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民族在对应生境中的创造物,美国黑人在经历了三百年的族际演化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必然是基于现代生存环境和其黑人性与美国性的一种特定的、全新的文化.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通过描写梅肯·戴德一家三代人所追求的不同生存方式,展示了美国黑人寻找其民族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对白人文化的完全摒弃和接纳都无助于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时,莫里森意识到了在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中必然会导致美国黑人文化的创造性地转化.  相似文献   

2.
常倩 《社科纵横》2010,25(11):75-76
甘肃是个民族成分复杂的西北大省,其民族交流是否能良性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和谐社会的创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国家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政策开展,原聚居在县、乡、镇的少数民族群众纷纷进入以汉族为主体的市、区、县内定居,使得甘肃省内城市多民族化、文化多元化的现象愈加突出。甘肃省城内民族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在新形势下,影响甘肃省城市民族交流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民族意识的强化、城市内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格局、族际交流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当理解、省内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尚未完全解决、省政府城市民族工作的薄弱。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任何民族文化都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继承与创新、开放与重构的统一.继承而无批判,就会导致复古主义;批判若无继承,就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开放若不重构,就会导致全盘西化或者全盘洋化.当前重构中国现实主体现代文化意识的主旨,就在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或注入现时代的新内容,主动吸取异质文化的积极因素来补充和发展自己,获得自我发展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民族意识与抗日战争满铁昌,顾克志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心态,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在社会关系与民族关系中的地位的意识,是对民族利益,本民族与其它民族相互关系的理解。它使得本民族的成员,在情感、思想和意向上发生认同”。①它的核心是每个民族成员都对...  相似文献   

