘉义大学、金门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天津市台湾研究学会、台湾经济研究院、台湾“国策”研究基金会、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等两岸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40余人与会,就“一带一路建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两岸合作面向国际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在给我国边疆地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大了边疆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国家主义”倾向、政府属地化管理、社会有限参与等为特点的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模式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非传统安全的跨域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特点.因而,区域化的跨域治理模式就成为“一带一路”中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应然选择.跨域治理模式主张通过跨国合作、政府间协同、多元主体协作网络构建等途径,推动形成跨国家、跨区域、跨组织的边疆非传统安全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6.
古丝绸之路上的族群流动,曾促使一些帝国崛起;也曾使一些国家民族间构建起利益共同体而放弃战争;还有经贸、科技文化跨国交流而使文明共享和民富国强的经验,如此等等.这类古丝路的人文宝藏,如果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选择一些有关史实进行这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要区域,通过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我国内陆地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联结起来,形成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优势、困境、形成困境的原因以及突破路径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仍然存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重点省份的经济发展是否有积极影响已成为“一带一路”政策效果评估务须探讨的主题。本文选取中国286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PSM-DID模型和DDD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的经济增长及作用机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沿线重点省份经济增长,且呈现动态效应。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西部地区及沿线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刘文婷 《民族学刊》2022,13(11):134-140, 156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相继走出国门。少数民族儿童绘本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但其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借鉴并运用市场营销领域的SWOT分析法对少数民族儿童绘本对外传播的主要优势和机遇、劣势和挑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与SWOT象限图相对应的策略。特别是关于“绘本内容”和“跨文化语言交流”两方面所存在的障碍,笔者认为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新视角,采取“扩张型策略”和“积极防御的多元化策略”来突破少数民族儿童绘本对外传播的瓶颈,以增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桥梁,不仅具备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潮汕地区以其历史悠久而独具特色的文化享誉海内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工夫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新机遇。抓住当前机遇,探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潮州工夫茶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方法与传播途径,有助于提升潮州文化竞争力,凸显潮州文化特色,形成富有文化内涵及个性的潮州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