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 ,意大利诗人但丁首创独立意义上的诗学理论 ,确立诗学应有的地位 ,使诗歌艺术作为“思想的自觉伴侣 ,情感的热情女儿” ,伴随《神曲》走进“文艺复兴”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中世纪与近代文化交界地带,但丁面对内在外在的价值纷乱,在其长诗《神曲》中完成了一次终极追寻。《神曲》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包孕着但丁对这种矛盾与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现代读者角度出发,从社会、文化、艺术(形式)三方面去诠释《神曲》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但丁作为T.S.艾略特的前者诗人,但丁对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艾略特的几首代表作品,探讨了但丁对艾略特诗歌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以及诗歌理想的影响。从而可以看到艾略特诗歌的发展脉络也类似但丁的《神曲》,是一个经历了地狱、炼狱,继而走向天堂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后代很多诗论家认为这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言志”观的突破,因此从“诗言志”的角度,对这一诗学观念进行了诸多批评.这种批评的实质是将“诗缘情”作为与“诗言志”相对立的诗歌本源论.但是从《文赋》与陆机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感物”才是陆机的诗歌本源观,而“缘情”乃是一种艺术论,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构成了“感物缘情”的诗学理论.这一诗学理论既是陆机对魏晋以来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又与玄学有密切的关系.在玄学影响下,“感物”既是情感活动又是理性的思考,情感、理思和辞藻构成了“感物缘情”的基本内涵,对西晋以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是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文学批评史和诗论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其诗学理论体系,将零散的诗论分类,从创作论、作者论和接受论三个方面阐述,使之成体系。创作论中按照诗歌创作的步骤,从积累到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分别归纳;作者论通过杜甫和陶渊明这两位姜夔推崇的诗人看姜夔评价好的诗歌作者;接受论从审美和批评两个角度看诗法和诗病。  相似文献   

6.
王润华对唐代诗学的痴迷,实质上是对唐代诗学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精神矢志不移地追求。这一美学追求就是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自由的诗学精神。王润华在司空图身上所追寻的精魂正是一种自然-自由的诗学精神。王润华的诗歌和诗学里总能找到司空图诗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便是诗之精魂的聚集。王诗是司空图诗的现代表达。  相似文献   

7.
先秦文学有四大构成元素:其一,神话.图腾文化和神话对文学的影响巨大,它们是“文学”之“文”的来源,它们对文学的积淀会产生世代影响,甚至无处不在.其二,卜筮.甲骨龟卜文字往往是远古文学的雏形,叙事“癸卯卜”一段,故事性很强;《周易》经文和卦爻辞不乏文学的“在场”,战国楚竹简一抢婚制字形可与《周易》相关文字互补,楚竹简可扩大我们对先秦文学的视域.其三,爱欲.爱欲是文学的必备,楚竹简《孔子诗论》“《关雎》以色俞(喻)于礼”是对爱欲的经典表述,孔子评《诗》71处,多从美、善,并由观民风民俗而深入至于“民性”.其四,文化.南北文化交流,造成共同的体认和语言表达;楚简中丰富多元的“性”“气”“礼”论,既是文论规范,也是文学对象.  相似文献   

