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刑事法治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刑事司法改革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现状 ,在刑事司法改革中必须坚持严肃、公正、科学与文明的原则 ,强化刑事司法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刑事审判制度具备一些当事人主义诉讼的形式特征,又保留着职权主义的色彩,目前面临着进一步的完善。文章通过对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的介绍,指出我国的刑事审判改革应从欧盟审判程序一体化的改革中吸取经验。  相似文献   

3.
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是现阶段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也是落实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司法领导体制的改革 ;(2 )刑事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 ;(3)司法监督体制的改革 ;(4)刑事司法程序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刑事司法改革:从变法逻辑到试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法逻辑"一直是统摄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路径.在激进变法与急速修法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妥当的试错机制,不仅制度的正统性资源在流失,上层指导与地方创新的关系失衡,改革本身也沦陷到"一改革就失败,失败再改革"的困境.为摆脱长期的改革误区,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应实现从"变法逻辑"到"试点改革"的逻辑转换,实现从"局部完善"到"全局优化"的效能发挥.  相似文献   

5.
自正法 《学术探索》2014,(12):48-57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兴起于东方经验,继承了古代司法文明“和合”思想,继承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以人为本、司法为民、调判结合”的司法文明理念,继承了浙江枫桥和龙泉地区“以和为贵”思想与浙江“枫桥经验”;借鉴了西方经验,吸收了辩诉交易制度的精髓,并融合了恢复性司法理论的有益经验。从地方试点到中央立法,刑事和解逐步确立,刑事司法文明的第三种模式逐渐形成。刑事司法文明也由传统的“二元”模式逐渐转型为“三元”模式,即“诉讼文明-程序文明-刑事和解”,第三种模式以对受害者利益保护为中心,追求被害者、加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三赢”的诉讼模式,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最终迈向一种“和合型”刑事司法文明。  相似文献   

6.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2,(8):164-170
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存在诸多误区及认识论和方法论谬误,必须及时加以检讨和纠正。改革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画地为牢;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消极无为。而是坚持普遍经验与本国国情的有机结合,坚持有目的、分阶段、按步骤实施,通过从上而下和逐步推进的方式渐次展开。亦即,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应当坚持本土与域外制度的兼容与平衡从而匡正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刑事预审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连接审前程序和审判程序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历史传统、法律文化及诉讼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更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虽然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预审制度与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预审制度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较大差距,但并不妨碍我们在将来的刑事预审制度改革中吸收和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相关制度的合理之处.因此,文章通过法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从司法成本和司法收益等方面对新世纪法国刑事预审制度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论证,意在吸收和借鉴法国刑事预审制度相关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预审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栗克元 《中州学刊》2001,(4):117-119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审判程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大量可变因素,还有诸多的冲突需要磨合.笔者对我国刑事审判改革的特点及出路略述管见,以期对我国刑事审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司法机关准确实施国家刑事法律的重要指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在实践中,司法机关认真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取得了初步的政策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主观上和客观上的问题.为此,司法部门要树立新型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合法途径,提高政策执行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策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具体到打击刑事犯罪方面 ,因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制定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 ,基于“有法依法 ,无法依政策”的指导思想 ,刑事政策曾被广泛地予以应用。即使到了法律已经相对完善的今天 ,刑事政策在惩治犯罪、预防犯罪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以期能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宙 《理论界》2009,(3):116-117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以恢复性司法为诉求的刑事和解,兼具程序与实体的特性,应贯穿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对刑事和解概念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关系认识不同,对我国现行刑事和解实践的定位不同,刑事和解的字面含义与惯常理解的差别.定义刑事和解应当顺应国际社会恢复性司法运动的潮流,符合我国国情,遵循刑事和解约定俗成的含义.应对刑事和解的概念予以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刑事和解概念应等同于恢复性司法.狭义的刑事和解应当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3.
顾荣新 《理论界》2006,47(12):208-211
本文围绕英国上议院的刑事上诉管辖权展开论述,对其起源、发展加以描述和分析,对其在英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存在的争议加以反思,并由上议院刑事管辖权的取消引发对英国宪政改革中传统与改革之间关系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刑事司法的社会效果是指刑事司法过程与结果对当事入、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刑事司法的社会效果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受刑事法律规范内容与情理间契合度、刑事司法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当事人、社会民众对案件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为提高刑事司法社会效果,目前我国刑事司法机关应加强与当事人、民众司法信息的沟通工作并妥善处理好刑事司法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所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态势,是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当今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刑事法适用过程中的倾向及其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执法的影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及严打的刑事政策基础上一种理性的选择,它以刑事法谦抑理念为基础,不仅引领着刑事法改革的方向,而且是贯穿刑事法全过程的全局性、根本性的主线,它既是刑事立法政策,也是刑事司法政策和执法政策。当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表层态势表现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趋重性、刑事和解机制适用的扩大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层态势表现为呼唤犯罪分层的立法明确性、呼唤刑罚体系的多元化及引导刑法解释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刑事鉴定被认为弊端丛生,引来学者的批判与各种改进的尝试,成为司法改革中的一门显学.然而,鉴定制度改革步伐进退维谷,面对各种内在的困境,如鉴定人与法官在事实认知上的冲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委托鉴定人面临的困境以及刑事鉴定人出庭遭遇的困难,因而,必须在理念上明确鉴定制度改革的前提,从而为制度改革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保护的民事、行政手段已不足以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增长,需要刑事手段的介入。但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刑事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应重视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刑事司法对社会和谐的保障和促进,主要是通过发挥其惩罚与保障功能和践行其公正与效率主题.惩罚与保障、公正与效率时常发生冲突.解决冲突的良策,应是维持惩罚与保障的适当平衡和在坚持公正优先的前提下寻求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实现平衡、统一的途径,只能是构建刑事司法和谐.目前,尤应强调刑事司法"平衡观"的引入和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本土化改造之检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作为恢复性司法思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本土化改造范例,其在司法改革中必然呈现本土化个性特点,本文从我国的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司法性质、改革动因、和解程序以及处结方式等方面异质性的论证,以检省我国刑事和解的利弊得失,推进司法改革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对刑事审判制度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刑事审判价值概念界定、刑事审判价值关系运动及刑事审判熵值,直接透视刑事审判的实质,把握驱动刑事审判运行并决定其运行方式的内在利益机制,从具体的程序规范与技术措施中感触丰富的社会政治文化底蕴.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刑事审判制度提供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