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落在武陵山余脉北麓的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彭家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武陵山区土家集落的典型选址,以其美而集中的吊脚楼而享誉华夏。仲春之际,笔者走进彭家寨,领略了其美丽的神韵。  相似文献   

2.
坐落在武陵山余脉北麓的彭家寨,位于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全寨45户250余人,均系土家族。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  相似文献   

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彭家寨,以其保存完好而集中的土家吊脚楼群而著称。寨中主要建筑依自然地势地形选址,完整地保留了形成于清朝末期的土家吊脚楼、凉亭桥等传统干栏式建筑群。现存48栋吊脚楼等干栏建筑,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集土家吊脚楼群整体美、空间美、层次美、轮廓美于一体,具有鲜明的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个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彭家寨,以它那吊脚楼群的独特原生态魅力,震撼了中国民族文化界与建筑界。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在亲赴彭家寨实地考察后,由衷感叹彭家寨400余年“藏在深山人未识”,评价其吊脚楼群为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古民居之一。彭家寨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酉水流域,  相似文献   

5.
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市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传承基地,也是武陵地区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和旅游集散地。该景区集土家民俗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创业孵化园区管理、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等于一体,入驻商家1000余户,带动就业创业上万人。  相似文献   

6.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6.6%.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民族文化浓郁、民族特色鲜明,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特色民居尤为显著,彭家寨吊脚楼群更是驰名中外.近年来,宣恩县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项目,全力打造"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  相似文献   

7.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地处湖北西南部,属武陵山区腹地,县内聚居着汉、土家、回、苗、侗等24个民族,全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6.56%.受历史原因、地理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宣恩县目前仍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尤为艰苦.  相似文献   

8.
相思风雨桥     
在鄂西山区的万山丛中,有许多风雨桥,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风雨桥横卧在深沟浅涧上,人们在桥上歇息纳凉、说话谈天,甚至做点买卖,这都是很平常的事。这一次,我去宣恩县的彭家寨,虽然只是匆匆一晤,彭家寨那座小小的风雨桥竟让我不能忘却了。  相似文献   

9.
高乐山镇官坝村地处咸丰县东大门,与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接壤。距咸丰县城2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28个村民小组,1446户,5278人,耕地面积12378亩。土家、苗、汉、侗、彝五个民族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占69.74%,其中,土家族占38.92%、苗族占24.17%、侗族占6.56%。官坝村是恩施州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06年,被确定为湖北  相似文献   

10.
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形成了全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肃南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共7大类43种140多处,总的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神奇多采的人文资源。肃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以马蹄寺、文殊寺旅游景区为其代表。马蹄寺风光旅游区位于肃南县马蹄区境内的临松山,因岩石间有神骥足印而得名。景区面积13.825平方公里,距张掖市65公里,距肃南县城16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里群山环抱,松柏苍翠,流水潺潺,绿草如茵,景色秀丽,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2007,(8):83-83
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座落在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上,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8公里。中心占地面积近1万亩,总资产1.2亿多元。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旅游景区之一,是全国首批进入4A级旅游景区(点)之一, 也是全国唯一的草原4A级景区。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工农(牧)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格根塔拉”商标认定为“内蒙古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在国家民委的有力指导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北省民宗委快速行动、大胆探索,整合资源、凝聚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在原先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了恩施州咸丰县官坝水脉苗寨、来凤县舍米湖村、宣恩县两河口村彭家寨、宜昌市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襄樊市宜城市王台回族村等五个试点,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使保护与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了经济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感知和态度对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桂林灵渠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和借鉴游客感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桂林灵渠景区游客感知量表,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等4个维度24项指标构成,通过实地调研,运用IPA分析方法对桂林灵渠景区游客感知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国内同类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迟慧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90-191
本文从沟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对丹东虎山附近沟域范围内的景点、景区进行了整体的环境设计探索.通过分析丹东沟域旅游发展现状和虎山景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对能纳入统一沟域内、开展沟域旅游活动的诸多景点进行统一的景观环境系统设计和主题设计,为以虎山景区为中心的沟域旅游景观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并为丹东沟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不读酉水好安寝,读了酉水人惊心。九百里酉水,宛如一条绿色的锦带,贯穿鄂、湘、渝三省市边区9个县市,串连起宣恩县彭家寨、来凤县仙佛寺、酉阳县天龙山、龙潭古镇、龙山县里耶古城等,这一颗颗让民俗学家叫绝,考古学家惊喜,历史学家入迷,诗人畅怀,游客醉倒的晶莹温润的珍珠,在祖国大地万千条江河中格外闪亮吸人,令人心动神荡。  相似文献   

16.
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椒园镇向西,乘车沿着婉蜒曲折的乡村油路向前行驶约7公里处,一股淡淡的茶香迎面扑来,放眼望去是一片葱绿的茶园、别具特色的民居。这里便是宜居村庄——水田坝。水田坝村因地得名,曾以盛产水稻而远近闻名。近年来,水田坝村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和宣恩县、椒园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该村实际,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以打造  相似文献   

17.
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城西南5公里的209国道两旁,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映入眼帘,房顶上装修一新的封火墙、屋脊和檐口告诉着人们这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新村.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距恩施州城45公里,境内海拔呈垂直性差异,国土面积2740平方公里,人口35.5万人,是湖北省12个特困县之一。宣恩县境内农产品"贡品"云集,素有"中国贡  相似文献   

19.
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建构是以旅游开发为驱动,以旅游公司和村民为主体,以特色民居的打造、毕兹卡坊的组建以及农家博物馆的建立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实践;其过程看似文化移植,实际上却是土家传统文化的“再地方化”,不仅体现了国家、社会、地方、精英、民众的互动,还带来了不同社会群体生计、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但是,现在旅游业中产生的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内蒙古的旅游业起步晚,存在高速度与低质量、新产业与旧秩序、结构与功能失调并存的现象,成规模的草原旅游景区数量和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旅游资源被破坏,旅游环境恶化.内蒙古地区旅游企业在运行中应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培养旅游业全体职工的绿色意识,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发挥内蒙古草原民俗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和沟通内蒙古与各省区的联系等绿色营销,加强旅游绿色促销和营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