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人口转变理论是对经典的人口转变模型的描述,它是根据十九世纪西欧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而提出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所共有的人口转变特点。由于人口转变理论阐明了人口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它得到了人口学界的普遍承认;但是,因为它只是对人口转变的一般模型的介绍,而不能对特殊的转变过程进行具体描述,故它又遭到了许  相似文献   

2.
“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耒文 《人口研究》2002,26(3):45-49
人口转变始于欧洲 ,人口转变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欧洲人口转变历史的研究。近年欧洲人口转变出现新的形式和特点 ,并发展出“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国内学者对我国人口转变问题的讨论中 ,却几乎还没有触及这一新情况和新理论。本文总结“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比第二次人口转变和第一次人口转变的特征 ,分析其转变的内在动因 ,及其未来的走向 ,并提出对世界和中国未来家庭及人口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艳 《西北人口》2008,29(4):107-110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盛行于60年代的人口转变理论,是当代世界人口学界普遍认同的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本文以现代人口转变理论发展历程为线索,对该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争论予以总结,试图为今后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论文作者通过对数十年来中国人口婚育行为模式、家庭结构与类型、死因构成模式转变的简要描述,指出仅在传统和最基本的人口动态、即人口出生、死亡和增长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人口转变、包括中国的人口转变,已远远不够,难以适应时代和人口发展的要求。提出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是一系列特定人口转变的集合。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仅仅是人口转变的表象和外壳,其内核则是通过制度、文化和技术等承载的人口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由此引致的变化才代表了人口的内在转变,强调关注人口的内在转变是理解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基础。在对人口转变内涵探索的前提下,借助于对国内人口学界近些年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分析,作者初步探讨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从“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三个代表”的理论深度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总览中国人口治理问题 ,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释清一些人片面强调人口自身发展的合理性而忽视国家整体发展合理性的偏向 ;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基本内容、转变的途径、转变的主体等多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人口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理论  相似文献   

