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以台港澳文学作为“引桥”而逐渐拓展,也逐渐与国际上的移民文学、离散文学接轨,形成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文学“圈”。它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外移与外族文化相互影响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本期发表三篇文章: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从跨学科的视角论述海外华文文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为比较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探讨对象和研究空间,为传统的国别、地域文学比较,特别是理论研究和学科“边界”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视点,海外华文文学和比较文学在开拓文学研究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上,均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新的阐释内容和角度,并由此而引起了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反思;王润华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是从文化视角切入东南亚华文文化,作者从不同国家、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谈中外文化交流的感受,并探讨诠释中国以外边缘地带华人建构的另一种“中华文化”的模式;蒲若茜的《华裔美国小说中的“唐人街”叙事》是对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华裔美国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的“唐人街”叙事的分析,在华裔美国文学书写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随着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作家笔下的“唐人街”再现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从早期“他者导向”的叙事、“亚裔感性”的追寻到华裔第二代逃离或固守“唐人街”的种种诉求,表现出美国强势文化俯视之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要冲破“玻璃天花板”的艰难。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以台港澳文学作为“引桥”而逐渐拓展,也逐渐与国际上的移民文学、离散文学接轨,形成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文学“圈”。它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外移与外族文化相互影响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本期发表三篇文章: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从跨学科的视角论述海外华文文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为比较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探讨对象和研究空间,为传统的国别、地域文学比较,特别是理论研究和学科“边界”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视点,海外华文文学和比较文学在开拓文学研究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上,均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新的阐释内容和角度,并由此而引起了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反思;王润华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是从文化视角切入东南亚华文文化,作者从不同国家、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谈中外文化交流的感受,并探讨诠释中国以外边缘地带华人建构的另一种“中华文化”的模式;蒲若茜的《华裔美国小说中的“唐人街”叙事》是对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华裔美国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的“唐人街”叙事的分析,在华裔美国文学书写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随着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作家笔下的“唐人街”再现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从早期“他者导向”的叙事、“亚裔感性”的追寻到华裔第二代逃离或固守“唐人街”的种种诉求,表现出美国强势文化俯视之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要冲破“玻璃天花板”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较诸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开阔的文学视域,让学者在探求不同国家之文学的同时,能够把文学作品放在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不仅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而且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有“了解之同情”,从而知晓我们自身文学的特异之处,清楚别的国家的文学同我们自身文学的差异之所在,并能辨考其间相互影响的痕迹,或彼此共通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近40年海外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状况,提出了在20世纪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背景上,打通不同板块、国别的华文文学,探寻其内在联系,展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的课题,并强调了其方法论原则,从经典“筛选”、文学传统、母语写作、汉学和文论等方面论述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虽然整体上呈现出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丰富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从最初的印象式批评到运用最多的社会历史批评,研究方法滞后于学科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实行方法论的转换。因而,借鉴最新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和比较的视野切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将是方法论转换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跨国别、跨地区的世界文化视野中考察海外华文文学。认为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必须把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投射于海外华文文学这个特殊的空间 ,在文化的层面上诠释海外华文文学所蕴涵的内在丰富性。从而为比较文化和海外华文文学提供一个共同的文化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新视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我有幸在学界前辈的引领下,介入比较文学领域.多年来,我先后致力于中西戏剧比较、中西小说比较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试图在文艺学和比较文学的交叉领域中寻找两者的结合?借以推动文艺学学科内涵的更新和发展;90年代开始,我又把海外华文文学、华人文学,特别是世界性的汉语诗学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尝试为比较文学拓展一个新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8.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离不开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文化与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美华作家所写的作品就整体而言属于“阳春白雪型”,代表着海外华文文学的最高水准,领导着海外华文文学的新潮流,其中的佼佼者,既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时代风雷的足音和外来文化的潮声。  相似文献   

10.
“身份意识”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思索有其重要而有效的价值意义。全球化语境带来“中心与边缘”边界的模糊固然在一定的层面上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海外华文文学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突围”,但陷入新一轮的“被误读”的可能也同时存在。文化身份的价值理性及其历史建构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警觉。北美华文作家张翎的创作无疑对此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海外的汉语写作以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的状态,凸显了汉语语种文学的特性.世界汉语写作的演变轨迹与同处全球化、多元化语境中并已经得到世界影坛普遍认可的张艺谋的艺术创作路径吻合,都呈现一条从民族到国别再到语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整体上评述了海外华人文学概况 ,作者认为这一文学现象是独特而复杂的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中国文学在异域的延伸 ,而是包含了中国文化传统、移民历史以及华人在海外的经历等诸多因素。本文将这一文学现象分为“南洋风格”和“欧美色彩”而加以分述 ,从文化层面看后者更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的翻译与研究状况进行要介,并认为西方汉学界的评介基本反映了“十七年+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现实,但也有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过激之辞。  相似文献   

14.
15.
留学生学是关注人交流语境的思维载体。20世纪,中国人8次留学活动不同程度地促使了留学生学出台,其中有4次对留学生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的原因 ,当国人把文学作为推进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突破口时 ,文学自身的现代化问题便成为中国现代化动力群体们所关注的焦点。而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现代性转换的无疑是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群体 ,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负笈出洋的留学生们。由此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讨了留学生是如何对传统文学进行现代性置换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与世界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一样面临重新建构的问题。针对近年来关于比较文学规范与理论体系的主要争论,探讨了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比较文学“失范”问题与二次危机论。认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应当超越20世纪中期的“菲勒斯—西方中心”的理论模式,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立代表新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是比较文学发展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也将是中国学者对于世界比较文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新理论由学科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4个部分构成,重点讨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涵,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美华文学表现华人移民的生存流程圈(餐馆意象——洗衣店氛围——大学生涯——商场或公司风波)之外还可以尝试新题材的开拓。大陆直接到美国的新移民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曲折赴美的移民之间的一些差异,导致"第三国"类型海外华文自我意识的觉醒。海外华文文学播散方向有三:地域的播散,文化对立与渗透融合,文学文体的演变与更新。海外华人的文学创作有报纸副刊、个人专集或合集、校园文学社或文学团体内部的交流、通过互联网发表作品等四种类型。华人作者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做新的探索之外,涌现出跨文体实验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