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腾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21-122
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包括门户网站的国际化、旅游公示文本英译和文化典籍英译三个方面.做好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做好网站本地化,参照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做好公示文本英译,从五台山传志的疏解注释、文体特征、版本源流以及术语建设方面循序渐进地译出五台山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也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中大同云冈石窟作为我国著名景点,基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石窟佛像及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不仅得到了国内旅游者的喜爱,而且广受国外友人欢迎,因此该景点的外宣汉英翻译也逐渐得到了更多重视。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针对大同云冈石窟外宣汉英翻译问题展开详细分析,简要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并探讨了生态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最后总结提出了解决外宣翻译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期能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包括门户网站的国际化、旅游公示文本英译和文化典籍英译三个方面。做好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做好网站本地化,参照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做好公示文本英译,从五台山传志的疏解注释、文体特征、版本源流以及术语建设方面循序渐进地译出五台山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4.
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云冈石窟作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对象主要面向国内游客等原因,其远没达到世界文化遗产该有的知名度.通过分析云冈石窟文化外宣的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外宣策略,从文化外宣主体、景区周边配套、景区文化传播渠道和媒介、文化外宣形式和内容以及外宣翻译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对于外国友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民俗文化也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有着较大的困难.本文在多模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展开探讨,简要分析了多模态话语,并研究了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文本包含大量历史、习俗、宗教等信息,给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其文本功能的特殊性,外宣文本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可读性,又要考虑如何保留原文的文化要素。关联翻译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最佳关联为标准,为非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博物馆是向外推介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馆内珍藏着许多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文化展品,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本文采取实地调查法,对馆内展品的外宣文本翻译进行取样研究,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案例,从文化外译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贵州省博物馆文化外宣文本的翻译问题及译介难点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规范贵州省博物馆外宣文本的翻译,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地方民俗旅游文化既是国家最新“三农”工作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国家文化与外宣中不可或缺的例示。地方民俗旅游项目不应仅囿于本土,更要着眼于跨境乃至跨国的外宣途径以实现己身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目标。贵州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然而相应的外宣研究近于边缘地带。基于可及文献的综合梳理,研究认为,地方民俗旅游文化属于中国文化负载项,文化负载项的通用翻译策略适用于地方民俗旅游文化外宣。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阐述其具体的理论指导作用,明确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对文化本身产生的实际影响,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现文化身份塑造的有效对策,以此达到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传达异域文化身份的目的,确保异化翻译对策充分保留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是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伟大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真正实现“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潮汕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极具地方特色,积极推动潮汕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是强化潮汕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视阈下,从潮汕文化遗产及其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出发,言明了潮汕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的不足之处,旨在讨论如何做好潮汕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旭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219-221
网络信息时代,文化和旅游网站成为了城市外宣的重要渠道。然而研究发现苏北五市文旅网站的英文翻译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改善。本文借助新修辞学理论并基于苏北五市文旅网站英译现状,提出英译改进建议,以期帮助外国受众高效把握文旅资讯,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激发旅游动机,同时为其他地区文旅网站提供翻译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外宣网站是对外传播信息和思想的窗口。外宣网站文本具有简洁明了、信息性强的特点,属于信息型和呼吁型文本。本文在分析了外宣文本的总体特点后,决定采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将“传达信息”作为第一要务,应用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方法,使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类似。笔者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用实例探究了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外宣网站词语英译过程中的适用性,即通过词性转换、意译、省译的方法,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和文化心理,从而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日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中国以越来越包容、越来越自信的心态进行文化输出与招商引资,各个城市越来越注重旅游宣传片的制作。一部高质量的城市旅游宣传片,不仅能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通过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字幕翻译研究,有助于城市旅游宣传片对外的传播。本文在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探讨分析太原城市旅游宣传片《龙城太原》如何实现多维度适应性转换。本文旨在进一步论证生态翻译理论对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指导意义,助力于城市旅游宣传片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现阶段,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应翻译不同少数民族的语言,并保留其中的文化特色,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播。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民俗文化外宣及翻译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三十年来,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转向"。本文探讨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的目的,指出要做好文化翻译,译者应熟悉和了解相关文化,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文化翻译的应对策略,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研究中发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轨以及地域性文化不融入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将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之中,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基于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朝着旅游城市方向发展,在旅游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投入了较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以便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体验与价值。文化创意要素的加入对城市旅游品牌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创意理念的融入不仅是提高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城市旅游品牌建设发展的前提。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的现状,结合目前城市旅游品牌建设实际特点,给出了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更好地完善对内创新,还要做好外宣翻译工作,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现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探索如何更好地迎合时代背景发挥朱仙镇木版年画自身优势,推进外宣翻译工作多平台、多手段蓬勃发展,使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