8.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他的《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神曲》,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部寓言作品,文本充满着难解的象征、经院哲学的术语及各类史事.长期以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神曲》,也各有所获,多有创见.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也谈一点浅见.19世纪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德·桑克梯斯的《论但丁》认为,《神曲》中的“但丁的世界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可是,但丁不从诗人而从哲学家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越出了故事情节的范围.”德·桑克梯斯指出但丁《神曲》是以诗的形式去表达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但丁的<神曲>、<论俗语>、<飨宴>、<致斯加拉亲王书>等著作,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和诗学思想.但丁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中世纪神学和亚里斯多德哲学,也间接吸收了一些从君士坦丁堡传来的阿拉伯哲学家的思想.但丁的美学思想充分显示出从中世纪美学向近代美学转折的特点,他在强调上帝是一切美的本源、艺术的象征性的同时,也提倡"艺术取法自然",并应表现个人主观感受与激情.但丁对文学语言特性及审美性的认识、关于诗的定义和基本体裁分类等诗学见解,也是卓有识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容量的扩展是一个难题。诗歌体制成熟之后,语言也趋于凝固。明代复古诗学极力维护诗歌语言的雅正,排斥更新;性灵文学思潮冲击复古,语言观是关键。其代表人物袁宏道的诗歌语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追随复古理论,努力掌握经典唐诗模式。第二阶段意欲颠覆复古理念,打破诗歌语言限制,有混同诗与非诗语言的极端倾向。第三阶段尝试诗歌语言自由,寻求自然而强烈的艺术效果。为此他重新体认诗学传统,进行各种试验,以求极尽变化的可能、超越难度的极限、任意驱遣语言。袁宏道使诗歌语言由封闭转向开放的努力,在中国诗学史上应引起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1.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旗手,他在继承传统诗学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代语言清新自然、内容淳朴的诗歌风格,他的诗学理论不仅使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对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华兹华斯的诗学与亚历山大·蒲柏和柯勒里奇的诗歌创作原则的对比分析,试图阐明华兹华斯的诗学中具有革命性的诗歌语言观.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诗论确定了以诗为史、以诗为教、以诗言志(情)三重功能指向,汉代偏重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强调诗歌的政教功能和知识性价值,忽略个体情感价值和主体精神;魏晋诗歌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又多有变创发展,以诗为教的诗学功能得以弱化,代之以诗言志(情)的提升,并促进诗歌知识性价值与抒情性价值的融合。在创作领域也将《诗经》由政教经典作为文学范本加以借鉴吸收,使《诗经》比兴手法得到丰富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桐生所编《国朝全蜀诗钞》为重要的地域清诗选本,在巴蜀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学界已有相关研究,但尚不全面。其体例为评选结合型,阵容庞大,编排合理。选源广泛涉及已有诗选、诗集、孙氏所记及友朋所钞、诗话、笔记、方志等方面。孙氏之所以编选《诗钞》,一为保存蜀地文献,二为光大巴蜀诗学。《诗钞》既大量入选性情诗,又不废有补风化之作和试帖诗,彰显了孙氏“崇性情、重教化、尚技巧”的诗学观。孙氏于所选诗人诗作的评语,也阐发了其于诗歌方面的见解:重神味、尚雄健,要有新意,语言要清丽淡雅。《国朝全蜀诗钞》在清至近代巴蜀诗歌选本的编撰史上不仅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还极具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有利于清代巴蜀诗史和诗学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古时代,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但丁为意大利、也是为全世界留下了一部神奇永世的里程碑作——《神曲》。《神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举世所共识。《神曲》诗百篇,洋洋万四千多行,内容庞杂几乎包罗中古时期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神曲》闪烁出五光十色的思想内容,人们的看法当然会不尽相同。尤其是,诗人但丁在作品中表现了新、旧两种绝然不同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在作品中占有什么地位,又是怎样影响后世的呢?笔者在讲授但丁专题的过程中,参阅并吸收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这里谨致谢意,并陈体会,以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16.
郑敏着眼于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总体目标,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现代诗学的诸多问题,为中国现代诗学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主要表现在:她高度重视诗与生命、诗与文化、诗与哲学的关系,提出了要建立一种融生命诗学、文化诗学、哲学诗学于一体的具有更高境界的大诗歌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种种狭隘、偏激、平庸的诗歌观,提升诗人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中国新诗才能与世界诗歌发展同步,才有可能进入世界诗歌之林。她在"结构—解构"思维影响下,重新审视和反思中国新诗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主张:认为中国诗学建设要认真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要树立正确的诗史观,编写"健全公正的诗歌史";要大胆消解对诗歌权威的迷信,从诗歌艺术、诗歌发展的角度去客观公正地评价诗人诗作;要重新审视权威的诗歌观,认识其不足及其负面影响;要消解中心,破除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诗歌创作、诗学研究的误导;要正确处理思维与感觉的关系,重视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巴·布林贝赫是蒙古族当代著名诗人和学者,纵观他的《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蒙古诗歌美学论纲》、《蒙古族英雄史诗诗学》和《直觉的诗学》等4部研究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诗学基本理论的再认识、个性概括和发展;二是运用美学和诗学理论,对蒙古族诗歌和英雄史诗所进行的应用研究。他的诗学理论体系是从个人审美体验和诗学理论主张出发的、富有创见的、现代性的活态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古时代,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但丁为意大利、也是为全世界留下了一部神奇永世的里程碑作——《神曲》.《神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举世所共识.《神曲》诗百篇,洋洋万四千多行,内容庞杂几乎包罗中古时期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神曲》闪烁出五光十色的思想内容,人们的看法当然会不尽相同.尤其是,诗人但丁在作品中表现了新、旧两种绝然不同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在作品中占有什么地位,又是怎样影响后世的呢?笔者在讲授但丁专题的过程中,参阅并吸收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这里谨致谢意,并陈体会,以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诗歌批评史上,北宋诗歌评论家张表臣的诗学观占有一席之地。《珊瑚钩诗话》是张表臣的代表作,他结合多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和事迹,论述了其基本诗学观。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就“诗能穷人”提出异议,认为诗人创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穷”或“达”的境遇,而在于诗人内在的创作天赋,即“能诗与不能诗”;张表臣提出,创作应祖述前人,但又必须创新,而创新的首要问题在于立意,次则须炼句、炼字;张表臣强调,诗歌的风格追求应以含蓄天成、平夷恬淡为上,反对支离破碎、怪险蹶趋。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还对一些文体、作家、作品作了具体的分析,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20.
蒙学教材和诗学的关系,首先通过影响童蒙诗学意识实现.这种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蒙学教材的编撰特征与诗歌功能意识,名物教习与诗歌兴感意识,蒙学教材形式、内容与诗歌文体意识以及诗歌审美意识.蒙学教材对诗歌写作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事类可以作为诗歌意象及典故有待选择和加工的原材料;二是蒙学教材构成学习诗歌比兴、用典等创作方法的基础.元代蒙学教材侧重德育功能的实现,但内在的德行修养与元人诗学观念形成密切相关.而从元代开始,专门指向学习诗歌知识的教材出现,在蒙学教材专业化发展趋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