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及其存在原因。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年龄、教育以及职业地位等因素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消费观念受以上因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健康自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公民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同时展现不同阶层和群体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健康水平:而弱势社会阶层女性与优势社会阶层女性健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还发现。在职业、收入、教育程度以及城乡区隔等因素对男女公民健康产生影响的同时,性别因素交织其中而使健康水平性别差距方面发生一些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9年福建省X市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表达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表达意愿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且女性的政治表达意愿高于男性;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和社会化经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表达意愿;高中教育程度的男性农民工更难具有政治表达意愿,而劳动合同则有助于其政治参与意愿的形成;女性农民工政治表达意愿形成的障碍则来自城市经历的增加,而社会网络规模和市民网络规模的扩大均能够有效提升女性农民工的政治表达意愿。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经济地位研究关注社会资源占有和收益的性别差异,注重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所依赖的不同资源。按照是否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标准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高教育劳动群体和低教育劳动群体,由分析两类群体人员经济地位获得的不同路径——对高教育群体经济地位提升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本”,对低教育群体经济地位提升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其在单位中所处的“结构”,进而进一步探究不同劳动力市场所需资源的性别差异更有意义。研究发现,低教育群体显著的性别差异来自于女性群体受到更多的结构性限制——管理职务对女性的排斥以及劳动力市场对大龄女性的歧视;高教育群体趋向于性别平等,原因在于影响该群体经济地位获得的因素——教育、年资和培训经历趋向于收益率的性别平等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社会。失地农民中的男性和女性教育,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的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就有必要研究他们的性别差异问题、研究性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女性失地农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途径和方法,以促进政府及妇女工作者在具体实施"女性素质工程"时,将性别观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对子代教育获得及性别平等有长期影响。通过使用CGSS 2015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并辅以工具变量,重点探讨母亲职业地位对其子女教育获得及性别差异的影响,发现母亲职业地位正向影响子女教育获得而且性别差异缩小,这种影响独立于家庭中父亲职业地位。重新对样本进行筛选并变换子代教育水平测度方式后,估计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母亲职业地位对教育性别差异的改善仅存在于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等级较高的家庭组别,在较低的家庭组别未见显著性影响。家庭背景中母亲职业发展因素对教育再生产以及女性教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劳动力市场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子代教育优势累积以及减轻子代教育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人专卷)数据,在比较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四类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基础上,对四类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教育水平最低、健康状况最差、生存状态最劣,她们更加依赖子女等家庭成员提供经济支持,更需要社会医疗、保健和居家养老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时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选取城镇女性劳动力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检验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与健康风险的关系,研究对建立女性群体的健康风险防范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1)社会经济地位与女性健康风险呈正向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健康风险下降;(2)社会经济地位并不通过中间变量生活方式影响女性健康;(3)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度量指标中,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女性健康风险的影响较显著,收入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整体数据显示,我国女性政治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但女性政治地位低于男性的问题依旧存在。基于社会分工失衡而产生的家庭责任偏重、职业发展渠道不畅、教育投资不力等因素都影响着女性权利的实现。从根本上看,改善女性政治地位必须改变女性在社会分工中的弱势处境,现代社会应通过更新观念、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开发女性人力资源、优化家庭分工模式等方式提升女性的经济能力,从而促进女性权利的全方位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0"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青年社区政治参与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男性比女性的社区政治参与积极性要高;年龄对其社区政治参与积极性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来源于干部职业群体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社会网络及其使用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干部职业群体中,两性的社会网络资源并无本质差异,但职业地位的获得中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了社会网络资源;不同性别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别,其中社会网络因素对于男性干部职位升迁发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女性干部的职位升迁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是衡量新时期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和女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性别意识是基于女性主体性地位与反思传统的性别秩序并强调男性女性具有相似的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种性别平等意识,性别意识是建构平等的性别秩序的重要基础。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对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参与意识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弱;性别意识对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有显著影响,即性别意识越强的女性其政治参与意识越强,性别意识越弱的女性其政治参与意识越低;年龄、政治面貌、自评社会等级均对女性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教育年限则对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资本理论出发,运用资本不平等、资本欠缺和回报欠缺的概念,分析社会资本获得的性别差异及其所导致的男女性别群体之间的社会不平等的机制和影响。分析结果证实,中国女性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制度资本上存在着欠缺。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制度资本(党员身份)对社会资本的性别影响也是显著的。与女性相比,男性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职业、职位,他们在社会资本上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女性在进入国有单位、获得高级职位或挣取更高的工资上,并没有特别地受到社会资本的回报欠缺,且具有微弱的优势。但这并不说明女性在职称、职务或工资上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其实在这方面,女性的情况比男性糟糕得多,这说明女性需要动员政治社会资本来有效地弥合这些差距。  相似文献   

14.
自我雇佣是农民工实现经济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CLDS2014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法,在纠正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基础上,考察了农民工自我雇佣及其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女性农民工从事自我雇佣的比例较低,且生存型比例高、经营规模小、经营绩效劣于男性,女性自雇者的收入水平低于男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社会性别分工与家庭角色的不同,致使男女农民工从事自雇活动的动机差异较大,并最终导致自雇者较大的性别收入差距。为此,公共政策应将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范畴,为女性农民工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促进我国“以人为本”城镇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论和性别角色等理论,通过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婚姻暴力的现状及其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探讨了夫妻流动模式等因素对我国家庭婚姻暴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婚姻暴力现象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是婚姻暴力的主要受害群体;(2)夫妻流动模式显著作用于婚姻暴力,且对女性群体的作用力度高于男性;(3)婚姻暴力的发生因年龄、教育、就业状况、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家庭权力关系和户口性质而异。最后提出鼓励夫妻共同流动或就近流动,建立家庭暴力惩治机制,提高妇女地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女性劳动参与和劳动报酬的获取关乎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有必要对二者进行系统分析。笔者采用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宁夏地区样本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变量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了现阶段宁夏地区女性劳动参与同劳动报酬获取的相关问题。结果显示,女性较高的劳动参与并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劳动报酬,而是受到教育程度、技能水平、职业层级、就业身份、人员编制等因素的限制,同时这些因素又反作用于女性劳动参与、劳动报酬的获取,多因素共同制约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人跌倒问题十分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Blind-Oaxaca分解技术,探究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中国老年女性的跌倒发生率始终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跌倒存在性别差异主要归因于健康因素,而非社会人口因素,健康状况上的劣势是中国老年女性更易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预防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应当注重性别差异,给予老年女性更多的跌倒防治服务,切实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汉语拒绝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中男性和女性在拒绝策略上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使用更多的直接拒绝策略,而女性则比男性使用更多的间接拒绝策略;女性在拒绝时比男性使用更多的礼貌策略.这些性别差异可以从社会文化角度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性别角色观问卷对贵阳市六个年级47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男性性别角色观在两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明显;女性性别角色观在五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明显。中学生性别角色观存在年级差异,其发展趋势呈现起伏状态。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对女性应该具有的特点的认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剧《六人行》中人物的台词来探讨话语风格层面上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在表达人际功能时所用的语气更加礼貌,更倾向于使用疑问语气以及附加疑问句、情态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等手段来“软化”语言使之表达更委婉,此现象反映出女性在表达人际意义时相对于男性更加不自信,这种性别差异能够折射出社会中的两性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