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但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电影字幕的作用不言而喻。字幕翻译是电影文化交流主要途径。而归化与异化作为两条翻译规律,也是电影字幕翻译实践不可或缺的法宝,直接关系到翻译效果,是电影与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相吻合、融入异域文化的保障,有助于推动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化的环境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评判国家强大与否的一大标准。在全球化的同时,中国文化被推向了世界。而丰富多彩的媒体世界也成为文化输出的载体。电影,则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方式。但中国元素难以被外国观影者理解或接受,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则成为是否能将中国文化成功带向世界的一大关键。文章以著名的翻译策略为参照,以贾培林翻译的《梅兰芳》为蓝本,分析并归纳电影字幕的翻译以及可以创新、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我国电影字幕翻译研究的整体态势,搜集了中文核心期刊登载的相关论文并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通过图谱分析得出,我国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2013年达到高潮直至现在趋于稳定成熟;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等是字幕翻译研究中的关键词,反映了研究的核心和热点;视听翻译、文化传播等突变词揭示了字幕翻译的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字幕翻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4.
论及翻译,就一定会涉及一些翻译技巧,例如加词法、减词法、音译法、意译法等。同时,近年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影视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俄语电影涌入中国市场,电影字幕翻译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俄语电影为例,分析意译法在字幕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外国电影不断地被引入中国市场。影视作品较强的传播性决定了它成为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恰当的影视字幕翻译对于影视文化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汉斯·维米尔的目的论出发,以电影《功夫熊猫2》为例,分析目的论中的目的、连贯及忠实原则是如何运用在该影片的字幕翻译中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目的论来探讨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探析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根据字幕的特点,将目的论运用于字幕翻译操作性非常强,可方便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内涵,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随着欧美电影在国内的流行,电影字幕的翻译遇到中外文化的碰撞。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电影字幕翻译中出现网络流行语,其使用可以丰富电影内容,吸引观众,促进影视文化的流行。在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必不可少。动画电影面向青少年,他们对互联网很熟悉,更青睐独特新颖的网络用语,故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失为一种良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与自然环境进行类比,译者凭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从语言、交际和文化三个维度出发,追求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和谐。中国特色文化词汇是政治文献英译的主要内容,其翻译效果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和国家形象来说十分重要。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对政治文献的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译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字幕翻译与一般影视作品不同,电影等影视作品可以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充分地翻译,而纪录片字幕翻译除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之外,还涉及文化词语的翻译,有时还要对隐晦的信息进行阐明和解释。笔者以《英国史》为例,对纪录片字幕翻译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汉斯·弗米尔是德国翻译目的学派重要创始人,他的目的论已被广泛运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金球奖电影《少年时代》自2013年上映以来,大获成功,是文艺的奇迹。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来探讨《少年时代》中电影字幕的翻译,以说明电影字幕对跨文化电影推广、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美国好莱坞环球电影公司出品的系列电影《赛车风云》为个案深入分析其字幕翻译文本。该电影多年来受到广大青年影迷的喜爱和好评,他们期待借助字幕了解和感受英文电影中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因此本文对该片的汉译字幕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从而概括其特点,希望对英文字幕汉译工作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英语翻译是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其中,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由于翻译对象的特殊性,对翻译的技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要求出发,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技巧以及今后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现代生活中的一门大众传播艺术。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欧美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的走向世界,中英文电影字幕的翻译必将发展成为一种巨大产业。然而影视翻译的研究与探索在国内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大众对影视翻译质量的质疑抱怨之声也越来越多,而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的对白译作也是不敢恭维。这一切文化交流的现实,要求应用语言学者及英语爱好者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即对中英文电影对白翻译方法研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舌尖上的中国》字幕翻译属于影视作品翻译,与常见的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事务性函电翻译等有所不同。然而,从翻译手法的运用来讲,翻译理论中的一些处理策略的使用,可以给字幕翻译增添艺术性和感染力。本集《我们的田野》在汉译英的字幕翻译中,也时时处处体现着翻译的技巧和亮点。本文将从翻译技巧角度对该集纪录片的字幕英译进行赏析,浅谈美食翻译中体现的特色及字幕转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影视传媒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电影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国外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还是中国影视进驻国外市场,电影字幕或者电影标题的翻译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语言交流活动。本文以英文电影标题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英文电影翻译过程中经常容易忽视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实现本文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影视剧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互联网环境下各个国家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在翻译影视剧字幕的过程中,译者需要从源语、目的语两个角度出发,对字幕翻译进行语用分析,既不能大刀阔斧地剔除源语言蕴含的文化因素,又要考虑到目的语受众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作品成为主要文化负载体之一,字幕翻译就显得格外重要。虽然我国字幕翻译的研究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随着影视作品在观众群体中受欢迎程度的上升,有关字幕翻译研究的发展也呈现出积极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汉语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辐射到中国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关系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实施。提出了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机制研究的步骤:影响词语翻译的四大跨文化因素的研究,探讨以文化为核心词语翻译的努力方向、研究如何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有机结合,以及基于文化差异如何保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普遍性等,从而为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机制的研究找到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即“目的论”与尤金·奈达的交际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华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字幕翻译为实例,总结出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使用的多元翻译技巧:归化、直译、意译、和“浓缩式”翻译等.  相似文献   

20.
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是湖南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湘绣文化及其作品正努力迈入海外市场,但是语言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湘绣文化的对外传播。对湘绣文化在海外推广中出现的翻译难点及翻译对策进行探析,这对其他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更有益于推动湘绣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