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十九世纪中叶从欧美各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民族学资料的形成和积累,则可溯源于人类历史之初。如果从有文字记载算起,在西方可以上溯到希罗多德(公元前490—425年)时代,在我国可以上溯到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年?)的西汉时代。民族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国家日益增多。在当代,凡是科学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有专门从事这门科学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在1978年第十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会议上,就有70多个国家派代表出席。事实说明,民族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我国,民族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各种原因,它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照耀下,民族学获得了新生。积极开展民族学研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已成为民族学工作者的一项既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在国际国内文化研究的热潮冲击下,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迫切需要创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文化民族学。该学科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民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及演变规律。文化民族学既关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各民族文化的变异和创新,其研究内容是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在继承中国民族学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以建立中国民族学领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自70年代末中国民族学恢复以来,经过全体民族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体系。对这十几年中国民族学走过的道路,已有不少文章论及。因论题所限,本文不拟重复我国民族学富有成绩的主要面,而仅就其缺憾及不足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本文希望通过对负面的讨论,增加民族学同仁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以利民族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文化大革命”为分界,划分为前期和新时期。新时期民族学发展的特点是:1.研究范围不断扩大;2.研究重点有了新变化;3.理论研究受到更大重视;4.应用研究得到加强。展望未来,中国民族学研究者任重道远。为了使民族学研究进入新境界,作者认为有四个问题要给予重视:1.要扩大学科的对外开放程度,这是民族学获得更大发展的前提;2.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列为民族学的中心课题,是争取民族学更快发展的关键;3.加强民族学方法论的研究,促进传统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民族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保证;4.建立中国民族学的理论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文明,并使之绵延不绝;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具有丰厚的民族学与人类学遗产的国家,漫长历史过程中的资料积累以及中国的传统学术,今天仍然强烈地影响着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建设。但是,民族学与人类学作为近代科学,终归是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欧洲产生并逐步得以确立的,当本世纪初,民族学与人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民俗学等现代社会科学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时,她们便作为向西方寻找真理并用以改造中国社会的尝试的一部分,而被载入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史册之中。民族学与人类学作为应用科学,在其引入中国之后迄今约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它们的实际应用息息相关。民族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的遭遇与发展,也都只能从它们的实际应用的轨迹之中去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15日至19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学研究者就“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新形势下民族学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民族学的...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徐亦亭民族学从20世纪初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传入中国以来,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那就是:(1)50年代以前的探索和实践民族学中国化时期。(2)50—60年代新中国民族学发展时期。(3)80年代以来创建社会主义中国民族学时期。提...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半期,早期中国文明西来说一度流行,且演化出多个版本.英国汉学家金斯密的中国文明雅利安起源说亦是其中一家之言.若将其观点置于19世纪东方学研究的背景中可以看出,中国文明雅利安起源说代表了西方人试图通过民族学研究,将中国文明这个分支接入人类整体文明史的一种尝试.随着东方学的兴起而逐渐繁盛的近代民族学,就这样被以一种不怎么恰当的方式应用到了对中国的研究当中.从金斯密运用民族学方法对上古中国历史进行的重新解读中,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汉学研究所带有的浓厚的民族学色彩,以及来自东方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从学科意识的萌发到学科理念的形成 ,经历了近 2 0年的实践过程。现阶段积极推进学科化进程 ,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实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价值。当前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包括 :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 ,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 ;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运作方式 ;具有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 ;拥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不断扩大学科内外部的学术联系等。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长期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德国、美国失业保险体系及其启示张旭昆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德国和美国分别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建立了失业保险体系,在尔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它们的体系经过多次调整修订,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可以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成...  相似文献   

11.
民族学作为一个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文,指的是研究各族人民的学问。实际上,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就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学资料。但是,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提出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围,还是在19世纪中叶前后。这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向世界各地区寻找原料和市场,当时作为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社会保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社会保障思想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确立了基本内容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启友 《阴山学刊》2006,19(2):104-111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之后,对它的研究渐成一个热点。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2 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研究在 2 0— 3 0年代和 80— 90年代出现两次热潮 ,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百年来 ,中国美学界围绕审美经验的特质和心理机制与艺术创造的特殊心理活动两大基本问题 ,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争鸣和创新 ,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从历史和现实来看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 ,主要希望不在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 ,而在审美和艺术经验的科学研究 ,并且要从审美经验的特点出发 ,形成本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应当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体系作为突破口 ,通过深化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体系和特点的研究 ,实现传统审美理论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5.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统筹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琦 《兰州学刊》2009,(12):120-123
随着“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目标的确立和“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进,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全民医保”。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逐渐升温,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依然是政策研究的关注热点。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全民医保目标的建立及其实现途径;医疗保障的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的理论研究现状;各地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实践研究;比较和借鉴国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教训方面。国外关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城乡统筹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及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相关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学的构成与特征周星,胡鸿保民族学的一般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学科,这门学科在美国通常称为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①然而中国的具体情况表明,中国民族学的构成具有一些不同于各国民族学的特色。中国学者对干人...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70年,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依托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政策,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格局,积累了丰富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政策制定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学、社会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民族社会学从孕育、形成,到进一步的发展,走过了从自在的民族社会调查向自觉的学科化综合研究的转化过程.目前,学科已初步形成,正在走向成熟与发展的新阶段.虽然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科理论、学科体系、学科范式、学科队伍等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与壮大,但中国民族社会学走向学科化、规范化、本土化研究的趋向将日益明显与突出.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是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指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研究。40年来,以中国政治为主题的论文发表量呈曲线上升,研究议题越来越具象化;专业性的研究团体和机构相继成立,逐渐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交叉学科研究成为趋势,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受到青睐,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40年来研究主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主要以解放思想、政治体制改革与党政关系等为研究主线;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主要以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以及政党代表性、党内民主、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等为研究主线;21世纪初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主要以执政能力、基层民主与和谐社会建设等为研究主线;十八大以来,主要以国家治理和政党建设等为研究主线。  相似文献   

20.
中共舆论监督观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既有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也有极为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渊源。从历史角度考察中共舆论监督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理解目前中国正在孕育和逐渐走向成熟的公民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共舆论监督观的形成和发展分别经历了探索借鉴期、孕育发展期和不断完善成熟期三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巨大社会变迁,同时也折射了这种变迁与外部世界环境变化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民主政治追求并努力实践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