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创产品设计就是将某种文化特色或者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有内涵、有设计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对学生进行以文创为基础的产品设计教学成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教学实践方案的构思过程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文创产品设计就是将某种文化特色或者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有内涵、有设计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对学生进行以文创为基础的产品设计教学成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教学实践方案的构思过程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市场环境的文创产品设计,要立足民族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激活文创能量,达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湘西苗绣文创产品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建功立业,对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活跃的文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跳动的脉络,文创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就是中华各民族有机融合的过程。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大格局中认识和把握各民族艺术融入中华文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和谐繁荣万紫千红的共性中标显苗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以体现出古老民族特有个性,需要顺应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发展规律,同时注重民族因素、地域因素、时代因素,提升情感价值,实施跨界融合,坚持"以人为本",推出适应时代审美时尚的文创产品,提高湘西地区各族群众经济收益和社会形象,创新助推乡村振兴。这亦是我国各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程中正确的指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而地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需要重视对其的保护以及发扬工作。尤其是现如今文创产品越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时,就可以将地域文化匀速融入其中,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可以使文创产品更具特色,从而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新鲜”的文化。因此,本文首概述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作用,最后详细阐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具体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粤方言文化作为广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和挖掘粤方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探讨粤方言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结合的可能性都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为了引起人们对粤方言和广府地区特色文化的关注,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文章首先梳理了粤方言文化的现状和困境,其次论述了在“全民推普”环境下对粤方言文化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必要性,且提炼和分析了粤方言文化元素的相关理论,立足于广府地区的本土文化,考虑粤方言“声、形、用”的文化元素特征,利用视觉转化来挖掘与推广粤方言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最后总结出粤方言文创产品的应用设计策略,为文创创意产品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解决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融入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性强难以融入思政、思政元素植入生硬且协调性不足、思政融入过多而杂乱无章缺失课程特色等诸多问题,提出明确“立文化自信,育创新之才”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传统文化设计力”思政特色的整体课程内容框架,利用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的隐性关系巧妙衔接与重组,采用“润—传—访—范”四步法路径展开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重点的关注,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迅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就文创产品设计而言发展并不理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业设计与当前互联网络的发展相比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对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创产品设计的新要求,以求实现文创产品设计与时代发展的同步。  相似文献   

8.
米婧玮 《中国民族博览》2020,(1):172-173,221
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并大量地生产制造新产品,同时也促使了文创产品市场上出现同质化、短期化、批量化等现象且较为严重。本文旨在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入手,探讨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转化思路和方法,并以台湾"掌生谷粒"为例,分析产品所构建的文化记忆对相关群体的情感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并大量地生产制造新产品,同时也促使了文创产品市场上出现同质化、短期化、批量化等现象且较为严重。本文旨在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入手,探讨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转化思路和方法,并以台湾"掌生谷粒"为例,分析产品所构建的文化记忆对相关群体的情感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文创产品也逐步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新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带动信息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文化寻找到适当的、符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存在形式。如何跟紧时代发展,开发出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市场经济价值的产品,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古色添彩的“红+绿+古”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视角看,河南“红+绿+古”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红色文化开发理念落后,资源融合深度不够,布局规划存在条块分割等。为此,应当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依据,推动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和古色添彩相融合,打造红色文旅文创品牌,建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山西布老虎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劳动人民质朴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布老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在文创产品的创新转化中,其艺术与设计的呈现方式与表现方法,挖掘通过文创产品设计使山西布老虎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可能性和可...  相似文献   

13.
智凌燕  刘兴全  崔晓 《民族学刊》2022,13(8):126-135, 166
当前互助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三种融合模式:延展式、重组式和渗透式。调查发现这些发展模式呈现出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初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丰富、产业模式多样化等存在样态,但又面临着诸如文旅融合产业的经营规模小、人才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资金缺乏、商业化运作不够、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能力较弱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不多等发展困境。本论文认为需重点从以下五方面予以优化发展:加强规划,不断探索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大扶持,不断扩大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引育并举”,多途径培养文旅融合产业人才;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规划,多方位提升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运作水平;突出特色,充分运用“互联网+”“文化+”等手段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加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合浦汉墓出土的羽纹铜凤灯作为广西历史文化的代表,衍生出了许多文创产品。通过调查、分析和归类,大致可以将这些文创产品按产品属性分为仿制文创、矩阵文创和个性文创三类。本文将分别对这些文创产品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探讨,归纳出羽纹铜凤灯衍生品的设计特点,为地方性文创研发寻找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作为文创产业中的基础部分,对促进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但中小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营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销售渠道单一、推广意识不足、专业营销人员缺乏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有机结合、有效利用媒体等社会资源、加强营销人员培训等方式,能够提升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其文创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内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文创产品逐步占据消费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份额,但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并不成熟。本文针对南京博物院现有文创产品展开调研分析,以顾客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提出"穷""变""通"三个发展对策,体现消费者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指导作用,旨在推动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继续开发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性转化,研究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新思路。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视角,以“文化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架构“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念模型,并运用于“和合礼茶”主题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茶具创新设计的耦合,不只是传统元素的移植和嫁接,而是立足于演化之后的创生:“共生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同质异构”的地域文化基因。通过对“台州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的深入剖析和凝练,支撑了我们在茶具设计过程中对台州“和合文化、山海文化”符号的重构、转换和意象化表达。  相似文献   

18.
土族刺绣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提倡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背景下,如何根据其特点将其转化为旅游文创产品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土族刺绣的特点引入,对其工艺、造型、色彩等进行总体分析与阐述.以此为切入点,从现阶段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探寻土族刺绣在这一视阈下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杨哲 《中国民族博览》2023,(19):235-237
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和“博物馆+”是新时代社会进步、推动博物馆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其他社会资源协同文博相互整合资源的方式,是博物馆实现文化赋能,和对传统工作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博物馆+”的内涵特征是理念和方法的统一、是各领域同文博发展的双赢过程。文章先探究跨界融合下文博大信息量整个传播的意义以及可行性,最后依据该项工作的着力点提出跨界融合下文博大信息量整合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旅游市场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旅游行业中,文创产品设计成为了最热门的内容,有着独特的文化品味,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工作人员在实践中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着文创产品的设计,并与历史等内容相结合,提升了旅游市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