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社会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开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现实意义。从图书馆建设的角度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较东南沿海地区少,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也比较薄弱。而民族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弥补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稀缺,也与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吸收养分,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下,需从以下方面拓展和延伸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第一,结合校园文化,以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第二,结合学生社团,延伸图书馆的社会服务;第三,联合地方文化单位,为民族地区服务;第四,结合时代需求,探索新模式以适合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加快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当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还有着很多问题,如馆藏文献资料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特色化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本文试阐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加快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当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还有着很多问题,如馆藏文献资料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特色化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本文试阐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里,通过阅读,继承了数千年的智慧和文明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民族图书馆,是为了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引导当地对汉文化掌握程度较低的人民群众,更加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让当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图书馆是典型的文化职能机构,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图书馆为物质载体,开展针对性的阅读和推广,有利于大大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本文从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和推广阅读这一措施出发,讨论了如何建设民族地区特色图书馆、如何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馆藏、如何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如何让民族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希望对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略论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应结合当地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把重点放在本馆读者利用率高和本馆重点需要的核心馆藏,以及本馆的特藏方面;实现民族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与共享;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加快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馆藏民族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文对青海民院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民族特色以及如何发挥馆藏优势,提高民族文献利用率等方面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结合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实际,论述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内容以及民族文献,建设特色数据库,提出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馆藏与服务的必要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青海民族院校图书馆要突出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柯 《青海民族研究》2003,14(1):125-127
民族院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加强馆藏的民族特色是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也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我院馆藏文献的民族特色阐述了充分发掘民族文献资源 ,使其更好地为我院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数字化的浪潮也正席卷而来。数字浪潮带来了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更使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理念得到了重视,并在不断的革新中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以便顺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特藏资源对高校以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意义,并对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并且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宣传,使其在传统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转变及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时代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图书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少数民族图书馆中馆藏文献资源的特征、少数民族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作用、少数民族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均衡、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具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民族地区提供信息服务、提高民族素质等积极作用。为促进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在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重视特色馆藏建设、加强现代化建设、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和各界支持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要加快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步伐,扩大数字图书馆占有的比重,就必须一方面增加数字化的馆藏资源;一方面通过网络建设扩大社会资源化的获取量;同时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图书馆工作人员,创建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优势 为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吴家琴民族教育事业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民族高等院校,从始至终都没有偏离过为民族地区建设服务这一目标。随着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汪敏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50-251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界研究探讨的重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若建设和利用数字资源则需要以自动化、网络化为前提,同时还要建设相对良好的配套硬件设施.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具有使用灵活、快捷方便以及多用户可同时使用等优势,因此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对策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界研究探讨的重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若建设和利用数字资源则需要以自动化、网络化为前提,同时还要建设相对良好的配套硬件设施。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具有使用灵活、快捷方便以及多用户可同时使用等优势,因此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对策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曦丽 《民族论坛》2012,(12):81-83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任重而道远,明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与责任担当是首要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除具备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延伸及特殊的职能,立足这些职能能够进一步履行好其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发展息息相关。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探析了地方高校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通辽地区挖掘和整理科尔沁文化的地域优势,结合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实际,提出了传承科尔沁文化,促进图书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措施,并且分析了科尔沁文化厚重的历史文脉和对科尔沁民族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湘西自治州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地区",中小学校是民族民间文化活性传承的主体。吉首大学是作为该地区唯一一所高校,为中小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活动提供主动服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中小学传承活动提供主动服务包括利用高校馆藏优势提升其传承活动水平和建立共建共享合作的长效机制,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中也可以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从而互相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2,13(7):109-118, 150
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也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既是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此,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从以下维度推进。在路径维度上,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平台维度上,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提升文化自信新途径;在认知维度上,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针对性;在行为维度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