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欣  张志卫 《公关世界》2022,(12):65-66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活动、改革和建设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这种活动及结果经过时代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人们可以开发利用的历史遗存。本文通过对白山市辖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分析,研究其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为新时代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美霞 《公关世界》2023,(22):36-38
红色文化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象征化、政治、经济价值。文章中基于榆林目前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针对榆林目前的红色文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及相应对策,当然,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路径、理论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加强红色文化具体化指导、人才队伍建设、保护意识、宣传力度、文旅融合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豫东指河南省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3座地级市以及永城市、兰考县、鹿邑县在内的省直管县(市)。豫东红色文化资源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豫东地区开创革命根据地斗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豫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宝库,形成了豫东特有的红色文化基因。一、豫东红色文化资源概况1、从区域分布上看开封市市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伐军抵汴旧址、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队部旧址、解放开封战役激战地等,  相似文献   

4.
宋金全  徐婧  李斌  郑兆唯 《城市》2022,(11):55-63
乡村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历史文化镇村则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集中体现。目前,全国公布了多批次历史文化名镇村,它们是镇村历史要素、传统民俗、传统风貌资料的集中展示,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名镇村资源的挖掘与研究,对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中国传统人居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以天津为例,首先梳理全市各类型镇村的资源特色,把握天津镇村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脉,在天津特色镇村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天津市历史文化镇村资源,构建符合天津实际情况、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镇村保护评价体系;其次,应用评价标准,遴选出一批历史特色鲜明,保护价值较高的镇村作为天津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备选;最后,对天津历史文化镇村提出保护传承建议,以期保护天津历史文化镇村,完善文化镇村的保护建设体系,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振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把弘扬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红色教育资源进校园工作;加强红色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强化红色资源的宣传与教育.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保障措施有形成革命传统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与研究;组织编写<红色中国>教育读本;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在红色资源地依法竖立"革命历史纪事碑".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先进革命文化。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对于加强先进性建设,增强四个自信,激发奋斗伟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聚焦于红安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从经济、教育、文化三方面阐述红安红色文化的功能价值,分析其创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从文化品牌、开发模式、资源整合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促进红安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轰轰烈烈的革命历程中,西南地区作为重要基地,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资源。西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数量规模可观、类型丰富多样、资源组合科学,在振兴西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西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所在,进而探讨开发利用西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路径,有利于增强西南地区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促进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除了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纪念碑等一系列物质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之外,还包括革命中孕育出来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人民烈士、领袖的革命事迹等。以革命精神为主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红色文化资源既展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其开发也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四川作为红色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学界对于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意义及其开发路径进行了广泛研究,以期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是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找到本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本学科育德育人的功能。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奋斗史,富含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利用赣南红色文化,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融合,对于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感及树立民族自信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时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山西的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提升山西红色文化软实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山西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对推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站在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要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潜力、增强红色文化凝聚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加大红色文化创造力,不断提高山西红色文化软实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价值文化,文中提出通过大力开发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发扬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及教育功能,为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持续的精神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资源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力、推动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推动力,激发村民奋斗富裕生活的重要内驱力。用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又要挖掘红色文化经济价值,还要坚持地方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色音乐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音乐文化交融、蝶变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新时代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基于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情况的研究发现,高校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利用不足、高校中红色音乐文化平台建设不足、高校在红色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不足等,是影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利用的重要因素.从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云平台建设、教育教学渗透、校园环境渗透三个方面探索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好的印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进行文化传承尤为重要。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中,丰富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常态化、全覆盖教育,形成育人优势,做到思想认同、自觉行动,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载体作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运用本土红色资源的载体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载体作用,重视培养人文精神均是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我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领导人民创造的以中国特色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中国的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本文从红色文化的概念、价值、启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一个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产,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红色文化内涵,对红色文化资源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务院《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延安市作为红色旅游圣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对地方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延安市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产品体系,增强产品功能,确立营销语境,建立文创产品研发激励机制,培育文创团队,有效促进红色文化和文创产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推动作用。从这个层面看,红色文化不仅是精神瑰宝,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元素和时代意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将予以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