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在搅和"     
我是号称亚洲最赚钱的一家公司的西北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已经工作十七年了,这么多年来,我的口号是"重在搅和",就是无论单位举办什么样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2.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仅是围绕"世界青年技能日"与嘉宾们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更是在工匠精神与技工教育的践行方面展开了深刻的讨论.国家提倡工匠精神,为的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如何将这一精神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入每一国民的内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说起人口控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计划生育".几十多年来,"只生一个好"这句口号已深入全国广大城乡.那么,为什么把生育指标确定为"一以夫妇生一个孩子"?这一决策的理论和科学依据何在?它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学生时代就种下"科研梦" 1996年周承钰出生于贵阳花溪,是一名土家族姑娘.她从小就对科学技术尤其是航空航天技术很感兴趣. 2008年,周承钰进入贵阳市清华中学初中精品班学习.那时的她看起来很娇小,但却有很大的"能量".有一次的校运会入场式,喊口号的班长突然有事请假了,周承钰被临时通知接替班长,她不但没有怯场,反而吼出了洪亮的声音,带着全班顺利走完了入场式,并获得了初中部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一位农村朋友说,现在最怕的就是在"建设新农村"的口号下强迫村民统一盖小洋楼,那样把孩子上学、老婆看病的钱都搭进去也不够.  相似文献   

6.
"美女作家"和"身体写作"在2001年下半年开始渐渐发威,从原先的批量生产变成了一年出一新款:2001年是九丹、2002年是春树、2003年是桃之11、2004年出了个竹影青瞳, 正当人们为"接下来用什么写作"而充满期待时,有人又喊出了"胸口写作"的口号,那么如此情色写作到底为哪般?  相似文献   

7.
杨琴 《职业时空》2010,6(6):152-153
模因论是一种用于解释文化发展的新理论。模因的"传染性"与广告具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模因论为广告口号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者尝试将广告口号的翻译与模因论的研究相结合,以期能对广告口号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1967年,一位长着一张大嘴巴的小女孩出生在了美国佐治亚州斯迈那市的一个演员家庭里,她的父母都是一线演员,拥有俊朗姣好的容貌,她还有一个名叫埃里克·罗伯茨哥哥,长得同样非常俊俏.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小女孩却又瘦又黑,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长在她那张瘦脸上的大嘴巴,这使她成为家里唯一的丑女.  相似文献   

9.
今年39岁的吴立红,是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的一名普通老百姓.可在当地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爱管闲事"的人,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绰号--"环保卫士".只要是当地邻近县、市发生了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他总爱第一个冲上前去调查取证一手材料,然后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吴立红为环保费尽了心机.  相似文献   

10.
李健 《中外书摘》2007,(8):33-35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毛泽东致词。最后他呼了三个口号。其中一个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相似文献   

11.
几多年前,文学界就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比喻,比喻生活是创作的泉源,简而称之,可谓喻泉源.世事巧合,我的老家,恰好就有尸人以此为姓名,又恰好他是在从事创作.此情便尤其印证了以上口号的英明,生活不仅是创作的泉源,而且,生活本身还可以是一个创作者.  相似文献   

12.
欧洲著名管理学者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在他的<管理成就生活>一书中,专门拿出一个小章来讨论信任问题,他认为这是有效管理的六大原则之一. "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成功地获得并保持员工对他的信任,他就取得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即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管理环境."他在书里说.而这种坚实的管理环境,可以使管理中的失误--塞是不可避免的,不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1898年,弗兰克·希柏林在美国创办了一家轮胎与橡胶制品公司,由于生产出来的橡胶轮胎强度差强人意,根本卖不出去,公司陷入了困境.一天,愁眉不展的弗兰克到公司附近的一个酒馆里喝酒,出来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年轻人的脚,那个年轻人借酒撒疯,把弗兰克打得鼻青脸肿.  相似文献   

14.
小编:作为知名作家,关于您的成长经历,网上一搜一大片.您独家奉献一下印象中记忆深刻的人或事吧. 陆琪:有一次我在西湖边,下大雨,打不到车,好容易等到一辆残疾车.车子载上我开了一个小时才到目的地,在车上,残疾人师傅一直在说自己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因为他娶了一个仙女.还拿出一本杂志,翻出杂志采访他和他太太的照片文章给我看.那是一个很平凡的女子.我问,为什么会是仙女呢?残疾人师傅笑说,能够嫁给他一个残疾人,而且好了一辈子,怎么会不是仙女呢?  相似文献   

15.
《上海科学生活》2001,(6):96-96
在我差不多成为一个科盲之前曾经热爱过科学。我曾经长期坚持订阅的杂志里面有一本叫《我们爱科学》,这本杂志的名字像一句口号,这样的口号在我生活里从小学一直嚷到了初中毕业。然后我就不再让我妈给我订了。和这本口号一样的杂志同时在我生活中出现和消失的还有一本《少年科学画报》,我不多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兴趣主要就来自这两本杂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梦想是一个变量,它属于个人,也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社会的走向,以及一个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世界杯?传媒做了各种解释:"世界杯是一个足球创造的节日";"足球是阳刚的、激情的、健康的";"足球是人类攻击本能的一种转移"……这些解释看起来振振有辞,我却不以为然.在我看来,痴迷世界杯,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消费行为而已.  相似文献   

18.
徐秉君 《职业》2008,(10):49
在45岁时,我因服满最高服役年限而退出现役,这是许多军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人生转折.大多数退出现役的军官通常会选择转入国家公务员系列,获取一个稳定岗位而继续工作到退休.我没有选择这条看似稳妥但却平庸的路,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了一条适合于自己重新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他上小学时不会写作文.四年级那年的暑假,父亲买回两本稿纸,对他说:"这个暑假,每天认真写一篇作文,一天也不能落." 于是,整个暑假,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写作文.开始时很痛苦,老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语句不通,结构混乱.可是,写着写着,一篇比一篇终究是有进步了.写到四五十篇时,下笔竟然就流畅自然了.他觉得自己似乎在一个黑暗的洞里挖隧道,一锄一铲,一铲一锄,一点点纵深前行,突然有一天,就挖穿了黑暗中深不见底的厚障壁,光亮射进来,豁然明朗;再挖,洞口变大,别有洞天,好一片桃花源!  相似文献   

20.
用创意让自己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潇 《职业》2009,(19)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当这一鼓舞人心的口号从语言变为行动时,创意产业也逐渐被推到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成为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一个又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意工地",也成为了比传统产业更具吸引力的就业、创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