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庭宇 《现代交际》2022,(12):99-106+124
“大思政课”的理念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反思与超越,也是思政课教学融入社会大课堂的趋势和考量。社会大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亟须发挥“大思政课”讲清讲透讲活“大道理”的话语引导功能。为此,要在话语主体、话语资源、话语形式、话语空间等方面予以学术观照,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性和时代性,教育引导青少年立鸿鹄志、做时代的奋斗者,成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民族国家是近代西方的基本政治形式,在民族国家中,封建时代的臣民转变为民族国家的公民,国家权力取代社会权力成为控制社会的主体,国家通过“权利”渗入公民生活的所有方面,权力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变为手段和目的,“公民权利—国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现代性札记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登斯对现代性和第三条道路的论述 ,建立在他对两种理论路径的分析批评的基础上 :一是“主体—客体”、“个体—整体”、“人类—自然”、“国家—社会”、“市场—政府”等二元叙事这样的二元叙事 ,自启蒙以来统领着学术界思想界的主流话语 ;二是启蒙话语中关于社会进化的理论 ,这种“进化”论把复杂的社会变迁看成是“社会内部”所发生的分阶段的自然演化和递进过程。和当代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努力一样 ,吉登斯看到了这类二元论和进化论的困境 ,揭示了它们所造成的遮蔽 ,他力图要超越这种二元化的简单对立和进化论的“自然进步” ,试图要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我国隔海相望的近邻,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与我国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的文化一方面采用了“拿来主义”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行了自我消化与改进,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的民俗文化,集中地反映出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中表现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积淀。为此,有必要对其民俗文化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nation state在中日两国分别被理解为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其原因可以从分析并比较国民的语义变迁中得到解释,它们反映出两国近代以来不同的国家构建历程。古汉语国民在近代日本首次获得归属和参与的现代语义,回归中国后,在晚清最后10余年间变得更为复杂。近代中日的国民承载权利、成员身份等现代西方的公民概念语义,并与人民、公民、臣民、民族等相关语词形成一个概念网,传递出对国家主义的强烈追求。两国的国民语义差异明显:在日本明治中期以后容纳了天皇的臣民,融入文化民族的部分语义,成就其君主专制和泛民族主义相糅合的歧路;在晚清则成为立宪/共和之争的标志,与大民族主义/汉族主义的民族语义之争一起,辛亥革命后汇入为中华民国的民族国家话语。近代中日的国家构建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参照的结果,但却迈上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社会中,“梗”作为一种具备圈层属性的隐语黑话,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交流话语,造“梗”玩“梗”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文章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对游戏圈的“梗”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本分析方面,“梗”主要以造词和挪用两种方式为主。它们虽不符合日常语言使用规范,然而具有鲜明的情境化语义特征;话语实践方面,“梗”除了使网民获得文本消费快感外,还具有戏谑主流话语、制造群际差异、构筑圈层藩篱的功用;社会实践层面,造“梗”玩“梗”一方面反映出个体面对社会关系时的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个体、群体与社会三者在话语权力支配方面的媒介权力博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比较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是对“国家角色”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国家作为一个“体制建构”和“行动主体”来关注。就地区而言,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研究者认为国家有实行政治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及同跨国公司交涉等作用;研究发达社会(包括北美和日本)的学者则把国家看成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处理国内外问题的机构。就学科而论,比较史学的研究者认为国家是自主权的缔造物,它可以通过社会革命的方  相似文献   

8.
数字趣闻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不同的人,对数字的爱好与厌恶,都是不相同的。西方人点烟的时候,不论用火柴还是打火机给人们点烟,点到第3个人时,他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有礼貌地拒绝。所以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在点了第二根烟后,要不嫌麻烦,把火熄灭后再给第三者点上。这就是西方八点烟忌“3”。日本人忌讳“4”以及由“4”组成的数字。原来,在日本“4”同“死”发育十分相近,有时甚至完全相同。读由“4”组成的数字时,脑子里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死,这样是被认为不吉利的。因此,在医院、饭店、旅馆都尽量避免使用“4”字和由“4”组…  相似文献   

