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影响逐渐加深。作为国家软实力之一的文化在其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在审美倾向上,人们更多感知到的是外来文化。但以道家美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在中华民族美学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我国现代审美应积极融合道家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郑柳婷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61-164+172
装饰艺术视角下隋唐飞天造像的美学分析,通过对隋唐时期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组分的分析,梳理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的美学展现。从现存飞天造像的分布出发,装饰艺术对“飞天”这一佛教造像含义、职能给予创造性的解答,通过飞天造像造型、布局、色彩、内在神韵的表达,解释飞天造像与隋唐装饰艺术美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隋唐时期敦煌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美学上历久弥新的本源所在。  相似文献   

3.
海棠山摩崖造像与阜新地区清代密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以其造像众多而称“像教”,由汉代初传至晋,造像尚具有浓郁的犍陀罗的风格。南北朝出现具有汉族士大夫瘦骨清相、褒衣博带特点的造像,及至唐代,造像的结构更趋于合理生动,佛、菩萨神态庄严、形象饱满、特征中原化,体现大唐活泼自信的审美情怀,故唐代佛教造像有“菩萨如宫娃”之喻。同时由于密教的流行,神奇而狰狞的密教造像也开始出现。元明清三朝是密教盛行时期,由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传授的“梵式”造像自元代流传下来,并由西藏传入内地,不同程度地与中原传承的唐代造像风格相融合,进而形成内地略异于西藏的密教造像风格。清代,密教的弘传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内地的密宗造像是以当时著名的佛教圣地如承德、北京、五台山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密宗造像则一直鲜为人知,该文介绍的正是有“黄教东部中心”之称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密宗摩崖造像。  相似文献   

4.
从漆器的色彩审美特征入手,探寻"红"与"黑"在先秦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以及社会意义,从而分析在先秦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色彩观.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先是对先秦漆艺及色彩进行阐述,分析红、黑两色在漆艺中的表现;然后通过对传统色彩学说以及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审美体系建立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5.
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的内核,这种内核决定着该艺术的基本特征及系统构成。中国舞蹈艺术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圆”的状态,这种“圆”包括了外部形式和内涵的审美原则。舞姿造型的圆曲相照、刚柔相生的运动方式、对比强烈的节奏特点,构成了中国舞蹈以“圆”为核心的风格特征。“圆”的阐释与探源“圆”大多用来表示形状,其实“圆”的外延远大于此。“圆”是一种思维形式,思想散发出去,再回落到原来起点上就是思维的表现,在道家、宋代理学家及许多文化形式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圆”式思维,“圆”还是汉族柔性精神的具体表象,这种思维…  相似文献   

6.
从漆器的色彩审美特征入手,探寻"红"与"黑"在先秦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以及社会意义,从而分析在先秦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色彩观。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先是对先秦漆艺及色彩进行阐述,分析红、黑两色在漆艺中的表现;然后通过对传统色彩学说以及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审美体系建立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
重庆大足石刻的造像中有众多的女性造型,北山石刻因此被人们称做“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在宝顶石刻的众多造像中不乏体现宋代女性日常生活的石刻,“吹笛女”、“养鸡女”等女性造型的石刻是宝顶石刻的魅力瑰宝.宋代期间的女性游离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之外,由此女性形象活跃在宗教信仰的想象空间中.  相似文献   