5.
李海 《社科纵横》2009,24(4):89-92
阿尔里·阿尔布都立足于民族聚居的乡庄,在其表现东干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小说中,民族意识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他吸收各方厩的文化给养,尤其是对俄苏文学的借鉴;充满激情地书写民族历史;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着清醒的批判意识,深切地关注着东干民族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一种文化体系,而民族则是社会共同体.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而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导向.在人类文化的演进中,宗教与民族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应性(parallelism)与伴随性(Concomitance)的历史关联状态.从对应性角度看,几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构成中均含有宗教要素,至少有一种宗教形态与民族相对应,这在民族文化定型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伴随性角度看,每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上,都与宗教具有相伴随发展的特征.分析宗教与民族对应存在的价值与关联发展的意义,是正确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关键,是增进民族文化共识、发展民族事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多党民主制度并非解决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问题的灵丹妙药.斯里兰卡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本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实行以政党竞争为核心的多党民主制度,导致了政党的民族主义化和民族冲突的激化.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青  李宇峰 《社科纵横》2008,23(10):130-132
民族文化传承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历时性传播活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进行微观研究,并注重对其传播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民族文化的传者和受者互动成为传承人并与媒介信息有机整合,共同构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模式及传承机制,能动地实现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9.
浅析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社科纵横》2010,25(6):140-143
在学术界,对于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的研究屡见不鲜。它们作为衡量民族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得到了社会学、民族学及人类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广大学者们更多的是将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作为两类社会现象加以研究,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并没有做过多的分析,本文旨在从两者产生的条件、民族规范、文化适应性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民族偏见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丁帆  李兴阳 《求是学刊》2007,34(2):119-124
“东北作家群”是出现在现代民族战争中的“流亡”文学群体,其乡土小说叙事话语的精神指向是多重的,“抗日话语”及其强烈的民族意识是其显性层面;“阶级话语”成其为“左翼”标识,但并没有成为乡土叙事的重心;其社会批判、文化批判与自由而雄强的生命意识的张扬融合在一起,更多地承续了五四启蒙思想命题,而又与关内的中原文化格调有着明显的区别。所有这些共同点,都蕴含在具有浓郁东北地域文化色彩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1.
达斡尔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过程中,达斡尔族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品格.在开垦和发扬北疆文明的历史中,在清代以来的反抗外敌入侵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革命斗争中,在有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转折时刻的历史选择中,其认真对待历史足迹、珍视历史传统、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斡尔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促进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对促进北方各民族间感情的融合与增强,对促进达斡尔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派是抗战期间勃兴的一个政治文化派别,本文拟从民族国家想象和民族主义叙述的角度,力图发掘其对中国历史的清理和抗战建国的论述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独创处,尽量给其以合乎历史的评价.他们以欧西民族国家的历史返观中国的战国时代,既看到民族国家建国的必要,又注意到民族国家将导致战争不可避免的弊端,这是他们十分深刻的地方.同时他们又提出改造国民性的迫切,但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回到战国时代从中发掘出"力"的一面,这又与鲁迅等提出国民性的内涵明显不同.他们提出抗战建国,但又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而他们从民族国家的角度重构中国历史,也可视为回应现实的一种诉求,等等这些都使得战国策派既富有活力又充满争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是一种道德生活实践,是民族伦理关系产生的基础,族际交往伦理是民族间伦理文化互动的真实反映.《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叙述哈尼族漫长迁徙和发展历程的史诗,记载了哈尼族与彝族、傣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相遇”时所发生的交往生活状态,展示了哈尼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所遵循的族际伦理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哈尼人知恩感恩、委曲求全、宽容忍让、自保避害、责己周人、诚实正直、团结协作等族际交往伦理观构成了哈尼族道德文化的主要内涵.族际交往伦理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伦理,应当采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洁 《社科纵横》2009,24(4):93-95
本文通过中亚东干族著名小说家阿尔里·阿尔布都的将近五十篇汉译中短篇小说来分析文本中出现的各类男性人物形象一英雄形象、父辈(爷爷)形象、青年(少年)形象,来看待东干这一话语权力由男性所控铆的民族的生存状态与风俗文化,更进一步地了解阿尔布都对东干民族意识的肯定,对本民族社会生态环境的鲜活反映以及对中亚东干族深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三小民族在各种文化形态上的创造,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发生互动、双向以及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这种不断接触、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它们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在开放的本土意识下的碰撞与融合.它确立了属于三小民族自己的富于民族特点的文化坚守.中华文化则提供了一种普遍的文化价值理念,对三小民族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大影响,成为确保当代中华民族整体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迎合国人口味,获得他们的情感与心理认同,是近代中国各种香烟品牌争取市场份额的立足点,也是香烟广告深层次的文化诉求."洋货"香烟广告与国货香烟广告因文化手段不同而分野为本土化运作和民族化策略:"洋货"香烟广告通过挪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抓住国人消费心理、适应中国风俗习惯,实现了本土化历程;国货香烟广告通过话语激励与精心创意,使之背负了民族与国家的意义,成为挽回国家利权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象征符号,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文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拉丁美洲国家都经受了二、三百年的殖民地统治,民族文化受到长期压制.宗主国的文化统治了各个方面,它们甚至不允许殖民地有自己的文学.所以说,拉丁美洲的民族文学是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意识同时产生的.拉丁美洲文学由于基础薄弱,缺乏民族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模仿现象.但是,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民族文学也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文学创作高潮.特别是拉丁美洲新一代的作家,他们的创作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导致他们逐步摆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朝鲜人与中国朝鲜族同样是朝鲜民族的后裔,与中国朝鲜族协调统一的多重认同有所不同的是,在日朝鲜人的民族认同没有得到清晰的整理。要么是“日本人”,要么是“外国人”,使在日朝鲜人在处理国籍与民族的关系问题上始终处于两难困境:加之朝鲜半岛的分裂使在日朝鲜人内部实际上也存在着“三八线”,更造成了他们选择国籍、归属于哪一方的心理混乱和痛苦,以至于内部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国家观、民族观以及归属的多元化,他们对朝鲜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日益淡薄。  相似文献   

19.
张勇 《阅江学刊》2012,4(2):125-128
林语堂深受中西文化浸润,其民族观念体现在他试图通过个人文化趣味与文化感悟,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人文价值及其对应于社会文化选择的个人文化特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刚柔并济"为特征的道家哲学和儒家"中庸之道"合而为一,归结为"中国的人文主义"。他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寻求灵感,帮助自己确立了基于个人主义的自由观念,并创建了文学"性灵论",进一步张扬个性。民族观念和自由意识的确立帮助林语堂对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有了更深切地体会,并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20.
高虹 《学术交流》2001,(1):127-129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达斡尔族文化作为黑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民族性还是在地域性上,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黑土文化蕴涵着达斡尔民族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达斡尔族文化为黑土文化铺垫了浓重的精神底蕴.黑土文化对达斡尔族文化的整合与再造,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和风格的基础上,挖掘黑土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