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两个务必”的话语论断到“三个务必”的经典论断,二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变”与“不变”的统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是依据我们党执政所处时代、执政面临形势、执政回答“考题”等不同问题的创新性发展;“不变”的是二者都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本色。全面把握“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及其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党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展现了强大的历史魅力,是我们党宝贵的思想财富。“三个务必”包含深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亦有牢固的主体性、鲜明的人民性、清晰的指向性与深刻的斗争性。现阶段,我们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三个务必”思想指引必不可少。深入开展“三个务必”的思想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历史自信;构建富有责任担当的执政党,开辟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新境界,是新时代坚持“三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思想,既是守正,也是创新,对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历史看,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从现实看,是新时代“新赶考”的现实要求;从价值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深入学习和理解“三个务必”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践行“三个务必”思想,以制度确保“三个务必”思想贯彻落实常态化,有利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中始终坚定正确方向,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4.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就对全党在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一重要时刻提出的谆谆告诫,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庄严宣誓,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三个务必”从根本动力源泉、优良传统作风、独有精神品格三个层面建构了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基本遵循,并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之中。新时代新征程牢记“三个务必”,要求全党加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开展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认清形势,准备经受各种风险考验。  相似文献   

5.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就对全党在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一重要时刻提出的谆谆告诫,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庄严宣誓,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三个务必”从根本动力源泉、优良传统作风、独有精神品格三个层面建构了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基本遵循,并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之中。新时代新征程牢记“三个务必”,要求全党加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开展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认清形势,准备经受各种风险考验。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之为;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拼搏之姿;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之锋。全党践行“三个务必”,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践行“三个务必”,护航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理路为: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赓续初心使命的红色基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战胜赶考之路的艰难险阻;增强历史主动意识,积极肩负民族复兴历史使命;坚定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持续自我革命保持清醒坚定。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三个务必”,这一提法具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理论逻辑方面,“三个务必”折射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深刻理解;文化逻辑方面,“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反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历史逻辑方面,“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对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的传承与创新;现实逻辑方面,“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对斗争精神的坚持与发扬。“三个务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践行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保持执政党生机活力的政治本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对“三个务必”的学理阐释,有利于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永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提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制胜本领,指引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三个务必”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理论的内在规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涵育,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更是新“赶考”路上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品质风尚,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本领方法,三者是一个结构严谨、功能互补、指向一致的整体。在实践中践行“三个务必”必须从加强“三个务必”的理论学习、提升相关能力素养和完善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展开,确保“三个务必”在实践中见实效。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三个务必”包含党的奋斗目标、政治本色、取胜之道等丰富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厚植人民情怀,“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有助于大学生保持优良作风和矢志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助于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三个务必”教育,要协同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讲深讲透讲活“三个务必”的道理;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将“三个务必”融入进校园文化环境;要增强网络阵地育人功能,打造“三个务必”宣传阵地和品牌;要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大学生领悟和践行“三个务必”。  相似文献   

10.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新征程向全党发出的号召,是把握和践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关键切入点。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锚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赶考方向,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肩负“四为四谋”的使命担当,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勇毅前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赶考清醒,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保持“慎易敬细”的优良作风,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赶考魄力,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增强“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赢得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中,“赶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概念。毛泽东在总结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革命的兴衰成败中提出赶考话语,并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坚持“两个务必”。习近平高度重视毛泽东提出的赶考话语,提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坚持“三个务必”,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以史为鉴,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赶考话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务必”之间价值同向、逻辑互补、相辅相成,分别从根本要求、作风保障、动力支撑三个方面阐释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强化什么样的政治自觉、保持什么样的政治品格、具备什么样的政治能力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践行“三个务必”,必须以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根本、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为前提、以加强党的组织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管党治党的体制机制为关键,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两个务必"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坚持"两个务必"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两个务必",最根本的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牢记"的要求,把坚持"两个务必"作为一项长期紧迫的政治任务,把落实"两个务必"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坚持从自身做起,特别是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用坚持"两个务必"的实际行动实现"三个代表"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牢记"两个务必"是现实的需要。牢记"两个务必"必须坚持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报告强调的“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政治本色,体现了伟大的责任担当;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的作风形象,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鲜明品格,体现了深刻的斗争精神。“三个务必”密切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明确了全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为全党同志锚定了时代方位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守正创新,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思想武器,内在蕴含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价值追求、强劲动力支撑与科学策略方法。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三个务必”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必须坚持以强化理论教育为抓手,筑牢全体人民信仰根基;必须坚持以优化制度建设为根本,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涵养精神品质为核心,锻造攻坚克难斗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个务必”展现出新的丰富内涵、现实意义和深远启示。新时代“三个务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立场,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彰显了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深刻总结,深化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要求,是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党的时代要求。在新时代,“三个务必”启示我们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18.
“三个务必”是一个逻辑清晰、内涵丰富、系统严密、互不可分的完整有机体。当前,需要深入领会“三个务必”的内涵,这是“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三个务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立场、条件保障和本领要求上具有契合性。文章从筑牢使命意识、锤炼精神品质、练就斗争本领方面,充分分析“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完善同向而行制度、开拓线上线下教育阵地、塑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和构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为“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务必牢记"两个务必"。"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政治本色和生命活力之基,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保证,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也必须做到"两个务必"。  相似文献   

20.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时代方位、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中心任务向全党发出的思想号召和政治动员。从理论逻辑上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从历史维度上来看,它是苏东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启迪;从现实诉求上来看,它是新时代新征程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制胜法宝。作为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合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三个务必”既存在思想理念的相对侧重,又展现出不同现实意义的深层互构,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特质和严密的逻辑关系。新时代新征程上贯彻落实“三个务必”,必须坚持整体推进、系统部署,以夯实信仰根基为基础,以健全制度规范为保障,以优化政治生态为支撑,使“三个务必”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意志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