9.
<正>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祖国未来、民族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河北高邑县用好“教、会、用”“三字诀”,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实现法律知识、法治讲座、法治氛围三个“全覆盖”,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全面提高全社会法治素养,护航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把好“教”字诀,法律知识“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离《菊与刀》出版已经59年了,离它被译成中文也15年了,但现在这本书依然畅销着。书本身当然写得不错,本尼迪克特就是依借这本书,开启了文化人类学“文化类型理论”的新天地。然而,也正是这本书的所谓“科学”性,使得大多数人阅读这本书时,被引入其中而忘了跳出来看了。《菊与刀》是一度流行日本学界的“日本人论”(即日本文化·社会独特性的言说)的滥觞,不过,就笔者看来,“某某民族具有某某特质”这类“特质说”,从逻辑类型上讲是很难获得实证支持的。因为“某某民族有之”这一论断其实是排他性的,它潜藏了另一个否定形式的全称判断:“其他一切民族均无之。”证实前一论断或许不难,但证实后一论断在逻辑上几乎是不可能(证伪它却不难)。  相似文献   

11.
任致远 《城市》2011,(2):3-8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新人类”生命的浪费——日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战后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呈递增之势。本文说明了日本青少年自杀的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日本青少年自杀的历史文化原因:对自杀独特的道德评价、特有的“义务和义理”、“武士道”以及情感模式中的“内疚感”、集团意识和依赖心理、拘谨自制等,分析了“切腹”的文化源流、审美意识中的自杀和自古的崇尚与渲染,分析了生死观;本文与西欧进行比较分析了对自杀的传统的法律评价。本文还研究了“新人类”自杀的现实氛围:现实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剧变、家庭关系的淡化、突出的日本女性问题、工作的过度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性问题、日趋尖锐的代际冲突、青少年亚文化、日本的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两家可以为化解“文明的冲突”、实现“文明的共存”提供有意义的资源。我相信,在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中同样有可以化解“文明的冲突”并实现“文明的共存”的有价值的资源。是用“文明冲突论”来处理各民族、国家间的问题,还是用“文明共存论”来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平共处,这是当前必须认真考虑和慎重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以来,安倍晋三两次组阁都提出了国家战略构想,从“美丽国家”到建设“强大日本”,无不坦露出自信满满的“大国志向”.面对长期以来经济的低迷态势、政治的混乱无序,安倍试图通过重塑大国的国家认同,恢复国民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一国内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面对自己的亚洲邻国中国,以安倍为首的政治家表现出极其轻慢的历史态度,通过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的策略,进而为其“摆脱战后体制”、修改“和平宪法”,走向“正常国家”寻找托辞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谈起日本人的思想意识,普遍都会想到日本人注重“和”的观念,强调“集团主义”,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集体规则,主要表现在重视集团意志。但是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日本的开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人长期以来的“集团意识”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倾向性,“集团意识”所持有的内外有别、排他性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自我意识”抬头。本文旨在通过小说《人间便利店》的主人公展现的“自我意识”,讨论日本人“集团主义”中的“自我意识”。在研究日本人的思想文化的领域中,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和“自我意识”让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前人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杨二车娜姆,摩棱人。1983年13岁时离开原始母系社会“女儿国,”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89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独唱演员;1990年8月去美国;1991年在意大利做模特,1992年游遍欧洲;1993年2月先后到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讲学和演出;1995年开始从事时装生意并做模特,参加好莱坞电影演出并为其配唱歌曲。她是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刊物的封面人物,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女儿国”的公主,亚洲最有性格的女孩,中国的百灵鸟,摩梭人的小旋风。  相似文献   

17.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民族,开会只会提前到而不会迟到,通过探讨得知日本人的守时跟“門限”①是有关系的.文章就“門限”在日本的存在情况进行初步的考察.主要从“門限”的历史、使用场合及作用、大家对“門限”的认识,以及“門限”与日本人的家庭教育观及时问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制定門限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如何看待他们的国家和实力?现代日本社会如何认识中国的国力?这本书可以说很有代表性。本书作者从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性和一些具体经济指标出发,来与中国进行比较,指出彼此差距,分析现状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在“大国崛起”成为流行话语之时,我们在此为每个国民的社会福利算一笔账。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市场改革之后的“社会办福利”,再到如今“适度普惠”的晨光微现。这不仅仅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变革,同时也是代表着国民权益进步的标记。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日本人自杀行为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日本对自杀特有的道德评价;“义务”、“义理”与传统价值观;源远流长的死亡之道“武士道”及切腹的思想;审美意识中的自杀与自古的崇尚和渲染;宗教的思想与生死观;对自杀的法律评价;集团意识、依赖心理与自杀的“传染性”、集体性;情感模式中的拘谨自制与“内疚感”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