6.
人口转变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年来人类人口经历的深刻变化和目前世界各国人口状况与趋势的巨大差异都与人口转变紧密相联,并由人口转变理论得到解释。在世界人口的变化与实践中,人口转变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并在战后促进了人口研究的繁荣。本文从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前我国人口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逢干 《人口研究》2002,26(2):7-13
自我国人口研究基本理论取得“两种生产”论的突破后 ,在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等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人口实践和人口转变的行进 ,新的理论需求已导致对“两种生产”论的“拓宽”和“引申” ,以及对中国人口转变态势作理论说明。对有关理论问题取得统一的认识需要在哲学层次上对诸如人和人口等基本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内容、性质、根源、表现形态等方面对老龄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必须从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兴衰之道的高度重新认识老龄问题。结论是:30年来中国老龄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即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以贯之,但研究视角发生了"老年人问题—结构性问题—社会形态—兴衰之道"的转变,反映了不同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的重要转变,即从问题研究(问题取向)到社会形态研究(理论取向)的转变,从解决问题到建构新的社会形态的转变,但根本上是从应对之术到应对之道术俱进的转变。文章提出,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居盛思衰,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之道,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战略安排,确保老龄社会条件下顺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口转变论的古典问题和新古典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已经完成或正在经历人口转变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差异性的广泛存在,我们无论是从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还是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都不能获得一个理想的理论解释.故此,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修正和完善人口转变论;二是创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本文从古典人口转变论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古典人口转变与现代人口转变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技术和制度两个因素纳入人口转变研究的视野,旨在深化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之间的关系置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中,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和家庭层次的人口转变与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经济贫困和社会贫困之间的关系。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之间呈复杂的动态关系,因人口转变的不同维度、贫困的不同类型、不同老年人群而异。文章指出,人口转变不一定带来老年贫困,但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1.
在扼要解析狭义人口转变及其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提出,是结合人口"中间变量"从广义上阐释了人口变化的内在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而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引入了对现代人口转变与社会变迁关系的思考。主张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蕴涵着婚姻、生育、家庭、健康、人口调控等系列转变。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变在中国的城市地区已露端倪。最后特别指出人口转变不仅仅是人口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其嵌套的社会变迁,两者关系的空前紧密折射着社会变化与社会需求。过去30年中国通过计划生育让人口"适应"了经济腾飞,而今后三、五十年以至更长时间,应使人口的"主体"地位逐步复归,让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的人口变化与社会需求,提高人口生存与生命质量,这才是发展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12.
With comparison of demographic changes between the developed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Wester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ies.Furthermore,the paper has proposed the direction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the criteria of such transition’s completion.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ge-structure transition theory,and helped with strict definitions of both surplus population and appropriate population,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distinction of demographic age-structure between thos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are undergoing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a near completion of such demographic transition.Finally it concludes that China’s transition of age structure is moving towards a feasibl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欧洲发达国家与中国历经的人口实践进行比较,探讨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的不足,进而提出人口转变的方向及完成与否的判别标准。文章在构建年龄结构转化理论的基础上,严格区分了相对过剩人口与相对适宜人口,指出未完成年龄结构转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与相对基本完成年龄结构转化过程的发达国家人口状况的区别,从而论证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化的日趋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从宽泛意义上使用人口转变概念而言,20世纪以来西方人口学说的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其研究领域不少都涉及人口转变经济社会后果问题,并且研究视野较广;在总结西方人口转变后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做了建立人口转变后果系统分析理论框架的尝试,该框架包括西方人口转变基础理论、人口转变后果分析主体内容和人口转变后果评估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口转变是由低级人口均衡转变为高级人口均衡的跃迁过程,人口"总量相对静止、结构高位稳定"是最理想的人口发展状态。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超前经济发展的"人口转变"和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后人口转变"两个阶段,人口转变过程中需跨越"高少儿抚养"和"高老年赡养"的两次陷阱。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和提升人口素质是未来根本任务,从较短期看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从中长期看总和生育率回归更替水平,是"后人口转变"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might seem to imply that, after a period of exceptional population growth resulting from the time lag between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declines, every population, and then the whole world population will stabilize and, consequently, no more acute population problems will appear. Does the claim, recently gaining credibility, that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is at hand actually imply a stage without major population problems? Nothing is less sure. First, it is just a claim, the realization of which still entails a period of dramatically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n some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poorest. But more tellingly,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is also the end of the paradigm on which we have been relying to understand and anticipate demographic changes. Nobody knows what might ensue later: How long and low can fertility fall? How long and high can life expectancy increase? How far can population aging go? As many questions without answer and probably as many problems whose size we cannot even imagine lie ahead.  相似文献   

18.
For decades, researchers have noted systematic shifts in cause‐of‐death patterns as mortality levels change. The notion of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has influenced thinking about the evolution of health in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health system to these changes.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in terms of empirical regularities in the cause composition of mortality by age and sex since 1950, and considers whether the theory of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presents a durabl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ore recent patterns. Age‐sex‐specific mortality rates from three broad cause groups are analyzed: Group 1 (communicable diseases, maternal and perinatal causes, and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Group 2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Group 3 (injuries), using the most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database on mortality by cause, including 1,576 country‐years of observation, and new statistical models for compositional data. The analyses relate changes in cause‐of‐death patterns to changing levels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income per capita.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declines in overall mortality are accompanied by systematic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causes in many age groups. These changes are most pronounced among children, for whom Group 1 causes decline as overall mortality falls, and in younger adults, where strikingly different patterns are found for men (shift from Group 3 to Group 2) compared to women (shift toward Group 2 then Group 3). The underlying patterns that emerge from this analysis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from high‐mortality to low‐mortality settings.  相似文献   

19.
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对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探索。建国初期,通过开展群众卫生运动,死亡率迅速下降,开启了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20世纪50年代,初次面对人口快速增长问题,中国提出了"实现有计划的生育"的理论和构想,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开始孕育。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思想动摇、工作停滞和此后的人口继续快速增长等种种波折之后,人们在人口与社会经济矛盾激增的过程中明确了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方向。最后,在"文革"期间,脆弱的国民经济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迫使中国选择了一条主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转变道路。这条道路是由时代发展特征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