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化”的社会促使了家居产品设计的“多元化”。但设计却陷入一个怪圈:设计作品为大部分人服务。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而功能的“多元化”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不公平”程度,服务群体应为社会的每个人,而不是大部分人。本文以“Variogrip”系列扶手为例进行分析,提倡从通用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家具产品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交通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改变。目前,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大作用,除提供载客功能外,地铁建设还具有很大的空间,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打破地铁封闭性氛围,通过营造艺术化的空间,影响人们的艺术观和审美追求。本文将从地铁的壁画艺术、平面广告、导视系统三个方面,阐述在地铁空间中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地铁可借助艺术的魅力展现所处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现出了各民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不仅要向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同时更要向游客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所以,在设计旅游产品时要将不同地域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符号运用到旅游产品设计中,这样才能凸显地方特色、弘扬地域文化、吸引游客眼球,从而更好地带动旅游业发展。本文就民俗文化符号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旅游业来发扬和传播地域文化,通过地域文化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军史是军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我国人民军队光辉的历史,承载着党和国家对人民军队的期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军史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传播、展示、教育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交互设计作为信息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其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将交互设计融入到军史场馆的陈列布展和建设中,创新展陈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军史场馆文化传播和教育作用。本文以莱芜战役纪念馆为例进行分析,对交互性设计在军史场馆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对于产品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需要产品设计人员对此做出调整和改变。而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喜爱,将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首先对民族文化进行简单的概述,然后对产品设计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对产品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展开研究,最后对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内高校中开设产品设计专业的非常多,因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国家对产品设计专业也尤为重视。高校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产品设计类人才,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便是提高产品设计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创产品设计就是将某种文化特色或者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有内涵、有设计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对学生进行以文创为基础的产品设计教学成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教学实践方案的构思过程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产品设计课程和企业课程相比,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其中创新性是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现阶段,将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和企业的项目实践进行结合是产业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通过对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够发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产品设计课程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高校中开设产品设计专业的非常多,因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国家对产品设计专业也尤为重视。高校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产品设计类人才,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便是提高产品设计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创产品设计就是将某种文化特色或者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有内涵、有设计感,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对学生进行以文创为基础的产品设计教学成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教学实践方案的构思过程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产品设计课程和企业课程相比,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其中创新性是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现阶段,将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和企业的项目实践进行结合是产业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通过对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能够发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产品设计课程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欧洲的众多美学家其思想对当时欧洲的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美学思想作为指导现代设计的一条原则,既经得起理论上的推敲,也经得起历史实践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孟菲斯派作为后现代主义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思潮,一经提出就经受了巨大的争议与质疑。浮夸的装饰、艳俗的色彩和不谈功能性的乌托邦式构想,都与产品设计的内核要义和服务对象的期许格格不入,因此这一设计集团犹如昙花一现,在片刻的轰动后很快便分崩离析了。本文面对这样的学派发展现状,从产品设计的内核要义上提出了孟菲斯派所主张的叛逆美学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重生,即在思想传承上孟菲斯派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交互设计作为一个新兴设计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与发展,醴陵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拥有举世闻名的陶瓷文化和发展历史.现今产品设计已经进入关注人性化的成熟阶段,所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都体现以人为本.在醴陵陶瓷产品设计中也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交互理念,注重交互对话与陶瓷产品行为互动的过程.在交互设计下的醴陵陶瓷产品设计能显著地提高产品感染力,进一步拓宽事物的承载价值,并指导新兴设计与传统工艺的火花碰撞,找寻交互设计与醴陵陶瓷产品设计的创新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多元化"的社会促使了家居产品设计的"多元化"。但设计却陷入一个怪圈:设计作品为大部分人服务。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而功能的"多元化"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不公平"程度,服务群体应为社会的每个人,而不是大部分人。本文以"Variogrip"系列扶手为例进行分析,提倡从通用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家具产品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重点的关注,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迅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就文创产品设计而言发展并不理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业设计与当前互联网络的发展相比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际,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对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创产品设计的新要求,以求实现文创产品设计与时代发展的同步。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现出了各民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不仅要向旅游者提供游览服务,同时更要向游客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所以,在设计旅游产品时要将不同地域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符号运用到旅游产品设计中,这样才能凸显地方特色、弘扬地域文化、吸引游客眼球,从而更好地带动旅游业发展。本文就民俗文化符号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旅游业来发扬和传播地域文化,通过地域文化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博场馆规划建设与管理,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各地文博场馆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当进行准确定位,并且通过大规模规划建设和发展,惠及广大民众、提升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力.本文将从职能管控、目标对象以及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定位管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跨界”这个词已经在设计界中存在很久,但是职业院校通过跨专业融合课程推出产品并走向商业化的案例少之又少。在岭南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背景下,笔者从“产品设计”与“推广经营”两个维度进行整合来倒推跨专业融合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创新模式,并将各类文创单位的商业化架构进行逐一深入分析,通过传统文化故事传播到产品形象构思,再到品牌IP的设计、陶瓷实物制作等实现工艺美术、陶瓷、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等专业的跨界融合。本文以石湾陶瓷公仔小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验证一种全新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方法适用于文创的教学及“工作室”模式,在众多元素共同的影响下,真正达到跨课程、跨专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移动时代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普及应用的背景下,万物互联、科技智能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也随之迈入“数字化”时代。在全新的时代下,各种自助服务模式越来越多,大有“凡有服务,必有自助”的效果。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传播阵地,把握自助服务发展大趋势,打造起全新的服务体系已是必然。本文结合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特点,对其必要性进行简单概述,再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起覆盖服务主体、客体、资源以及服务效果和手段各方面的全新自助服务模式,期望打通图书馆数字“孤岛”,带动文化知识资源共享联动,形成线上+线下的多元化自助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