8.
杭州飞来峰第55龛顶髻尊胜佛母九尊坛城造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内的飞来峰以佛教石刻造像闻名遐迩,其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造型之美,均为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盛世的汉唐之后所罕见。据统计,飞来峰现存五代、宋、元时期的佛教造像多达280尊。其中元代造像数量最多,为飞来峰佛教造像中的主体和精髓部分,现存造像67龛,大小造像116尊,形成了“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的壮丽景观。116尊造像中,有46尊为藏传佛教风格造像,62尊为汉式风格造像,8尊为受藏传佛教风格影响的汉式造像。飞来峰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于一身,是中国佛教造像中绝无仅有的融汉藏佛教艺术风格于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图样的形成源远流长,每个民族图样都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和美学价值。民族图案往往与某些艺术设计作品一起出现,它以传统为基础,反映了传统的艺术精神与民间艺术。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与感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民族纹样,在广告设计中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与运用,并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紫 《中国民族博览》2023,(21):216-218
在当下全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艺术形态也面临着融合、脱域的社会现象。随着民族自信的不断攀升,更多的设计角色着眼于挖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价值,于其中寻找民族本土设计语言。由此产生了诸多艺术创作与语汇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如“设计倾入”“语言符号化”等问题。本文探讨了现代设计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造物理念与艺术审美价值。以东西方造物哲学观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语境中所需的现代性、在地性、日常性以及审美教育性。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理念与造物程式来寻找重塑本土语言的艺术形式,思考当下东方设计语境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民族审美文化”范畴及其意义。认为 :民族审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 ,以民族审美活动及其成果核心的 ,以及包容于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成果之中的 ,具有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民族文化观念和物质产品。“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确立的意义在于 ,首先它廓清了民族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部分 ,即民族文化中具有审美特性和价值的部分。其次 ,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的概括 ,实际确立了民族美学理论的方法论框架。以民族审美文化为生长点 ,建立新的美学范畴、观念和价值体系。再次 ,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的确立 ,其现实意义在于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品质 ,选择适合各民族文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艺术乡建作为乡村建设的新形态,以“艺术介入”之维体现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近年已取得了系列性的成果,同时也因对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理解与实践有所差异而存在诸多问题。艺术乡建实则并非局限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介入,而是在当代多元文化叠合的语境中,综合运用美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以审美经验的自律为基础,对乡村自身的礼俗秩序及其嬗变进行发掘和阐释,并以当代审美经验构建新的乡村共同体,从而真正激活乡村自身的价值。礼乐制度是富于中国经验的审美治理机制,探讨礼乐制度如何在民间接衍并建构其当代形态,是实践中国艺术乡建由“外”而“内”并交互共生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写意水墨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美学视觉艺术性呈现的绝佳范式。徐渭作为水墨大写意的集大成者,其绘画中的符号元素蕴含了丰富的美学内涵。皮尔斯符号学作为西方的符号学理论,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本文借助皮尔斯符号学原理,从像似符、指示符、规约符等角度解读徐渭大写意水墨画的笔墨语言,研究其绘画体现的美学内涵与精神追求,剖析其画作创作规律,为其绘画意蕴的理解构建审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态美学存在四种形态。第一种是审美生态学,在美学的生态化中形成。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勾勒了文艺学哲学基础、主要范畴与命题的生态化路径,呈现了人与自然节律感应的生态审美关系,展开了文艺生态学与人本生态美学的构建。第二种是生态审美学,在生态的审美化中形成。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在生态系统的审美中阐述了生态美特别是生态和谐的美学规律。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揭示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艺术法则三位一体的生态审美规律。第三种是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在马克思唯物实践存在观的指导下,在中西生态审美理论的中和里,形成了生态存在化与生态审美化一致的理论与范式,成为影响很大的中国生态美学样式。第四种是美生学,初成了由天籁美生场生发的生态美学逻辑体系,力图形成美学新原理,生发审美文化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5.
审美人类学是美学与人类学跨学科整合的一门新型的复合性交叉学科.它对美学与人类学各自的发展是极有价值的.虽然它是现代性学科分化的结果,带有现代学科的特征,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审美人类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解构西方现代美学传统的另一种美学形态.审美人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展,取得明显的成就,同时还应当在理论建构、资源整合、研究意识与研究方式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期推进中国审美人类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书立说以“重情”的独特表达方式,共同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高度和情感智慧,源远流长滋润着世代中国人.儒家:“血浓于水”的亲情指向,强化以血缘关系为基点,形成“忧国忧民”的主流文化情怀;道家:自爱与恬淡的情感定位,提出甚爱必大费,以包容性的阴柔情怀面对社会环境;佛教:慈悲为怀,以波澜不惊的内在情愫超越自己.他们互补的精神文化情怀,面对生命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历史的研究,梳理历代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变化,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标准上,探讨现当代工笔花鸟绘画在“随类赋彩”这一古代中国画艺术理念中的实践与发展层面上,与传统美学观点和现代艺术观点相结合,由“随类赋彩”衍生了“随意赋彩”理念,为的是让今天的艺术实践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扩大色彩运用的空间,而又不背离中国画的美学特征,更好地表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感受,体现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邢崇  张立笑 《民族学刊》2023,(11):102-109+167
作为中国诗意电影的滥觞之作《小城之春》,开启了民族化诗意电影语言的探索。“十七年电影时期”郑君里导演同电影大师费穆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不断向中国古典艺术探胜求宝,创作出极具特色的诗意美学电影《枯木逢春》。当代电影《春江水暖》延续了传统诗意电影风格,融中国山水画意境美学于现代大家族危机故事中,展现当下年轻导演追求山水诗意电影民族化的探索。这三部电影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影人在电影民族化诗意叙事的探索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春”:诗意的电影意象象征;江南影像:诗意的电影叙事空间;“中国画”:诗意的电影长镜头美学。通过对三部电影视听语言共性的提炼与个性的阐释,管窥三部影片诗意化的影像于不同时代的承继与发展,体认中国电影美学精神的自觉追求,探索民族化电影诗意语言的当代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翎 《西藏研究》2003,(4):72-80
藏族的石刻可谓是藏文化的一个缩影 ,这种无处不在的“天堂符号” ,书写了雪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大量佛教、苯教的石刻作品不仅是藏民族宗教信仰的反映 ,也是他们独特审美趣味的写照。本文从石刻分布、石材、用途、造像来源等八个方面介绍藏族的石刻艺术  相似文献   

20.
"审美人类学"既有意识地不同于"文学人类学",也有意识地不同于"艺术人类学",因为"人类学美学"的重心是在美学上,"审美人类学"重心落在人类学上。审美人类学从具体的审美现象提升到美学的层面,这中间有好几个层次的跳跃。最早还是为了广西师大的学科建设,来做审美人类学的,可以说是从边疆、从边缘起步。这段时间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发展,感到"审美幻想理论"对于说明中国经验是一个有效的理论,我想结合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来进一步阐释它,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